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廢水,指工藝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廢水和廢液,其中含有隨水流失的工業生產用料、中間產物、副產品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是造成環境污染,特別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工業廢水的處理雖然早在19世紀末已經開始,但由于許多工業廢水成分復雜,性質多變,仍有一些技術問題沒有完全解決。工業廢水治理一直是水污染防治鏈條中的薄弱環節。
據相關統計,2014年,我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約為205億噸,同比約減少2%。工業廢水占我國污水排放比例雖然逐步下降,但其排放量依然較大,并且工危害性也高于生活污水。
工業廢水治理問題仍然突出
造紙、化工、紡織、鐵鋼等行業是工業廢水排放的最主要來源,也是廢水處理能力最為集中的領域。2007年,我國工業廢水排放達到了前期峰值,之后在國家大力實施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以及積極推廣節能減排等政策的作用下,工業廢水排放逐步呈現下降趨勢。
有數據顯示,我國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在2010年就已達到95.3%,重復利用率在2012年已經達到85.7%。但有報告指出,中國工業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僅為25%,水污染還比較嚴重,水環境形勢依然嚴峻。業內人士及專家也曾表示,我國工業廢水實際排放達標率和重復利用率仍然較低。
另有報告指出,我國在十幾多年前就已開始工業廢水的治理,大部分工業企業也都建設了廢水處理設施,但由于違法成本低,監管不到位等原因,很多企業工業廢水處理設施處于非正常運行狀態,無證排污、偷排和超標排放的情況仍然較多。
由于存在工業廢水運營服務體制不健全、監管不到位、統計局限性等問題,有關專家認為工業廢水實際排放達標率可能要遠低于統計數據,治理問題仍然較為突出。
工業廢水治理政策不斷完善
從2008 年開始,我國進入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密集期。有統計顯示,2008-2013年間,包括造紙、化工、紡織、鋼鐵、醫藥、有色等主要排放行業在內的大部分工業行業,共修訂更新或首次發布40多項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2015年4月16日,國務院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吹響了向水污染宣戰的號角。此后,國家一些列的配套政策法規先后落地實施,全國各省市地區也積極響應,出臺地方版“水十條”,工業廢水防治成為全國水污染防治的重要內容之一。
排污許可證制度是目前我國對排污單位的排污權利進行約束的一種重要制度,它要求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廢水的企業事業單位,應取得排污許可證。
2015年8月,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曾表示,要全面推行排污許可,依法核發許可證,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國控重點污染源及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的試點地區的核發工作,2017年年底前完成全國核發工作。
嚴格管理工業廢水是有效控制水污染的重要手段。對工業布局,廢水排放標準,廢水治理設施的設計、施工和管理,排水收費和罰款都應有具體的實施條例,分清責任主體,以有法可循,執行有方。
第三方治理漸行漸進
環境第三方治理是指排污企業與專業環境服務公司簽訂合同協議,通過付費購買污染減排服務,以實現達標排放的目的,并與環保監管部門共同對治理效果進行監督。第三方治理模式將提高治污效率,同時降低污染治理及環保監管的成本,對推動工業企業廢水治理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2015年9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開展工業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的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試點,擬將小港城鎮污水處理廠改造為集中處理工業污水為主的污水處理廠,接納試點范圍內印染、化工等企業的工業廢水。據了解,全國共明確了10個地區或單位作為試點。此后,全國各省市地區也相繼推出第三方治理方案。
資料顯示,在發達國家的環境污染治理中,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比重占到45%左右,而我國的第三方治理比重較低,尚處于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場發展的初期階段。有分析認為工業園區有望成為我國第三方污染治理的一個突破口,為工業廢水治理帶來新的契機。
第三方治理模式是環境管理制度的重大創新,也是發展環保市場的重大舉措,更是當前推進治污模式轉變的重要切入點。同時,第三方治理模式的推廣、治污運營方式的轉變,必將進一步壯大工業廢水治理市場。
附:美國是如何治理工業廢水的?
