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2-15 15:23 原文鏈接: 2015這一年我們吃的安全嗎?

      在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5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50多家在京媒體記者認真聆聽專家對2015年12個食品安全熱點的權威解讀。

      2015年食品安全熱點

      特征

      1.熱點密度有所降低。2014年全年需要跟蹤關注的食品安全熱點有38個,而2015年全年則為27個,輿情的熱點密度降低31.6%。

      2.“微生物污染”連續兩年位列第一。顯示媒體對食品安全的關注點,正逐漸回歸中國食品安全的真實,與全球食品安全面臨的問題相吻合。

      3.違規超范圍添加仍是頑疾,但對食品添加劑的認知趨于理性。2015年27個熱點中的6個食品安全事件,其中2件是由于違規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導致的,占到食品安全事件的三分之一。

      4.乳品安全仍備受關注。2015年熱點中,涉及乳和乳制品的占18.5%,但均不屬于食品安全問題。

      5.關注點開始由食品安全轉向對食物的營養健康評價。媒體和消費者的關注點已不僅僅停留在食品的安全問題上。可以看出,公眾的關注點已逐漸轉向對食物的營養健康評價。

      6.老問題穿上“新馬甲”。經過幾年的科普,相關問題早已成定論,但如“烹炸油安全”、“毒草莓”、“方便面32小時不消化”等,仍然被反復炒作,只是換上了不同的標題。由此,預示著科普的力度仍需加大。

      12個食品安全熱點 全解讀

      1.諾如病毒引發兒童腹瀉

      解讀專家:劉秀梅,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顧問、研究員。

      諾如病毒是重要的食源性病毒,60℃下加熱30 min仍具有活性,低溫下存活數年。可引起人類急性胃腸炎,全年有發病,冬季高發;尤以老人、兒童和體弱患者為重。

      建議:除控制食品污染外,應提倡健康的飲食、飲水和個人衛生習慣。生食水果和蔬菜應認真清洗;飯前便后勤洗手;老人、兒童和體弱多病者最好不要生食水產品、不生食蔬菜。

      2.“辣條”安全問題

      解讀專家:譚斌,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糧油加工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

      2015年年初“辣條”受到廣泛關注。辣條是風味面制品,是一種濕態的擠壓方便食品(即調味面制品)。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經配料、擠壓蒸煮(熟化)、成型、調味、包裝而制成。無論是工藝和原料都是安全的,真正的癥結在于標準滯后,目前國家已經啟動行業標準的制定。

      建議:辣條目前油脂與食鹽含量相對較高,不宜過量食用,也說明了提升營養與健康水平是辣條產業的出路。

      3.被放大風險的“金箔入酒”

      解讀專家:陳君石,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

      “金箔入酒”事件發生后,傳統媒體對專家的觀點進行了全面報道,很快澄清了誤解,使金箔入酒及其安全性的質疑馬上平息。金箔其實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雖然并沒有什么健康益處,但是也沒有食品安全問題。

      建議:添加的量非常小,既不會導致“吞金自殺”,也不會引起價格虛長。

      4.方便面32小時不消化

      解讀專家:王書軍,天津科技大學食品工程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馬冠生,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

      2015年年初, 美國對“加工食品”與“無添加物食品”被吃進肚子里的情況進行對比研究,該報道被廣泛轉載,一些媒體將其解讀為“方便面不好消化或者有害健康”。網絡一段“方便面32小時不消化”視頻拍攝與“32小時不能消化”之間存在偽命題。方便面與傳統手工面食主要成分沒有區別,不會造成消化吸收的問題。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食物搭配。

      建議:吃方便面時,應注意營養合理搭配。

      5.《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出臺

      解讀專家:孫寶國,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部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頒布與實施,在中國食品安全法制建設史上具有新的里程碑意義,有助于恢復中國消費者對食品行業和食品安全的消費信心。

      建議:用法律保護自己應有的權利。

      6.僵尸肉

      解讀專家:周光宏,南京農業大學校長;張萬剛,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教授;鐘凱,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副主任

