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在近期密集召開的省級地方兩會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北京、上海、山西、湖南、廣西等地省級政府主要負責人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結回顧過去一年環保工作,同時剖析問題,找準癥結,明確思路,對2016年環保工作以及“十三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作了具體部署。
北京
下決心解決散煤燃燒問題
北京市長王安順在北京兩會上與政協委員們座談時表示,北京將堅定不移地做好大氣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真正能夠使天藍一點、水清一點、地綠一點。“要聽取方方面面專家對治理污染的建議,綜合施策,力爭用最短時間把這個問題解決好。”
使用散煤或者劣質煤是冬季大氣污染的源頭之一。北京市副市長林克慶表示,“十三五”期間,北京要下決心解決城鄉接合部和農村地區的散煤燃燒問題,實現優質燃煤全覆蓋。根據時間表,到2016年,北京平原地區400個村將實行煤改氣、煤改電;到2017年,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4區的城鄉接合部地區將實現清潔能源全覆蓋;到2020年,平原地區約2000多個村將全面采用清潔能源。
上海
環保投入占GDP的3%左右
在近日召開的上海市人大十四屆四次會議上,上海市長楊雄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上海要以更大力度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行最嚴格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制度,強化聯防聯控和區域共治,堅決以硬措施完成硬任務。
楊雄強調,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第一年。上海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和十屆上海市委十次全會部署,圍繞樹立和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確保環保投入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進一步降低。
他指出,上海要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完成城市開發邊界劃示。全面推開城市有機更新,加快工業用地二次開發,低效建設用地減量7平方公里。完善碳排放交易機制。擴大裝配式建筑應用規模。
楊雄指出,上海要為市民提供更多綠色空間,要加快建設崇明生態島。今年要新建林地3.5萬畝、新建綠地1200公頃、城市綠道200公里、立體綠化40萬平方米。
山西
建立環境監管及考核問責體系
山西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近日召開。山西省長李小鵬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十三五”開局之年,山西要全力推進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廉潔和安全發展,重點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建立完善生態環境監管、環境保護督察、生態保護補償、工作考核問責等制度體系。
李小鵬提出,要以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為統領,以轉方式、調結構、增效益、提速度為基點,著力做好煤與非煤兩篇文章,化解過剩產能,擴大新興產業規模,著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山西。要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構筑生態安全屏障,加大五大流域和重點礦區生態環境修復力度,推進林業“六大工程”建設。建立生態文明績效評價體系和考核制度。推動京津冀清潔能源供應基地、國家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和全球低碳創新基地建設取得積極進展。轉型升級要取得重大進展,生態建設實現穩步提升。主體功能區布局和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形成,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減排完成國家下達任務。
湖南
啟動“兩型社會”第三階段改革
在近日召開的湖南兩會上,湖南省長杜家毫指出,2016年,湖南將啟動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第三階段改革建設,加快湖南經濟發展綠色轉型。
杜家毫表示,在“十三五”階段,湖南“兩型社會”建設將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和節約用地制度,嚴守資源消耗上線、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和耕地紅線,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自然岸線格局;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引導綠色投資、綠色生產、綠色消費,打造循環型工業、農業、服務業體系;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構建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并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
廣西
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5%
廣西壯族自治區近日召開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自治區主席陳武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深入實施綠色發展戰略,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陳武強調,2016年,廣西要分解落實國家下達的“十三五”節能降碳和污染減排目標任務,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年內實現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5%,萬元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7%,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國家下達的目標內。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啟動建設300個鎮級污水處理廠及管網。開展各設區市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加快實現設區市建成區污水直排口全部截污。推進農村廁所改造建設。加強西江、九洲江等重點流域水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抓好飲用水水源地、湖泊環境保護,實施陸域入海污染源和海域污染源整治工程。推廣生態養殖等清潔生產技術,加強農業面源和養殖業污染治理。實施燃煤鍋爐煙氣脫硫改造和車用油品提質工程,對設區市改善空氣質量實施“PM10+PM2.5聯合控制”。
白鱘受到公眾廣泛關注,主要有兩次,都是在它被宣布滅絕的時候。第一次是在2020年1月,危起偉團隊在國際期刊《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發布論文,基于野外調查和白鱘誤捕記......
7月21日晚上,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發布全球瀕危物種紅色目錄更新報告,宣布白鱘滅絕,長江鱘野外滅絕。這一中國的特有種和長江的旗艦物種,就這樣和我們無聲地說了再見。白鱘是長江里食物鏈的......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納米限域催化”成果榮獲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明確提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以來,關于“雙碳”目標的“時間表”與“路線圖”就一直備受關注。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生物多樣性公約......
2020年度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公告根據《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經有關專家、單位提名和專家評審,并通過廣泛公示,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批準44個項目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其中......
各有關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為推進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建設工作,根據《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規定,我部組織專家對11個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
關于征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發電設施(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索引號000014672/2020-01761分類應對氣候變化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0-12......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管理辦法》的通知,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建設和運行管理,增強重點實驗室對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支撐引領......
財政部網站7月15日消息,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和上海市當日通過視頻連線方式舉行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揭牌儀式。標志著我國生態環境領域第一支國家級投資基金——中央財政出資100億元、總規模885億元......
對于生態環境的變化,需要客觀科學地從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兩個方面科學系統分析,而對于生態環境的治理和恢復從科學上來看是一個漫長的系統工程。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衛星氣象研究所所長張興贏對于當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