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目前北京市的乙型肝炎感染率已下降到了2.74%,低于全國水平2.6倍,但仍有十幾萬人群為肝炎患者。慢性乙肝患者中肝硬化的年發生率為2%-10%,每年乙肝肝硬化患者均有3%-6%進展為肝癌。為進一步降低北京市乙型肝炎感染率,改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預后及生存質量,北京市科委于2012年啟動“乙型肝炎病毒水平傳播及早期干預研究”重大項目,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牽頭,聯合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共同承擔,歷經三年,在乙型肝炎的預防、診斷、治療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1、明確了北京地區乙型肝炎病毒水平傳播現狀,并制定了多個乙肝病毒感染傳播的控制方案。研究顯示輸血、口腔醫療、透析等醫源性感染不再是乙肝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成人乙肝疫苗接種抗體陽轉率和抗體水平均有明顯的劑量效應關系,免疫接種劑量推薦劑量至少20ug/每劑;抗病毒藥物確實可以有效降低孕婦產前病毒載量。研究成果被《北京市衛生局關于印發<北京市成人乙肝高危人群乙肝疫苗免疫接種技術指南(試行)>的通知》(京衛疾控字[2013]86號),《北京市疾控中心關于印發〈北京市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工作管理規程(2016試行版)〉的通知》(京疾控發[2016]1號)采納。
2、建立了慢乙肝和肝硬化患者的診斷標準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無創診斷模型;該模型簡單易得,準確率達85%。已申請國際專利1項,國內專利4項。這一成果有助于判斷肝臟纖維化程度降低肝臟穿刺活檢率、降低肝臟穿刺活檢率,有效地降低患者痛苦、提高肝臟纖維化的診斷效率。
3、提出了一套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優化治療方案。針對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恩替卡韋單藥與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抗病毒治療3年,終點事件(肝硬化失代償或原發性肝癌或死亡)發生率下降52%,明顯改善了患者的預后,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近期,JournalofHepat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胡榮貴課題組的最新合作成果——Translatomicprofilingre......
近期,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鵬遠課題組和研究員王凡課題組合作,在CancerResearch上,發表題為HepatitisB-inducedIL-8PromotesHepatocellula......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是全球性重大公共衛生健康問題之一,目前,全球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人數較多。HBV屬嗜肝DNA病毒科,在人體肝臟細胞核內可形成cccDNA、整合入......
乙型肝炎病毒(humanhepatitisBvirus,HBV)是引起人類乙型肝炎的病原體,能引起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多種臨床疾病,是我國最常見的病毒性肝炎。雖然目前有HBV疫苗,但對慢性HBV......
肝細胞癌(HCC)患者在接受根治性手術(肝切除或消融術)后,仍有一定的幾率復發。據報道,即使是BCLC0-1期HCC患者,其術后5年復發率也達50%-85%。臺灣的一項研究發現,與未經干預的對照組相比......
據統計,中國的肝臟病患者約有4億人,占全球肝臟病人的40%。這其中約有1.2億人攜帶乙肝病毒。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已成為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雖然我國科學家成功建立起乙肝病毒感染模型,但距......
Arrowhead是一家臨床階段的RNAi治療公司,近日,該公司宣布,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中正在進行的I/II期臨床研究(AROHBV1001)中,一個新的三重組合隊列(cohort12,......
乙型肝炎是一種病毒性肝臟感染,可導致急性或慢性疾病。盡管有一種疫苗能夠提供針對病毒的保護,但目前防止病毒復制的治療方法并不能治愈感染者。最近,巴斯德研究所與CNRS合作的科學家證明,細胞蛋白能夠通過降......
2018年1月,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實踐咨詢委員會(ACIP)發布了美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預防建議,更新并總結了ACIP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之前關于HBV感染預防建議。關于減少圍產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硬化、肝癌發生的重要原因。人類對HBV的研究歷時多年,抑制病毒的疫苗早已上市,盡管治愈乙肝的方法尚未找到,但正如近日發表在《科學》上的一篇聚焦在研乙肝治療方法的文章指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