      2015年曝光各地發現“僵尸肉”的新聞引發了輿論的廣泛關注和擔憂, “僵尸肉”正確的定義應為“走私的嚴重過期凍肉”,這些凍肉大部分都沒有經過正規的檢驗檢疫,可能有攜帶細菌或病毒的危險,過期冷凍和反復凍融會降低其營養價值和加工特性。食品監管部門需加大打擊走私力度。

      建議:打擊包括“僵尸肉”在內的肉類違法勢在必行。

      7.“毒豆芽”案件首次被作出無罪判決

      解讀專家:胡小松,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

      2015年6月16日,“毒豆芽”案件被作出首次無罪判決,是對科學精神的尊重。因為案件中芽農使用的生長調節劑6-芐基腺嘌呤,之所以被原衛生部從食品添加劑名單中刪除是出于工藝必要性的考慮,并非安全問題。

      建議:明確讓不讓用是管理問題,是否有毒是科學問題。

      8.“生鮮奶”更營養

      解讀專家:任發政,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

      部分消費者認為“生鮮奶”具有“新鮮、原生態”的特征,因為“天然”而健康。對此,介紹稱,“生鮮奶”中微生物有來源于環境以及主要來源于動物體的各種致病菌。消費者自行殺菌存在不充分、不科學問題,容易造成食物中毒以及人畜共患病的傳播。

      建議:消費者不直接飲用未經殺菌的“生鮮奶”。

      9.紅肉及其加工制品致癌

      解讀專家:王守偉,國家肉類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

      2015年10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報告,將培根、火腿、香腸等加工肉制品列為1類致癌物,將牛肉、羊肉、豬肉等紅肉列為2A類致癌物。此發布對以肉食為主的西方國家的膳食調整更具有參考意義。我國消費者大可不必為此緊張,但是不妨將其理解為一份風險警告或提示。

      建議:提醒我們注意對紅肉和加工肉制品的合理攝入。

      10.植物油做飯可致癌

      解讀專家:王興國,全國糧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油料及油脂分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江南大學教授

      任何一種食用油都不提倡高溫長時間反復使用。有實驗證明,薯條、雞塊在180度油溫中煎炸10次,其油脂極性化合物標準仍符合標準。

      建議:提倡居民“少吃油、吃好油、用好油”。

      11.洋奶粉“同品不同質”

      解讀專家:陳穎,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首席專家

      有檢測機構發布數據稱,在國內出售的洋奶粉有與其在本土出售產品“同品不同質”的情況,該德國檢測機構檢測實驗室沒有獲得我國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檢測方法也未經驗證。發布的數據缺乏有效性和權威性,其行為屬于“另立標準、私設公堂”。

      建議:相信正規檢測機構的報告。

      12.“轉基因三文魚”美國上市

      解讀專家:羅云波,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

      2015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準了一種轉基因三文魚用于人類消費,這是全球第一種獲準上市供人類食用的轉基因動物。這是生物技術的進步成果,該三文魚在食用安全性和營養方面都無區別,卻有更快的生長速度。并將仍然遵循美國現有轉基因食品的管理辦法,銷售時不進行特殊標識。

      建議:不要相信“美國人不吃轉基因食品”的謠言。

      10大微信謠言 全擊破

      1.長期喝豆漿會致乳腺癌

      謠言:豆制品中含大量植物雌激素,會提高乳腺癌患病幾率。

      真相:豆漿中植物雌激素含量并不高,不足以改變體內雌激素整體水平。而且植物雌激素對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起雙向調節作用,有利于降低患乳腺癌風險。

