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5-05 16:16 原文鏈接: 解開遺傳密碼進化的謎題

      大自然是不斷進化的——其極限僅取決于威脅物種生存能力的變異。研究遺傳密碼的起源和發展,對于解釋生命的進化非常重要。最近在《Science Advances》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專門從事這一領域的一組生物學家,解釋了遺傳密碼進一步發展的一個限制,我們知道,遺傳密碼是一套通用的規則,地球上所有生物都用其,將核酸(DNA和RNA)基因序列翻譯成氨基酸序列,組成蛋白質,執行細胞功能。

      在生物醫學研究所(IRB巴塞羅那)ICREA研究員Lluís Ribas de Pouplana和基因組調控中心的Fyodor A. Kondrashov的共同指導下,該科學家小組已經證明,遺傳密碼進化到包括最多20種氨基酸,它無法進一步增長,是因為轉移RNA分子的功能性限制——轉移RNA這種分子是基因及其編碼蛋白之間的語言翻譯器。這會使發生30億多年前的生命復雜性的增加停止,在細菌、真核生物和古細菌類獨立進化之前,因為所有生物都使用相同的遺傳密碼,用遺傳信息生成蛋白質。

      這項研究的作者解釋說,將基因翻譯成蛋白質的機器,無法識別超過20種氨基酸,因為這會使它們迷惑,導致蛋白質不斷突變,從而引起基因信息的錯誤翻譯,產生“災難性的后果”。 研究人員說:“基于遺傳密碼的蛋白質合成是生物學系統的決定性特征,對于確保信息的忠實翻譯,是至關重要的。”

      由形狀引起的一個限制

      遺傳密碼的飽和,起源于轉移RNA(tRNA),這種分子負責識別遺傳信息,并將相應的氨基酸攜帶到核糖體——在那里,根據編碼在給定基因中的信息,氨基酸鏈被制成蛋白質。然而,tRNAs必須符合核糖體的腔洞,意味著這些分子必須采用一種L型的空間,在它們之間很少有變異的可能性。Ribas解釋道: “因為新的氨基酸會給系統帶來益處,事實上,我們使用超過20種氨基酸,但更多的氨基酸是通過不連接到遺傳密碼的、非常復雜的通路被合并進來。當大自然無法創建明顯不同于現有tRNAs的新tRNAs、而不引起正確氨基酸識別的問題時,問題來了。這發生在20種氨基酸被延伸時。”

      在合成生物學中的應用

      合成生物學的一個目標是,增加遺傳密碼,并修改它來構建具有不同氨基酸的蛋白質,以實現新的功能。為此,研究人員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使用生物(如細菌)來制造具有指定特征的蛋白質。研究人員總結道:“但這是非常難做的,我們的工作表明,如果我們要實現更有效的生物技術系統,就必須避免實驗室合成的tRNAs和現有tRNAs之間的識別沖突。”

      遺傳密碼是生命的通用語言。它描述了信息如何被編碼進遺傳物質,并且對所有生物(從簡單的細菌到動物到人類)都是相同的。遺傳密碼的起源一直是個謎。在過去的兩年里,維也納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幾條令人驚訝的線索,可以幫助解開這個謎。相關研究結果以一系列論文的形式發表,最近一篇論文發表在2014年12月份的《Nucleic Acids Research》雜志(解開遺傳密碼的起源之謎 )。

      2014年6月,日本RIKEN、東京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在Nature雜志上發表文章,描述了一個確保tRNA合成酶、tRNA和氨基酸正確配對的巧妙機制。正是在這種機制的保駕護航之下,細胞才能夠將遺傳密碼精確翻譯成為細胞所需的功能性蛋白(Nature:深入第二套遺傳密碼)。

      另外,凱斯西儲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在談及信使RNA(mRNA)如何解譯遺傳密碼中的關鍵信息時速度很重要。遺傳密碼是對維持生命至關重要的一連串復雜的指令。發表在2015年3月12日《細胞》(Cell)雜志上的研究結果,為科學家們確定如何更好地操控細胞來治療疾病,并最終阻止疾病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新信息(Cell揭示遺傳密碼中的隱秘信息)。

    相關文章

    研究破譯青藏高原人群遺傳密碼

    青藏高原古代人群之間有著怎樣的遺傳聯系?古人群對現今生活的西藏人群作出了怎樣的基因貢獻?為了找到答案,中科院古脊椎所付巧妹團隊聯合多家單位,對距今5200年以來青藏高原人群線粒體基因組展開研究。近日,......

    GenomeBiolEvol:重新揭秘遺傳密碼的規律

    眾所周知,細胞可以通過轉錄過程“解碼”其基因組DNA中包含的信息,并將其“翻譯”為氨基酸,進而組裝為蛋白質。通過大量的實驗,科學家們找到了和核苷酸堿基分子與氨基酸分子之間的對應關系,并被稱為“三聯體”......

    中國“芯”讀出耳聾遺傳密碼

    采集一滴新生兒足跟血,將從中提取的核酸樣本經擴增放大后注入一片長7.5厘米、寬2.5厘米的載玻片上,放進普通打印機大小的配套儀器里,就可得知受試者是否攜帶遺傳性耳聾基因。這項中國原創的全球首款遺傳性耳......

    破解性別認同障礙:一組操縱男女大腦差異的遺傳密碼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線蟲性成熟過程中發現了一條全新的遺傳途徑,該途徑可能對人類有同樣作用。研究人員確定了一組基因可以誘導雄性和雌性線蟲采取不同路線進行大腦發育,并觸發青春期的開始。在哥倫比亞大學領......

    Nature子刊:改進幾十年前的新方法破譯DNA表觀遺傳密碼

    生物通報道:賓州大學Perelman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了一種新方法,可以對附著在DNA表面的化學基團進行測序,從而為更好地檢測血液中的癌癥和其他疾病鋪平道路。這些化學基團能標記基因組中四個DNA“......

    新方法可無損破譯基因表觀遺傳密碼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破譯DNA表觀遺傳密碼的新方法,利用DNA脫氨酶進行基因測序。他們8日在《自然·生物技術》雜志上發表論文稱,新測序方法克服了沿用數十年的亞硫酸氫鹽測序法的局限,將有......

    人類遺傳密碼97%待解讀陳潤生:這是重大原始創新富礦

    “最近30年測定人類遺傳密碼以后,迄今全世界科學家可以解讀的遺傳密碼不超過3%。”12月20日在河北省保定市舉行的第一期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大講堂上,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表示......

    復旦大學研究人員尋找與肥胖相關遺傳密碼

    肥胖,是現代社會面臨的重大健康挑戰。遺傳學家們則將尋找到與肥胖相關的基因作為目標。近期,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81570756、81170789)等資助下,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吳曉暉與......

    解開遺傳密碼進化的謎題

    大自然是不斷進化的——其極限僅取決于威脅物種生存能力的變異。研究遺傳密碼的起源和發展,對于解釋生命的進化非常重要。最近在《ScienceAdvances》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專門從事這一領域的一組生物學......

    中藥丹參基因遺傳密碼破譯

    近日,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陳士林團隊和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漆小泉團隊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美國田納西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澳門大學、英國桑格研究院......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