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郵報》3月16日報道,美國宇航局正考慮用激光將地球周圍的太空垃圾推離軌道,預防它們撞擊人造衛星和空間站。
這種激光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類似,可以通過太空望遠鏡發射,將太空垃圾推離軌道。這一過程也可以避免所謂的“凱斯勒綜合癥”,即在近地太空飛行的垃圾過多,飛出地球太危險,導致人類被困在地球上。
美國宇航局30年前就曾預測這種情況,近年來發生多次近距離碰撞危險,促使人類盡快找到解決方案。現在美國宇航局科學家詹姆斯·梅森領導的科研團隊,采用激光將太空垃圾推離軌道。正常情況下,這種激光束可以每隔幾小時發射一次,將太空垃圾的速度每秒降低0.04英寸(一毫米),慢慢讓其脫離軌道。
第一個太空物體是蘇聯人造衛星,53年前發射進入太空,人類已經創造了數百萬的太空碎片。這些垃圾包括報廢火箭、廢棄的衛星以及導彈碎片。如果不將它們推出軌道,它們將不可避免地與衛星和空間站相撞。
由于大氣層稀薄且靠近太陽系的小行星帶,火星比地球更容易受到隕石的撞擊。近日,在“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幫助下,科學家們對火星的這一特征有了更為全面的了解。綜合路透社和美聯社報道,研究人員當地時間9月19......
不知不覺,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在太空生活已經兩個多月了。也許大家會好奇,航天員在太空生活產生的垃圾是如何處理的?處理時需要進行分類嗎?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垃圾處理要分類航天員在“太空之家”生活期間......
當地時間4月15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載人航天任務Crew-4計劃美東時間4月23日5時26分由SpaceX獵鷹9號火箭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發射升空,搭乘載人龍飛船的......
據俄羅斯航天局當地時間12月3日消息,國際空間站(ISS)當天早些時候進行了一次變軌,以避免與美國1994年發射的火箭的一塊碎片發生碰撞。國際空間站的軌道是利用“進步MS-19”號貨船的推進器調整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11/469075.shtm據俄新社報道,莫斯科時間11月15日10時06分(北京時間15時06分)左右,一塊......
空間碎片是人類航天活動的產物。空間碎片的定義非常嚴格,是指地球軌道上或再入大氣層的一切已失效人造物體,包括其碎塊或部件,俗稱“太空垃圾”。空間碎片的構成主要包括:失效航天器、火箭殘骸、操作性碎片、解體......
據日本雅虎轉《讀賣新聞》消息,一顆用于回收清理太空垃圾試驗的日本人造衛星于2021年3月22日下午由俄羅斯火箭從哈薩克斯坦發射升空,預計將于當晚進入地球軌道。這是世界上首次嘗試利用人造衛星回收清理太空......
日前,歐空局“碎片清理”(RemoveDebris)項目試驗取得成功,衛星發射“魚叉”成功捕獲目標。該技術為太空垃圾清理提供了新途徑,但其潛在軍事價值也讓人“毛骨悚然”。空客公司發布的試驗視頻顯示,模......
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碎片圖片來源:ESA7月2日,CryoSat-2衛星正像往常一樣,在地球表面上空700多公里處的軌道上運行,監測著地球上的冰層。但這一天,歐洲空間局(ESA)的工作人員們發現,一塊......
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碎片圖片來源:ESA7月2日,CryoSat-2衛星正像往常一樣,在地球表面上空700多公里處的軌道上運行,監測著地球上的冰層。但這一天,歐洲空間局(ESA)的工作人員們發現,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