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3-24 00:00 原文鏈接: 國務院部署城市垃圾處理:推廣垃圾焚燒發電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廠辦大集體改革,繼續壓縮中央部門“三公”經費預算。

      會議指出,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是城市管理和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關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近年來,由于城鎮化快速發展,城市生活垃圾激增,垃圾處理能力相對不足,嚴重影響城市環境和社會穩定。必須充分認識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按照全民動員、科學引導,綜合利用、變廢為寶,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和技術等手段,加強全過程控制和管理,突出重點工作環節,不斷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水平,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通過努力,到2015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50%的設區城市初步實現餐廚垃圾分類收運處理。

      會議確定了以下政策措施:(一)切實控制城市生活垃圾產生。推廣使用城市燃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和菜籃子、布袋子,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和過度包裝,促進源頭減量。逐步推行垃圾分類,當前重點推進有害垃圾和餐廚垃圾的單獨收運、處理。推廣廢舊商品回收利用、焚燒發電、生物處理等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方式。(二)增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完善收運網絡,推廣密閉、環保、高效的垃圾收運系統。強化規劃引導,推進垃圾處理設施一體化建設和網絡化發展。選擇適用技術,加快設施建設。嚴格規范操作,提高設施運行水平。加快存量垃圾治理。(三)強化監督管理。完善法規標準體系和市場準入制度,加強對設施運營狀況和處理效果的監管,開展年度考核評價并公開結果。完善全國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監控系統,定期開展排放物監測。(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寬投入渠道,嚴格執行并不斷完善稅收優惠政策。按照“誰產生、誰付費”的原則,推行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新區建設和舊城區改造要優先配套建設垃圾處理設施。強化對垃圾處理技術和設備研發的支持。大力培養專業人才。保障環衛職工合法權益。會議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省級政府負總責、城市政府抓落實的工作責任制,強化分工協作和宣傳教育,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會議指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些國有企業資助興辦的向主辦企業提供配套產品或勞務服務的廠辦大集體企業,對發展經濟和安置回城知識青年、職工子女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國有企業改革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廠辦大集體產權不清、機制不活、人員富余、競爭力弱等問題日益突出,大量企業停產、職工失業。2005年,國務院批準在東北地區選擇部分城市和中央企業進行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已取得初步成效,試點政策逐步完善。會議決定,從2011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廠辦大集體改革,用3年至5年時間,使廠辦大集體與主辦國有企業徹底分離,成為產權清晰、面向市場、自負盈虧的獨立法人實體和市場主體;職工得到妥善安置,職工合法權益得到切實維護。會議強調,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化解主要矛盾,解決重點問題;堅持分類指導,通過多種途徑安置職工,處理好勞動關系和社會保險關系;堅持統籌兼顧各方面承受能力,由廠辦大集體、主辦國有企業、地方財政和中央財政共同分擔改革成本。中央財政將加大支持力度,提高經濟補償金中央財政補助比例,統籌用于職工安置。會議要求各有關地區、部門和中央企業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配合,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革方案,確保改革順利進行。

      會議研究了中央部門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三公”經費預算有關問題。會議決定,在2009年和2010年大幅壓縮的基礎上,2011年繼續壓縮中央部門“三公”經費預算,今年6月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中央財政決算時,將中央本級“三公”經費支出情況納入報告內容,并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會議要求,要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三公”經費管理制度和審核程序,建立健全厲行節約長效機制。繼續細化預算編制,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嚴格控制預算調整。加強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嚴格控制因公出國(境)團組數量和規模,加強和規范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嚴格執行公務接待有關規定,從根本上控制“三公”經費規模。

      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草案)》,決定該草案經進一步修改后,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相關文章

    加快推動可再生能源使用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近日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峰會上發布《2023年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報告》提出,盡管化石燃料價格回歸到歷史水平,但可再生能源仍具有較大競爭力。2023年,有81%的新增可再生能源在成本上低于化......

    2023、2024年度全國碳排放配額總量和分配方案向社會征求意見

    7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23、2024年度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發電行業配額總量和分配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配額方案》)。《配額方案》正文包括工作原則、實施范圍、機組分類、配額分配方法、配額......

    利用血液發電,新型芯片可快速監測健康情況

    據24日發表于《先進材料》雜志上的論文,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新型設備,可利用血液發電并測量血液電導率,這一創新有助于醫療測試的進一步普及。血液電導率是評估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主要由基本電解......

    我國首個大容量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投運!發電量有多大?

    今天,我國新型儲能領域內首個十兆瓦時的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在廣西南寧正式投運。這是我國鈉離子電池儲能技術首次實現規模化應用。在廣西伏林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隨著調度系統發出放電的指令,電池艙內儲存的1萬度......

    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超30%

    據報道,全球能源智庫Ember最新報告稱,得益于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快速增長,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首次超過全球總發電量的30%,創歷史新高。該報告指出,綠色電力占全球總發電量的比例從2022年的......

    我國超高海拔裝機規模最大的風電場投產發電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歐瑪亭嘎風電場1月1日正式投產發電,總裝機容量100兆瓦,為目前我國超高海拔地區建成投運的單機容量、裝機規模最大的風電場。這一風電場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約2億千瓦時,節約標煤約6萬噸,減......

    哈工大科研團隊破解碲化鉍熱電發電難題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學院隋解和教授團隊在低品質余熱回收熱電發電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成果以《基于低楊氏模量和顆粒滑動的阻擋層提高碲化鉍熱電發電性能》為題發表在《自然通訊》上。該成果為碲化鉍器件發......

    高“烤”天氣能源壓力大怎么辦?來看這些保供“神器”

    今年6月以來,華北、黃淮等地遭遇多輪高溫天氣,多地的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對電力油氣等能源保障供應帶來一定壓力。為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國務院國資委要求發電企業應發盡發,煤炭石化企業全力保障電煤油氣供......

    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首次超過50%

    據首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27日消息,至一季度末,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首次超過50%,達到50.5%,標志著電力行業“雙碳”工作取得重要進展。截至3月底,我國發電裝機容量達26.2億千瓦,位......

    世界最高海拔風電場,發電量突破1億度!

    截至3月15日,世界最高海拔風電場——三峽西藏措美哲古風電場累計發電量突破1億千瓦時,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8.32萬噸,節約標準煤3.05萬噸。三峽西藏措美哲古風電場一期項目于2021年底全面投產發電,......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