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今日表示,為推動各地方、各部門、各類創新主體加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培育一批機制靈活、面向市場的國家技術轉移機構,探索有效機制與模式。
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情況舉行發布會,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對《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相關情況做出介紹。
王志剛表示,《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面向“十三五”時期部署了8個方面、26項重點任務,全面推動各地方、各部門、各類創新主體加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形成千軍萬馬共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新格局。主要推動以下方面工作:
一 是激發創新主體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積極性。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培育一批機制靈活、面向市場的國家技術轉移機構,探索有效機制 與模式。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新型研發機構等協同開展成果轉化。推動成果轉化與創新創業互動融合,調動科技人員轉化成果積極 性,支持以核心技術為源頭的創新創業。
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支撐服務體系。構建線上 與線下相結合、專業化、市場化的國家技術交易網絡平臺,為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科技成果掛牌交易 與公示,解決成果交易流通與市場化定價問題。鼓勵區域性、行業性技術市場發展,完善技術轉移機構服務功能。大力培育專業化技術經紀人,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領軍人才納入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培養計劃。
三是開展科技成果信息匯交與發布。圍繞新一代信息網絡、智能綠色制造等重點產業領域,以國家財政科技計劃成果和科技獎勵成果為重點,發布一批能夠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投資規模與產業帶動作用大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探索市場化的科技成果產業化路徑。
四 是發揮地方在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的重要作用。建設一批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加大政策、服務、金融等創新力度,探索可復制、可推廣 的經驗與模式。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完善基層承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平臺和機制,通過成果轉化支撐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五是強化創新資源深度融合與優化配置。健全多渠道資金投入機制,發揮好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等作用,支持地方加大投入力度,創新投貸聯動、眾籌等科技金融手段拓寬資金市場化供給渠道。推動軍民科技成果融合轉化應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原標題:科技部: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中新網5月18日電 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今日表示,按照規定,科研機構和高校領導干部不能獲得股權激勵,但可以獲得獎金激勵。對于之前不是主要領導時獲得的股權,現在科技部正在探索如何把股權能夠代持或者凍結。
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王志剛對《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里所提出的探索科研機構和高校領導干部在成果轉化中的股權代持制度進行介紹。
王志剛表示,現在的科研機構、大學領導干部本身就是專家學者,有的還是課題組長、課題主要牽頭人。有了成果以后,成果要轉化有收益的時候,這些人理所當然應該是要得到其中相關的待遇,但同時作為主要領導,還需要對整個單位負責。
他強調,作為單位主要領導,按照規定不能獲得股權激勵,但是可以獲得獎金激勵。對于之前不是主要領導時獲得的股權,現在科技部正在探索如何把股權能夠代持或者凍結。讓股權在有人任主要領導的時候,不能進行任何操作和處置,也不能變現。(原標題:科技部:科研機構主要領導不能獲股權激勵 正研究代持)
中新網5月18日電 科技部副部長王志剛今日表示,通過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可實現科研人員名利雙收,不單是在獎勵方面、股權方面,在學校的和研究院所的科研、教學任務方面,轉移轉化都作為一個重點指標。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請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秘書長徐建培介紹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等方面情況,并答記者問。
在發布會上,有記者問:高校和科研院所擁有大量的科技成果資源,這次轉化行動對于推動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轉化有哪些具體的措施。
王志剛表示,這次提出來鼓勵轉移轉化,通過轉移轉化實現科研人員名利雙收,不單是在獎勵方面、股權方面,在學校的和研究院所的科研、教學任務方面,轉移轉化都作為一個重點指標。
王志剛介紹,有學校要成立技術轉移轉化的機構,來提供專門的服務,學校一旦成立技術轉移轉化機構,帶來了是成倍的成果轉化,效益也很好。
“我們現在在內部既有政策鼓勵,也有機構服務,教師離開學校自己搞成果轉化,可以保留三年崗位,如果轉化失敗了,回到學校還是當教授,這樣就沒有后顧之憂,如果三年轉化成功了,想當一個企業家也可以,這給個人更多的選擇。”王志剛說。
王志剛表示,從研究所、研究院剛跨出的時候心里是沒底的,從體制內跨到體制外是需要很大決心的,真正跨出去,都需要一些政策來鼓勵,解除后顧之憂。(原標題:科技部:為跨出體制內搞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政策鼓勵)
3月25日至26日,由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指導、國家語委科研機構秘書處主辦的2023年度國家語委科研機構工作會議在廣州大學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25家國家語委科研機構負責人參加會議。教育部語言文字信......
據1月3日《光明日報》報道,高校是我國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主陣地。過去十年間,高校科研機構成為高校加強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力量。然而,近期不少高校紛紛發布清理校級科研機構的通......
高校是我國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主陣地。過去十年間,高校科技力量為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了巨大貢獻。其中,校級科研機構成為高校加強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力量。然而,近......
瀘州老窖(000568.SZ)股權激勵計劃終于落地。2月20日晚間瀘州老窖公告稱,董事會認為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規定的授予條件已經成就,同意確定以2021年12月29日為授予日,按每股92.71元/股的......
2021年10月19日科技部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關于印發《科研院所等科研機構免稅進口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教學用品管理細則》的通知。有關中央和國家機關部委、人民團體,有關單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
5月26日,全球頂級科研期刊《自然》發布增刊“2021中國自然指數”,“2021中國自然指數”基于自然指數(NatureIndex)數據,展現了中國在自然科學領域最新的科研產出情況,并揭示中國科學人才......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數據顯示,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達到60%,但相比美國、德國、荷蘭等發達國家80%以上的水平,仍有距離,農業科技對農業發展的貢獻率仍舊不高,種業“卡脖子”、資源優先節約技術瓶頸等問......
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Nature)于11月5日與上海科技大學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全面擴大和加深雙方合作,助力上海科技大學實現其辦學使命及發展成為高水平、國際化的研究型和創新型大學的目標......
記者3月4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秘書處陸續收到了來自俄羅斯科學院、巴基斯坦科學院、巴基斯坦蒂布國家委員會、泰國科技部國家科技發......
日前,為深入貫徹落實《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加快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精神,持續推進實施引進大院名校共建創新載體戰略,浙江省科技廳制定了《浙江省引進大院名校共建高端創新載體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