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科學文獻中的錯誤很容易,但是糾正這些錯誤卻很難,即使這些錯誤已經被上報給了論文的作者和刊發論文的期刊。英國《自然》雜志4日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中,幾位美國科學家給出了上述意見。
本篇評論的作者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的戴維·奧里森和安德魯·布朗,描述了他們進行的為期18個月的“嘗試”:當他們在論文中發現了其認為可以讓論文結論無效的錯誤時,他們就會聯系刊登論文的期刊和相關作者。但他們發現期刊的編輯們似乎沒有準備采取行動或者沒有能力進行核實調查,甚至不能對他們的擔憂作出回應。
這其中,有一些期刊承認了錯誤,但是需要付出超過1000美元以上的費用,才能發表作者團隊有關更正錯誤的文章。另有一些論文的作者,當奧里森團隊聯系他們且向其表達對結論錯誤的擔憂時,這些作者拒絕向他們提供數據,即便拒絕提供數據的做法會導致這些論文被撤稿。
在這篇評論中,奧里森和他的共同作者們寫道:“科學從本質上依賴自我修正,這種依賴甚至是科學驕傲的來源之一,但是科學出版卻對于此類糾正起到了潑冷水的作用。”他們表示,需要一個更加正式且系統性的調研,來決定他們此次的“嘗試”是否具有代表性。他們也推薦期刊編輯和統計專家攜手合作,確認常見的統計錯誤;同時,期刊也應采用更為清晰、標準化的流程,以應對學界對已發表論文提出的擔憂,而對出現合理錯誤的短文所需要的發表費用,則應予以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