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2-17 13:13 原文鏈接: GEN:展望微流控芯片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

      微流控技術,也被稱作“芯片實驗室”(LOAC),在歐洲被稱為“微整合分析芯片”(micrototal analytical systems),它是微流控技術(Microfluidics)實現的主要平臺,可以把生物、化學、醫學分析過程的樣品制備、反應、分離、檢測等基本操作單元集成到一塊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動完成分析全過程。

      從1990年Manz等人首次提出了微型全分析系統的概念,到2003年Forbes雜志將微流控技術評為影響人類未來15件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微流控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其中的微流控芯片技術作為當前分析科學的重要發展前沿,在生物、化學、醫藥等領域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成為科學家手中流動的“ 芯”。

      

    圖片摘自科技創新中心

      根據GEN的報道,近幾年來,基于微流控技術的技術報道和科學研究越來越多(下圖)。

      

    微流控發展速度以生命科學發表論文計算(每年的復合增長率為5%)/p>

      (一)微流控芯片在核酸分析中的研究

      微流控芯片技術顯示了強大的核酸研究功能,可將核酸提取、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擴增、分子雜交、電泳分離和檢測單一或集成地轉移到微流控芯片上完成,因此,適合于其所涉及的各個應用領域,如臨床基因診斷,遺傳學分析和法醫鑒定等。

      NO.1 PCR

      采用微流控芯片技術用于PCR擴增及相關檢測可簡化操作步驟及顯著提高檢測效率。芯片PCR擴增主要形式包括連續流PCR芯片和靜態式PCR芯片,前者依靠生物樣品通過3個不同的溫度區域而實現擴增,后者基于靜態反應,通過反應池內溫度的周期性變化實現擴增。一種集成的靜態式PCR芯片可完成核酸擴增及短串聯重復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檢測,用于法醫鑒定。Nagatani等利用連續流PCR芯片在20 min內完成了流感病毒RNA的擴增及實時檢測。Jiang等利用連續流PCR芯片實現對大氣中6種常見的病原微生物的捕獲、富集及高通基因快速檢測。微流控振蕩流PCR芯片具備連續流及靜態式PCR特點,在1 h左右擴增傷寒沙門菌DNA,反應試劑量只有常規PCR的25%

      NO.2 基因突變檢測

      基因突變是指基因在結構上發生堿基對組成或排列順序的改變,檢測方法包括單鏈構象多態性分析(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異源雙鏈分析法(heteroduplex analysis,HA),等位基因特異性寡核苷酸分析法(allel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ASO)等。

      NO.3 基因分型檢測

      基因分型是多基因復雜性狀疾病的遺傳易感性研究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也是微流控芯片核酸研究的主要內容。微流控芯片毛細管電泳成功地檢測了華法林敏感基因型(CYP2C9*2, CYP2C9*3和VKORC1)并在90 min內實現了12個樣本的測試。微流控芯片結合重復序列PCR及高分辨率熔解曲線技術(high resolution melting, HRM)在10 min左右實現了8個樣本的多個位點基因型的準確分析,顯示此技術在大規模人群基因分型和多態性研究中的重要應用前景。

      NO.4 DNA測序

      微流控芯片DNA測序以芯片電泳分離為基礎,將測序的過程集成在一塊芯片上,以達到高通量、集成化和微型化的目的。一款液滴微流控芯片用于對未知DNA序列進行測序,具有快速、高通量及低成本的特點。數字PCR芯片系統檢測人及細菌5 ng DNA,并構建新一代測序庫,與參考基因庫對比,準確率大于99%

      

    微流控技術可應用的領域

      (二)微流控芯片在蛋白質研究中的應用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對蛋白質結構和功能分析可以了解機體在生理或病理條件下的變化機制。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微流控芯片技術作為蛋白質組學研究平臺的優越性也日趨顯著。血脂分析對于臨床高脂血癥的診斷及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危險評估和防治具有重要意義。本課題組利用自制的微流控芯片結合激光誘導熒光系統實現了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亞型的檢測,將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sdLDL)的檢測時間由傳統方法的十幾個小時縮短至幾分鐘內,并對其臨床應用價值進行了初步探討。

