世界應對氣候變化形勢日益緊迫,中國綠色碳匯事業加緊行動。回首2015年,中國綠色碳匯事業任務多、大事多、熱點多。北京林業大學綠色傳播中心組織專家學者和志愿者進行了認真回顧、總結,最終評選出了中國綠色碳匯2015十大事件。
巴黎氣候大會中國林業邊會展示巨大貢獻支持氣候談判。在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中國林業邊會上,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發展碳匯林業所作的巨大貢獻和成功經驗,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高度贊譽,展示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有力地推動了巴黎氣候大會的國際談判達成新協定。11月30日“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林業行動”主題邊會、12月5日 “建設碳匯城市,應對氣候變化”主題邊會,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介紹了中國《碳匯城市指標體系》的內涵和結構以及建設碳匯城市的背景及其重大意義以及中國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的新舉措、新進展、新成就。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國際組織代表等積極參與研討,肯定和稱贊中國林業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作出的重大貢獻。
排在第二位的是“2014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碳中和林建成”。中國兌現國際承諾,實現了APEC會議史上首次碳中和。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等造林1274畝,將2014年APEC 會議周的碳排放全部抵消。這是中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通過植樹增匯吸收二氧化碳排放的實際行動,展示了良好的國際形象。
去年12月22日,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從全國60多萬家在民政部門注冊登記社會組織中脫穎而出,成為本年度獲“全國先進社會組織”的289家社會組織之一。這既是對該基金會發展及貢獻的肯定與表彰,也證明了我國政府對林業應對氣候變化事業的關注與支持。
創新募資方式籌集綠色碳匯公益基金5866萬元。在國際國內兩個平臺上,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努力籌集發展碳匯林業公益事業資金,全年繼續獲老牛基金會、香港賽馬會等重點捐資方捐贈,新增三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廣東長隆集團、大連海昌集團等企業和公益人士捐資。開發了微信公益捐款、綠色會議系統和碳足跡測算平臺等,創新募資方式,拓寬公眾募捐渠道。
發布碳匯城市指標體系,首批碳匯城市誕生。6月8日,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碳匯城市指標體系及首批碳匯城市發布會舉行。指標體系由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委托北京林業大學組織專家團隊研究、編制而成,確定了管理考核指標和量化考核指標。根據這一體系,委托第三機構獨立審核合格,授予河北張家口市崇禮縣和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碳匯城市”稱號。
中緬森林保護鄉村示范項目完成。這個項目由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美國布萊盟基金會聯合資助,全球環境研究所與緬甸Spring Foundation共同執行,在緬甸勃固省TBK村完成通過驗收。該項目示范推廣中國的清潔能源技術,減少毀林和森林退化造成的碳排放,起到減緩與適應氣候變化的目標,為緬甸同類地區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全國首個林業CCER項目減排量獲簽發并成功交易。5月25日,廣東長隆碳匯造林項目首期減排量獲得簽發,成為全國首個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簽發減排量的中國林業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林業CCER項目)。有關企業購買了項目的減排量用于減排履約,實現國內購買林業 CCER的第一筆交易。
全國首個CCER竹子造林碳匯項目獲批備案。湖北省通山縣竹子造林碳匯項目通過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備案的審定,成功獲國家發展改革委項目備案,成為全國首個可進入國內碳市場交易的中國核證減排量(CCER)竹子造林碳匯項目,為我國開發竹子造林碳匯項目提供示范案例,具有引領示范作用。
7個綠色碳匯志愿者工作站成立。去年有7個綠色碳匯志愿者工作站成立,是歷年來數量最多的一年,見證了綠色碳匯志愿服務大軍不斷壯大。志愿者們將“綠色基金、植樹造林,增匯減排、全球同行”的理念傳播給大眾,對擴大綠色碳匯的社會影響、動員公眾參與綠色碳匯事業起到了積極作用。
首屆東江源造林和森林可持續經營論壇舉辦。該論壇由香港賽馬會資助。香港政府、大學、公益環保組織和企業商界的代表,和內地的林業主管部門負責人和專家學者等多方代表參加,圍繞我國造林綠化和森林可持續經營管理的目標、戰略和政策,香港賽馬會碳匯造林項目案例等展開了交流研討,反映了國內外碳匯造林的最新進展。
該中心評出的2015年值得關注的五個綠色碳匯事件是:全國首家零碳創意館開館運營;全國首個公益慈善展會碳中和林項目落戶河南蘭考縣;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書畫藝術研究院揭牌成立;綠色會議及碳中和平臺發布等;一節兩地、南北兼顧,城鄉聯動、成效獨特的中國綠色碳匯節舉辦等。
11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的《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22-2023》顯示,全球創新格局保持亞美歐三足鼎立態勢,科技創新中心東移趨勢更加顯著,中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上升至第10位,向創新型......
“科幻文學發展到現在,需要有一些重大的變革才能恢復它自己的活力,至于這種變革是什么樣的,我覺得只能等時代來回答,我真的不知道。”10月18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拉開帷幕,這也是世界科幻大會第一次......
10月14日,2023“高等教育強國指數”發布,數據顯示:全球高等教育發展區域差異大,美國一枝獨秀,中國領跑第二方陣。“高等教育強國指數”由全國高校信息資料研究會研制、中國人民大學評價研究中心與中國人......
9月20日,由外交部與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共同主辦的中國同非洲之角國家農業合作交流會在楊凌召開。外交部非洲之角事務特使薛冰,楊凌示范區黨工委副書記何玲出席活動并致辭。薛冰指出,非洲之角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優越......
近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下達2022年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撤銷和增列的學位授權點名單的通知,中國人民大學數學學院獲批“金融數學與金融計算”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該項目是教育部批準的依托數學學科設立的第一個......
9月20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2023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2022年,中國在各學科最具影響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為16349篇,占世界總量的30.3%,......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25日報道,在美國盟友實施出口限制之前,中國的半導體設備進口量激增,創下新的紀錄。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今年6月和7月,中國的芯片生產機器或裝置進口總額接近5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25日報道,在美國盟友實施出口限制之前,中國的半導體設備進口量激增,創下新的紀錄。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今年6月和7月,中國的芯片生產機器或裝置進口總額接近5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
近日,地處廊坊的“河北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簡稱“河北醫院”)因突然申請注銷,站上輿論的風口浪尖。8月15日,中國新聞網記者實地探訪河北醫院發現,院名中“河北”二字已不見蹤影,只留下“中國醫學科學......
自21世紀以來,中國科研的進步有目共睹。尤其是中國論文數量的爆炸性增長,成為了中國學界近年來最顯著的成就之一。但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學界似乎“不愿意”引用中國論文。這一現象的成因尚待深究,但它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