      2.吃麻辣燙感染H799病毒

      謠言:麻辣燙、米線中有H799病毒,可致人死亡。

      真相:麻辣燙、米線攜致命病毒缺乏相關流行病學證據。更重要的是H799病毒并不存在,文章系杜撰。

      3.小龍蝦用于處理尸體外國人不吃

      謠言:小龍蝦經基因改造而來,用于處理尸體;且生長于污水中,重金屬超標。

      真相:小龍蝦原產于美國,有上百年食用歷史,雖生命力頑強,但更喜歡清潔的水體。

      4.兒童牛奶飲品含肉毒桿菌

      謠言:兒童牛奶飲品中含肉毒桿菌,可致白血病。

      真相:在飲料這樣一個有氧低酸甚至高溫殺菌的生產工藝條件下,肉毒桿菌是不可能存活的。且至今科學未發現肉毒桿菌與白血病有關。

      5.吃轉基因甜玉米會陽痿絕經

      謠言:甜玉米100%都是轉基因,導致男性陽痿、女性絕經。

      真相:中國的甜玉米品種是常規育種的產物,且中國尚未批準轉基因玉米的商業種植。

      6.喝牛奶會致癌

      謠言:奶牛靠打激素產奶,牛奶中含有激素可致癌。

      真相:產奶是奶牛在哺乳期正常的生理反應,不是靠打激素實現的。

      7.羊肉不能吃

      謠言:近期內蒙古畜牧基地羊群爆發布氏桿菌病,人吃羊肉被感染不可治愈。

      真相:布氏桿菌病為牲畜常見病,及時治療可治愈,且同期內蒙古并無相關疫情發生。

      8.生吃醬油能致癌

      謠言:醬油中微生物易致病,生產過程易產生致癌物質,不能生吃。

      真相:醬油作為調味品已有幾千年的食用歷史,其生產過程中具有熱殺菌的工藝,直接食用不會致癌。

      9.柿子酸奶同食致死

      謠言:柿子酸奶同食會產生有毒物質,已致一小女孩中毒身亡。

      真相:柿子中的鞣酸可與酸奶中的蛋白質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沉淀物質鞣酸鈣,但不會中毒致死。

      10.某快餐企業使用6翅8腿怪雞

      謠言:某快餐企業使用速成雞,每只雞都有6個翅膀8條腿。

      真相:如果真有讓雞長6個翅膀8條腿的技術,早就拿下諾貝爾生物獎了。

    相關文章

    辛吉飛的“三花淡奶”,折射出廣大民眾的食品安全焦慮

    30天抖音賬號漲粉500萬,“絕命毒師”辛吉飛火了。“料理湯白是加了三花淡奶”、“超低價燕窩其實是明膠片加糖”、“炸雞排只需要大豆拉絲蛋白就能做”......近一個多月時間里,辛吉飛頻頻用消費者并不熟......

    剛剛!CBIFS2022第十五屆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將延期舉辦

    關于CBIFS2022第十五屆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延期至11月7-8日舉辦的通知尊敬的各位專家、參展商和參會代表:近期國內本土疫情仍呈現多點散發、多地頻發的態勢,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配合政府疫情防控......

    國家衛健委發布“十四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規劃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印發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十四五”規劃的通知國衛食品發〔2022〕2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委機關各司局,疾控中心、食品評估中心、健康教育中心、統計信......

    食品為什么要檢測微生物指標呢?檢驗檢測專家解疑

    微生物質量檢驗是我國目前衡量食品衛生生產質量的重要檢驗指標之一,也常常是人們判定被檢出的細菌是否適合食用的科學依據之一。食品微生物指標反映了食品生產加工廠的環境以及食品生產衛生質量情況,能對加工過程中......

    共創食安科普?智享美好生活

    9月15日,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承辦的2022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中國科協主題日活動在中國科技館舉行。此次活動主題為“共創食安科普 智享美好生活”。本次活動回顧了《食品安全......

    開學季!四部門聯合部署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工作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聯合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公安部印發《關于做好2022年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有關部門全面做好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各項工作,全力守住校園食品安全底線。這是記者31日從市場監管......

    2022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2022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29日在京舉辦,國務委員、國務院食安委副主任王勇出席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

    我國已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455項,包含2萬余項指標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29日在2022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上介紹,截至目前,我國已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455項,包含2萬余項指標,涵蓋了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從過程到產品各環節的主要健康危害......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來一場別樣知“食”比拼

    食品的保質期指的是什么?剩菜放進冰箱后,應該如何處理?外出就餐剩下的食物多,哪種菜不適合打包?近日,2022北京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特別推出“知‘食’比拼健康同行”專項競答活動,旨在促進公眾樹立健康飲食......

    @必勝客!又因食品安全被罰……再上熱搜

    7月20日一早,“記者臥底必勝客后廚”登上微博熱搜第一,必勝客再次因為食品安全問題站上了風口浪尖。據新京報報道,今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其記者應聘進入必勝客北京和諧廣場店和魏公村店,發現后廚存在多種食......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