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3-09 13:40 原文鏈接: 中國科學報:國有重“器”,更須重“人”

       “當前,國內的大科學裝置都是只管建,不聘人。”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崔向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的一席話,道出了很多基礎研究人員的痛處。

      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開建的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LAMOST)望遠鏡,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大視場光學望遠鏡。運行4年來,該設備獲得了大量領先世界的數據,但令主持建設該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崔向群不解的是,盡管LAMOST每年從國家獲得3000萬元的運行費,但并沒有相應的人員經費。

      事實上,LAMOST的遭遇并非孤例,缺錢缺人則是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

      當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對于大科學裝置的支持只限于運行費,項目組必須自籌人員費,幾乎所有的大科學裝置都在賠錢運行。而這還只是問題的一角。崔向群指出的另一個事實更具普遍性:我國科研投入實行的是項目經費與薪資發放兩條線,科研立項時不可能把人員工資考慮進去。

      上述種種尷尬局面,其根源仍在于現行科研管理體制“只見物、不見人”的弊端。

      科研工作的本質是高強度、高水平的人類腦力活動。即便再重大、再先進的科研裝置,缺少了具體人員的設置、操作、維護乃至后續的數據采集和分析,就只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歷史和實踐早已證明,重大科研成果的產出未必依賴于大量經費的投入,卻必然離不開科學家的智慧與思考。

      科研管理體系要更加合理、更加完善、更加人性化,需要自上而下的系統性改革。而改革的一個基本要素在于:正視科研工作者本身的價值,尊重創造性的腦力勞動。只有擺正“人”在科研體系中的位置,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和科研人員薪資制度才有可能逐步轉向遵循科研工作規律的方向。

      增加科研工作者的基本收入,作為對智力勞動的合理補償;改變依靠項目經費補充收入的異化局面;降低競爭性經費的比例,適當提高基本科研費;推進專項經費。這一些舉措都有利于保障科研人員安心工作、潛心研究。

      此外,大科學裝置只管建、不聘人、經費投入后勁不足等現象,更是缺乏科研前瞻性、面對重大科技成果準備不足的表現。今年年初,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發現引力波的重磅消息,迫使我國科技人員重新思索大科學裝置的意義和現狀。國際經驗再次證明,用重大科學裝置換取重大成果的產出,不僅需要長期穩定的政策、項目、經費支持,也需要穩定傳承、不斷成長的高質量人才隊伍。

      科研管理體制須真正做到以人為本,釋放人才的科研活力,用“容錯”為創新開路,用“糾錯”給發展導航。只有這樣,國家重器才能真正如虎添翼,沒有后顧之憂地向未知領域進軍。

    相關文章

    愛上大科學裝置需要幾個理由?封東來院士告訴你答案!

    “相輝堂可以說是我們復旦人的精神家園,能在這里看到這么多朝氣蓬勃的校友,我很高興。希望通過這些年我建設大科學裝置的經歷,讓同學們了解這一職業和這個職業背后的精神,為大家未來的人生道路做一些參考。”10......

    法國將大規模改革科研體系

    法國政府12月7日宣布將采取一系列措施徹底變革該國的研究機構。總統馬克龍聲稱,這些措施會減少官僚主義,并將科學置于“政治決策的核心”。據《自然》報道,這是法國研究體系近20年來最大的一次改革。其中包括......

    全國人大代表王貽芳:建設國家實驗室完善國家科研體系

    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帶來了建設國家實驗室,完善國家科研體系的建議。他認為,當前中國的科研體系面臨嚴峻挑戰,建設大型國家實驗室是突破現......

    關于“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項目申報書填報通知

    各有關單位:按照科技部關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2年度重點專項評審立項的總體要求和部署,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已經完成了“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2022年度申報項目預申報形式審查等相關工作,并......

    最新!2021國家“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項目公示!

    12月13日,科技部發布關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安排公示的通知。通知顯示,該重點專項2021年度擬立項共計16項,涉及“原位探測”、“原子級時空分辨高能電子衍......

    中國散裂中子源四臺譜儀在廣東東莞投入運行

    大科學裝置是打造原始創新的國之重器。截至目前,我國投入運行和正在建設的大科學裝置達到50多個,在材料、能源、生命、工程技術等學科領域的布局框架已初步成形。如果說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是捕獲高能粒子雨的巡天......

    我國大科學裝置建設穩步推進

    正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舉行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史詩般展現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鑄就百年輝煌的壯闊歷程。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的陳列區中,有一臺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模型。建于......

    加快構建以國家實驗室為核心的國家科研體系

    國家實驗室主要圍繞國家使命,從事基礎性和戰略性科研任務,通過多學科交叉協助,解決事關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科技問題。《專項規劃》指出,國家實驗室是體現國家意志、實現國家使命、代表國家水平的戰......

    極端環境下材料及構件試驗裝置重大專項通過初步驗收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17年6月9日,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極端特殊環境下材料及構件試驗評價科學裝置研制與應用”項目(2011YQ140145)初步驗收會在北京科技大學舉行。科技部資源配置司重點......

    中國在大科學裝置領域將逐步實現從追趕到并跑的轉變

    走進300米長的隧道,王東忍不住有些激動。很快,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的加速器就要開始在隧道里安裝了。2007年,王東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回國,至今已近10年。在MIT就從事加速器和自由電子激光研......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