在此前較長一段時間內,由于工業廢水達標處理成本要遠高于違法偷排的成本,以至于我國許多企業冒著被處罰的風險,而偷排工業廢水,嚴重污染了當地環境。那么,在美國是如何治理工業廢水的呢?
國家污染物排放削減體系許可證制度是美國水污染防治的核心內容。美國對工業廢水排放限制分為直接排放水體和向公共污水處理廠排放兩類。直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企業要遵守國家排放限制導則。向公共污水處理廠排放污染物的工業企業要遵守《清潔水法》和《預處理條例》的相關規定。
《清潔水法》充分認識到工業預處理對集中污水處理系統運行的影響。《清潔水法》有兩個主要管控對象:污染物直接排入地表水的主體受“國家污染物排放消除體制”管控;將污染物排入集中污水處理系統的間接排放者受“國家預處理項目”管控。
美國在《清潔水法》中設立了嚴格的預處理條例。預處理項目要求間接排放者應獲得排污許可證,方可將其污水排入公共污水處理廠。許可證通常要求企業在排入集中處理系統前對污染物做預處理,并對出水水質做出具體要求。
公共污水處理廠必須通過大量的準備工作,并采取公開告知和公眾參與的形式來保證其運行的透明度,才有可能獲得執行預處理計劃的許可。即使污水處理廠被授權運行其預處理項目,州政府或環境保護局仍有監督項目執行和強制執法的責任。
公共污水處理廠每年應對所有重點企業源進行至少一次監督檢查,同時有權進行必要的采樣,核實其預處理標準合規情況。當有企業違反其許可證排污,公共污水處理廠有權責令整改和罰款收費,以及撤銷企業的排污許可證。
可以看出,一整套的責任體系和管理體系,以確保工業廢水能夠達到達標排放。
據俄羅斯國家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網站報道,該院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科學中心科研人員研發出一種成本低、易制造的新型復合材料,用于檢測工業廢水中的苯酚等有害物質。研究成果發表《JournalofNanopart......
我國城鎮污水廠來水不單純是生活污水,往往含有工業廢水,給污水處理廠的模擬設計工作帶來更多的困難和挑戰。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難降解或有毒有害物質,對生物處理系統中的微生物存在抑制。此外,工業廢水的處理壓力......
“黃河寧,天下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需要擔當和智慧,更要有創新探索的精神。圖片來源于網絡習近平總書記日前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時強調,黃河流域必須下大力氣進行大保護......
化工行業是工業污染大戶之一,治理污染的任務十分繁重。從國家環保局發布的環境統計年報可以看出,化工廢水排放量占全國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19%,居第一位。1我國化工環保技術存在的差距在當前比較容易治理的污染......
北極星環保網獲悉,近日,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北京市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第三批試點工作的通知》(京發改[2019]869號)。通知稱,為落實市政府辦公廳《關于推行環......
由于世界經濟的繁榮和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推動擴大了電鍍行業的規模,每年工業生產排放的電鍍廢水量非常巨大。電鍍廢水的危害很大,特別是對水體和環境的破壞會很嚴重,時間越久那么毒性也會越強,進一步對......
近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下發關于深入推進園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通知,提出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范圍內的園區推行第三方治理。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點在鋼鐵、冶金......
超臨界水氧化(SCWO)在過去的三十年中作為取代焚燒處理高濃度工業有機廢水的技術開發取得了巨大的進展。超臨界水氧化作為新型廢物處理技術存在一些缺陷,譬如反應器腐蝕與鹽堵塞阻礙了其工業進程中的應用。此項......
說到工業廢水,其實很多人沒有清晰的概念,我們大多數人認為工業廢水就是一些公司或者企業排出來的污水,嚴格意義上說這樣定義并不準確。工業廢水是指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污水和廢液,其中含有隨水流失的工業......
目前,我國許多城市都在興建產業園,將具有同一條生產鏈的工業企業都安置在產業園區。產業園區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城市的發展,但工業污染問題同樣不可小覷,尤其是污水問題更是阻礙了產業園區工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