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5-16 16:17 原文鏈接: 四方面分析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現狀及趨勢

      環境監測是環保執法和環境質量監管的重要依據。推進環境監測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監測技術體系應作為我國環境監測的一個重大戰略。而目前,監測儀器的提升、人員技術儲備的加強都是我國近期環境監測技術發展的關鍵。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霧霾天氣的頻發,我國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凸顯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環境監測技術是保障自然生態環境的前提條件和了解環境質量狀況的有效手段。環境監測在污染減排、污染源普查、土壤調查、宏觀戰略研究、水專項等重點環保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所長劉文清說:“環境監測是環保執法和環境質量監管的重要依據。”

      發展較快,國產化程度逐步提高

      我國的環境監測體系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改變,從單一的環境分析發展到物理監測、生物監測、生態監測、遙感、衛星監測,從間斷性監測逐步過渡到自動連續監測。監測范圍從一個斷面發展到一個城市、一個區域乃至全國。總體來說,中國環境監測技術總體上發展比較快、潛力很大,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不斷縮小,尤其在光譜類環境監測技術與儀器方面;在一些重大的國家項目中,我國自主研制的儀器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劉文清認為,雖然環境監測設備國產化程度在逐步提高,但國產的環境監測儀器和設備中還存在著自動化程度較低、部分關鍵元器件仍受制于人等問題。我國環境監測技術在時間、空間、數據可靠性、一些特殊污染物的監測手段等方面也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不完善的監測體系、監測水平未能達到國際水平、監測設備性能差、技術經費的投入十分有限等。

      我國環境監測問題的影響因素

      我國監測技術有待深入研發。很多的部門還繼續運用落后的監測技術和設備,這些落后設備和技術具有較低檔次的技術、極其不穩定的監測性能和較低的研發能力,嚴重影響了檢測的質量和水平。我國大多數環境監測設備生產企業規模小,技術含量低,產品基本屬于中低檔,遠不能適應我國環境監測工作發展的新要求。

      環境監測質量、監測技術標準和方法有待提高。各級環境監測站普遍存在重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輕環境監測的全程序質量管理,監測質量的監督管理力度不夠,自我約束能力和外部監督機制尚待完善。

      注重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劉文清長期致力于空氣質量監測,并把光譜學成功應用于環境監測,開展了環境光學監測技術方法創新研究,研發了系列環境監測儀器設備并實現產業化,系統集成了大氣污染立體監測技術并進行應用示范,開拓了我國環境光學監測技術新領域。劉文清告說:“科技成果能否轉化成功,主要還是看科技人員的良心和社會責任心。”

      “一個人從30歲開始做科研,做到60歲,總共30年,一個國家項目要做3年,做10個國家項目就退休了,那么你給社會留下些什么東西呢?哪怕你能夠有一個項目實現轉化,變成為企業帶來經濟價值的產品,你就可以說,這是我開發出來的,這樣你才會有真正的成就感!”劉文清如是說。聽起來是極為簡單的幾句話。然而從事科研工作,無論是開創新領域、發展新技術還是研發新設備,都絕非輕而易舉,一蹴而就。

      多年來,在環境監測技術領域,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已經實現了一系列的成果轉化。“DOAS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紫外差分煙道在線監測系統”、“機動車尾氣遙測系統”……

      如何讓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劉文清強調:“讓企業成為環境科技創新的主體,與企業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堅持走產學研結合的產業化道路,要與有實力的企業合作,注重優勢互補、強強聯合。”

      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未來發展

      推進環境監測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監測技術體系應作為我國環境監測的一個重大戰略。提高環境監測的整體水平以及環境監測系統的綜合能力。完善環境監測體系需要制定監測質量標準以及多方評價和反饋監測質量,建立嚴格的監督體系,讓工作人員了解環境監測過程的重要性,從而提高監測工作人員的監測能力。監測儀器的提升、人員技術儲備的加強都是我國近期環境監測技術發展的關鍵。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國的環境監測技術需要加大科研的投入力度,才能與國際的監測技術相媲美。提升生產監測設備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中小型企業的重組,逐漸改善監測技術水平低、經費分散、低水平的競爭力等狀況,實現企業集約生產,組建優良的監測設備生產企業,從而保障我國環保監測的壯大和發展。

      今年,“工匠精神”首登政府工作報告。劉文清表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放在科研、科技成果轉化等層面上都深具意義。”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的基礎,環境監測在我國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的技術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我們在借鑒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一定要秉承自主創新的理念,結合我國國情探尋最適合的監測技術和手段。

    相關文章

    規范輻射檢測!生態環境部門發布固定式碘化鈉γ譜儀連續監測重要通知

    近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公開征求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固定式碘化鈉γ譜儀連續監測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

    工信部發布新公告,快看看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企業都有哪些?

    2023年8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23年符合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該名單按照《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大氣治理)規范條件》《環保裝備制造行業(污水治理)規范條件》《環保裝備......

    上半年全國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生態環境部2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今年1至6月,3641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至Ⅲ類)斷面比例為87.8%,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

    全國重點區域空氣質量預報工作會在寧波召開

    按照生態環境部工作安排,為更好地推進全國六大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業務工作及能力提升,2023年7月6日,由生態環境部監測司組織,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以下簡稱總站)承辦,浙江、上海、廣東、遼寧、四......

    核污染水如何處置?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作出回應

    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相關負責人就國際原子能機構發布日本福島核污染水處置綜合評估報告答記者問。問:近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發布了日本福島核污染水處置綜合評估報告,您怎么看?答:外交部發言人已經代表中國......

    生態環境部發布7月上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

    2023年6月30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7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

    加強輻射環境檢測,踐行“一線工作法”

    浙江省輻射環境監測站(生態環境部輻射環境監測技術中心)近日開展“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學思想”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全體黨員干部職工赴秦山核電科技館開展現場學習。自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

    想監測一座正在噴發的火山嗎?這種傳感器可做到這一點

    用于監測極端環境的傳感器需要在高溫和惡劣的條件下提供可靠的測量。現在,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壓電傳感器,可以在噴發的巖漿(地球上最熱的熔巖類型)的溫度下工作。航空航天、能源、交通和國防--所有這些極端......

    首個4D打印軟體機器人!

    意大利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新穎的4D打印的可生物降解的軟體機器人,其形狀像一顆種子,能隨著濕度的變化而改變形狀,并能在土壤中航行。該設備作為監測環境的一種新方式具有很大的潛力。4D打印是使用3D打印技術......

    7500萬!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意向采購部分城市點位儀器

    近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2023年03至4月政府采購意向公布,對部分國控城市的點位儀器設備更新,需采購環保監測設備,總預算金額達7500萬元。......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