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和中關村創新創業的豐沃土壤,大河理光創新加速器將成為創投公司和國際化大企業跨界合作的全新典范。
在AR/VR(增強現實/虛擬現實)之前,還沒有哪項技術能讓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邊界如此模糊。車子、房子、人、街道……現實世界里人眼中的世界和AR/VR里的世界,哪個是更真實的世界?當AR/VR技術遭遇創業公司,會擦出怎樣的火花?AR/VR的應用距離我們還很遠嗎?
3月29日,大河理光創新加速器第一期AR/VR訓練營活動在北京騰達大廈舉行。“作為研究機構,我們希望和創業項目開展深入交流,以促進相關科研技術成果的轉化。”理光軟件研究所董事總經理于浩在致辭時如是說。
構建全方位技術體系
當天的活動,吸引了大河創投創始合伙人王童、理光軟件研究所董事總經理于浩、大河創投合伙人景新宇和來自理光軟件研究所研發團隊成員的共同參與。瞄瞄AR、定制范、美屋365等創業團隊負責人也在現場進行了交流互動。
“AR/VR,說到底就是人機交互的問題。這讓我想起以前看過的幾部電影,如《阿凡達》《駭客帝國》等。”于浩用形象的闡述將大家帶入了討論的話題。
而AR/VR產品的推出,需要的是對全景相機、自然人機交流、三位重建等全方位技術體系的構建。
在活動上,理光軟件研究所進行了VR/AR相關產品展示。理光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梁玲燕介紹,基于理光Theta的全景相機,能拍攝360度全景照片,并能實現信息采集無遺漏,拍攝的照片無須拼接。
理光研究所計算機應用博士劉麗艷則表示,AR/VR產品中的自然人機交流技術,是產品得以實現的重要方面。“人與計算機的對話,涵蓋教育、寫作、信息等領域。VR通過手勢互動,可在娛樂、車站等領域率先應用。”
“作為研究機構,我們希望和創業項目開展深入交流,促進人機交流等科研技術的轉化。”于浩說。
AR/VR創業正當時
在當前熱潮下,中關村涌現了一批AR/VR領域的創業團隊。其中,瞄瞄AR、定制范、美屋365創業團隊是佼佼者。
“我們的口號是讓虛擬觸碰現實。”瞄瞄AR創始人孫錚介紹,他的創業團隊致力于AR核心技術及AR云搜索系統的自主研發與商業化應用,目前,該團隊自主研發出具有卓越視覺互動能力的AR引擎,打造了新一代AR眼鏡、AR云識別系統和AR生態鏈。
“瞄瞄AR的特點,是為真實世界準確疊加虛擬的內容層。”孫錚介紹,虛擬內容層包括文字、圖像、視頻、3D模型等。
此外,瞄瞄AR還可實現自然的人機交互,包括手勢、視線、語音等。例如,使用簡單的手勢,來打開應用程序,或選擇、縮放、拖曳虛擬物體等。使用語音命令,選擇、開放、命令和控制應用程序。
在瞄瞄AR團隊里,會集了頂尖的計算機視覺、軟硬件系統研發方面的資深專家。一幫火熱的技術人,正致力于自主研發具有卓越視覺互動能力的AR引擎,打造新一代AR眼鏡。
定制范創業團隊則是通過3D可視化人體模型與服飾智能匹配技術,希望改變成衣服飾品牌互聯網購物體驗,提供線上全維度模擬真實試衣效果。
美屋365創業團隊開發了全球性VR家裝平臺,致力于VR家裝在線設計和線下體驗。目前,該團隊已研發出“3D一鍵轉化VR”等VR核心技術。
根植中關村“雙創”土壤
據了解,主辦此次活動的大河理光創新加速器,由北京大河匯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理光軟件研究所(北京)有限公司于2016年1月18日發起共建。
據介紹,大河理光創新加速器將立足全球化視野,積極推動和提高外資研發機構從研發到產品化、市場化的轉化速度,在市場的真實環境中快速驗證技術,并探索國際大企業從研發機制到商業轉化機制的模式創新。
植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和中關村創新創業的豐沃土壤,大河理光創新加速器將成為創投公司和國際化大企業跨界合作的全新典范。
加速器也將促進理光集團相關知識產權的產業化,探索新的知識產權市場轉化模式,為理光軟件研究所的研發人員以及利用理光產品技術的相關人士搭建實現夢想的平臺。
據悉,大河創投旗下設有多只平行基金,覆蓋天使到A輪項目。基金將立足在早期種子階段和天使段已投項目數量和質量的優勢,在移動互聯、消費升級、智能軟件、文化娛樂、大健康等領域開展投資業務。
“操作人:耿會平、魏彥茹。8:00接班,8:20注入。”1月18日上午8點,北京石景山區高能所玉泉路園區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中控室里,值班交接工作正在進行中。耿會平從郭媛媛手里接過對撞機的運行狀態表,......
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項目總工程師、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直線加速器中心主任何源介紹,目前,超導直線加速器常溫前端全部在線設備研制完成,具備集成測試條件;液態散裂靶熱工樣機和集成測試系統平臺研制完成,已進入......
近日,IEEEInternetofThingsJournal刊載了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工業網絡團隊在5G無線數據傳輸方面的最新成果(Mixed-criticalityIndustrialData......
科技日報北京3月14日電(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物理》雜志14日發表的一項試驗性癌癥研究,報道了一種穩定、緊湊型激光等離子體加速器產生的質子對小鼠腫瘤的照射結果。研究結果證明了該技術或能用于以改善癌......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天文學研究論文稱,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的中心可能存在高能粒子加速器,以及一種抑制周圍宇宙線海中的射線穿過其中心分子區域的屏障。這些發現或有助于人們理解......
超導材料要實現強電高磁場應用,必須解決限制線材性能的微觀機理問題,突破其關鍵制備技術,從而獲得高磁場下高臨界電流、高機械強度以及較好的電磁穩定性等特性。——馬衍偉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本報記者陸......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獨立自主研制的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ADS)超導直線加速器樣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束流強度10毫安連續波質子束176千瓦運行指標,并于2月12日凌晨2:20,......
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院長肖國青20日披露,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自1993年成立至2019年歷時26年磨一劍,突破國外ZL封鎖,攻克核心關鍵技術,自主設計國際首臺“回旋注入+同步主加速器”組合醫用重......
記者8月15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我國首臺自主研發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BNCT)實驗裝置已由該所東莞分部成功研制,并已啟動首輪細胞實驗和小動物實驗,為開展臨床試驗做好前期技術準備。把實驗......
訪島津公司分析計測事業部副事業部長兼創新中心中心長曹磊“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是近年來儀器行業的一大主要關注點,國家亦加大經費投入支持科研成果產業轉化。但多年來仍是難題,因為這不是“最后一公里”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