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3-04 10:58 原文鏈接: 深圳先進院在腫瘤快速診斷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王懷雨課題組和喻學鋒課題組、香港城市大學教授朱劍豪合作,在腫瘤檢測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發團隊以金納米棒為基礎制備了一種新型生物探針,通過檢測患者血清可實現腫瘤的快速診斷,相關論文Lactose-Functionalized Gold Nanorods for Sensitive and RapidSerological Diagnosis of Cancer 在線發表于美國化學協會刊物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該工作由博士后趙岳濤等人完成。

      惡性腫瘤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和健康的疾病,已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對抗惡性腫瘤最有效的方法,因此,開發快速而準確的腫瘤診斷技術顯得尤為必要。腫瘤生物標志物是惡性腫瘤在發生和增殖的過程中,由腫瘤細胞合成分泌并釋放到血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質,它可以間接地反映腫瘤的存在和瘤體的生長狀態,對血清中的腫瘤標志物進行檢測是腫瘤診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當前腫瘤標志物的血清檢測通常采用酶聯免疫法,該方法雖然具有準確、靈敏、特異等特點,但其操作繁瑣、價格昂貴、耗時較長,限制了其大規模應用。因此,開發針對血清中腫瘤生物標志物的檢測新方法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為實現更快速的腫瘤診斷,該研發團隊合成了一種含巰基的乳糖配體,利用該配體對金納米棒進行修飾,制備出了一種新型生物探針。利用金納米棒的表面等離子共振效應和乳糖的識別作用,該探針能對腫瘤生物標志物——galectin-1進行高效的檢測,檢測限可達到10fM(10-13 M),遠低于腫瘤患者血清中的濃度,并且該生物探針對galectin-1具有高度的特異性。研發團隊進一步與深圳人民醫院合作,將該探針應用于腫瘤患者血清的篩查。實驗表明,該探針能夠準確地區分腫瘤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清。和通常采用的酶聯免疫法相比,本方法無需蛋白修飾,在保證了檢測效果的同時能簡化操作并降低檢測成本,可通過肉眼直接觀察和利用酶標儀進行批量檢測。研發團隊就該技術已經申請了中國發明專利兩項,并正在積極推進技術的產業化和臨床應用。

      該項目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領軍人才計劃和深圳孔雀計劃等項目的支持。

    圖:(A) 新型金納米棒生物探針的結構及檢測原理;新型金納米棒生物探針通過酶標儀檢測(B)或肉眼直接觀察(C)區分正常人和癌癥患者血清樣本。

    相關文章

    醫生在腸癌患者身上“借道”拆除“定時炸彈”

    一個月前,77歲的李先生因大腸癌導致急性腸梗阻在當地醫院做了急診結腸造口手術,這讓李先生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必須整天帶著“糞袋子”生活,極其不便,而且腸道腫瘤還留在他的體內,像一個“定時炸彈”,......

    北京市惡性腫瘤發病率逐漸升高,死亡率呈下降趨勢

    4月10日,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以下簡稱“北京市腫瘤防辦”)透露,《2022北京腫瘤登記年報》(以下簡稱《年報》)已正式發行。自2021年北京市首次以年報形式面向社會公開發布本市居民惡性腫瘤監測......

    《2022北京腫瘤登記年報》發布!甲狀腺癌、結直腸癌顯著增長

    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以下簡稱,北京市腫瘤防辦)出版的《2022北京腫瘤登記年報》(以下簡稱,《年報》)于2023年4月正式發行。自2021年北京市首次以年報形式面向社會公開發布本市居民惡性腫瘤監......

    我國學者在驅動腫瘤發生和轉移的表觀遺傳機制新進展

    圖 HRAS m6A修飾調控腫瘤細胞命運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2203348、82103230、82025029、82150114)等資助下,東南大學高山教授課題組在驅動腫瘤發......

    揭示腸道組織共生菌調控腫瘤免疫監視的功能

    近日,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王碩研究員、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夏朋延研究員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陳億教授作為共同通訊作者,在Cell子刊CellHost&Microbe上發表了題為:Tissue-resident......

    聶廣軍等團隊在腫瘤細菌療法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聶廣軍、趙瀟在腫瘤細菌療法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Modular-designedengineeredbacteriaforprecisiontumori......

    華大智造攜手和瑞基因,加速腫瘤精準診療高質量發展

    2023年3月27日,華大智造與福建和瑞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和瑞基因”)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華大智造將提供DNBSEQ測序平臺以及自動化平臺,助力和瑞基因在癌癥早篩及藥物伴隨檢測產品注冊申報......

    共同抑制這兩個靶點極大提高了抗腫瘤治療的效果

    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是全球第六大常見癌癥。2020年新增病例近100萬例。這種癌癥是一組腫瘤,影響不同的解剖位置,包括口腔、舌頭、咽部、喉部和唾液腺。其中90%的腫瘤起源于鱗狀細胞。盡管HN......

    高氧條件下通過抑制關鍵信號軸延緩腫瘤生長

    為了幫助腫瘤生長和擴散,癌癥細胞改變細胞外環境的化學成分,并通過釋放代謝物、生長因子和趨化因子重新規劃其微環境。反過來,微環境可以對癌癥細胞施加各種非細胞自主壓力,包括營養和缺氧以及細胞外空間酸化。癌......

    首部屬于中國人的腫瘤診治指南即將在渝發布

    首部屬于中國人的腫瘤診治指南將于本周末在重慶發布。3月23日,記者從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技術指南(CACA)發布暨精讀巡講(重慶站)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屆時,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樊代明院士將帶領多名院士和癌癥......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