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人看上去更顯老,而有些人卻能一直都長著娃娃臉?日前,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荷蘭伊拉斯姆斯大學、英國聯合利華集團聯合其他國家的研究人員,合作進行了一項皮膚感知年齡遺傳因子的大型科研,首次從基因層面揭示了為什么有些人看起來與實際年齡差別很大的原因。相關成果發布于《現代生物學》。
項目中科學家共使用了近10萬人次反復評估了超過4000個人的面部高清照片,精確量化了每個人的感知年齡,即看起來的年輕年老的程度,并分析了近800萬個DNA位點和感知年齡的關系。
該研究首次發現了感知年齡和基因之間的聯系,發現帶有MC1R基因特殊基因型的人看起來比其他同齡人平均年老兩歲。MC1R基因是人類皮膚合成黑色素過程中的關鍵基因,其遺傳缺陷可造成皮膚缺乏黑色素的天然保護功能,進而導致更多的紫外線光長期對皮膚造成多種損傷,還可能由此引發皮膚癌變。
“MC1R基因的黑色素合成功能只是其影響感知年齡的一小部分,”北京基因組所研究員劉凡表示,“數據顯示MC1R基因的對感知年齡的作用并不受皮膚顏色、紫外線傷害和日照暴露水平等因素的影響,說明MC1R還有其他的功能在起關鍵作用。目前已知由MC1R參與的細胞功能還包括氧化傷害、DNA修復和免疫調節,這些都可能是導致感知年齡變化的原因”。
劉凡說,下一步他們將會用最新研發的方法針對復合雜合子在全基因組水平進行全面檢測,期待能找到更多影響感知年齡的基因。
對于青年科研人員來說,申報各類科學基金或人才計劃是其科研道路上的重要成長渠道。但是在申報要求中,32、35或40周歲這樣的年齡限制讓部分“大齡”博士陷入窘境,也讓青年科技人才在選擇研究方向時有所顧慮。......
人類男性的生育能力和精子的適應性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但科學家發現,這種模式并不適用于其他動物。1月16日,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由英國牛津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評估了379項研究的結果,這......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最終增選結果,分別選舉產生了59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7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增選的59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數學物理學部10人,化學部10人,生命科......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日常壓力源的數量和人們對日常壓力源的反應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發展心理學》雜志上。研究小組研究分析了從1995年開始20年來3000......
單看面相,說林志穎和郭德綱相差20歲,都會有人信。實際上,兩人年齡只差一歲。我們身邊也常有這種情況,有的人容貌和身體狀況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但有的卻十分顯老。更重要的是,年輕或衰老,并非只在表面......
2月2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工作有關情況。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回答了紅星新聞記者有關接種加強針對象的年齡范圍的問題。?由紅星新聞提供中國疾控中心免......
近幾十年來,生活環境的巨大變化帶來了肥胖率愈加嚴重,隨之而出現的糖尿病患病率也快速增長。這一個龐大的基數,意味著將會有相當比例的年輕人即將或者已經步入糖尿病階段。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年輕時期診斷為2型糖......
你的大腦和你的實際年齡相比有多大?根據發表在《阿爾茨海默氏癥》雜志上的研究結果,拉什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新的大腦健康測量方法,可能為識別有記憶和思維問題風險的個體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癡呆癥......
目前波及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仍在不斷發展中。在昨日的央視節目中,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也就此次疫情發展的情況作出了分析。目前各地開始出現低齡兒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情況。對此馮子健表示,每個人年齡的原因......
光看長相,有時很難判斷一個人的實際年齡。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最新開發出一種“滴血驗年齡”的方法,可通過檢測血液中某些蛋白質水平,較可靠地判斷一個人的實際年齡,以及身體狀況。相關論文近日發表在英國《自然·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