      (三)微流控芯片在細胞研究中的應用

      微流控芯片已成為新一代細胞研究極其重要的平臺。芯片多種單元技術的靈活組合使集成化的細胞研究成為可能,如細胞培養、分選、裂解和分離檢測等過程都可在芯片上完成。

      (四)微流控芯片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展望

      生物標志物對疾病診斷、病情監測及療效觀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雖有一部分生物標記物已用于臨床常規檢測,但其在待發現的生物標志物中僅占很小的比例。在微流控芯片方面,樣品富集效率、多通道檢測、報告系統靈敏度等是影響其臨床應用的關鍵因素。

      微流控芯片具有強大的商業潛力,作為一種革命性的技術平臺,其市場前景顯然是極其巨大的。可以用于各個分析領域,如生物醫學、新藥物的合成與篩選、以及食品和商品檢驗、環境監測、刑事科學、軍事科學和航天科學等其他重要應用領域。

      最近幾年微流控芯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引起產業界的極大關注。目前已涌現出一批關健性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并逐漸形成以醫學和藥學為代表,覆蓋面很寬的應用領域,例如最近發展起來的器官芯片、液滴微流控芯片。未來來幾年內,如果將微流控芯片與“生物手機”、“互聯網+”進一步結合,這樣一個由一種新興技術引發的可能具有全局性影響的趨勢,是否能夠因此誕生一批“風口”行業值得大家期待。

      備注:本文部分內容摘自《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5年38期73-頁(節選),作者關明、汪驊、吳文娟。

    相關文章

    1953年首度預測:“β波紋片”蛋白質結構獲證實

    1953年,科學家首次預測了一種名為“β波紋片”的蛋白質結構。約70年后,美國研究人員首次在實驗室中創建出了這一結構,并使用X射線結晶學對其進行了詳細表征。這項新研究有望使科學家們設計并制造出基于波紋......

    《科學》一項新研究為男性不育提供希望

    我國近20年不孕不育率從6.9%增長到17.1%,其中男性病因約占40%。遺傳突變和基因表達異常是男性不育的重要病因。然而,精子形成過程中仍有許多謎題尚未破解。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

    新型擴張顯微技術讓隱藏分子“現形”

    在活細胞內,蛋白質和其他分子通常緊密地堆積在一起。這些密集的簇很難成像,因為無法將熒光標記嵌在分子之間而使它們可見。據29日發表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志上的論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

    資深藥企人DerekLowe抨擊AlphaFold:靠結構預測做藥純屬自嗨

    DeepMind近日公布了AlphaFold的最新進展:已預測出超過100萬個物種的2.14億個蛋白質結構,幾乎涵蓋了地球上所有已知蛋白質,再次刷新了我們對它的期待。AlphaFold2橫空出世時的熱......

    科學家揭開生長素“搬運工”的蛋白結構面紗

    向日葵為什么總是向著太陽?在植物體內有一種稱為生長素的物質,如同人體內生長激素一樣,它負責給細胞傳達信息,指揮植物的生長發育。受光照影響,生長素會從向日葵莖端向光側運輸到背光側,產生濃度差異。由此,背......

    《PNAS》:蛋白α1抗胰蛋白酶(AAT)的表達和成熟圖譜

    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ofMassachusettsAmherst)和馬薩諸塞大學陳醫學院(UMassChanMedicalSchool)的研究人員最近宣布,他們以前所未有的清......

    谷歌DeepMind:已發現科學界幾乎所有已知的蛋白質結構

    “從今天起,預測幾乎所有已知蛋白質的結構,都如同使用搜索引擎一樣簡單。”7月28日,DeepMind公司與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MBL-EBI)的合作團隊公布了生物學領域的一項重大飛躍。他們利用人工智......

    抗斷裂且可拉伸仿生蛋白質創造二維分層復合材料

    科技日報北京7月25日電(實習記者張佳欣)據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報道,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利用魷魚環齒上的仿生蛋白質創造了一種復合的層狀二維材料,這種材料具有抗斷裂和很強的彈性。&......

    科學家發現追蹤體內轉移性癌細胞的方法——液體活檢技術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PLoSONE上題為“ChaperonincontainingTCP1asamarkerforidentificationofcirculatingtumorcellsinbl......

    Science:AI成功設計自然界中尚不存在的蛋白

    7月21日,來自華盛頓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在Science雜志上發布了一款新的人工智能(AI)軟件,該軟件能夠為自然界中尚不存在的蛋白質繪制結構。更令人振奮的是,科學家們已經利用這一軟件創造出潛在用于......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