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細菌感染是很常見的,但運用傳統培養與分子生物學方法鑒定結膜微生物群具有明顯的局限性。而宏基因組研究可以彌補這些方法的缺陷。
研究人員運用Illumina高通量測序技術(MiSeq 測序平臺)對結膜擦拭樣本中所有細菌的16S rDNA V3-V4高變區進行測序。從測序數據中獲得操作分類單元(OTUs)。接著,進行微生物分類、豐度、α多樣性等生物信息學分析。31個結膜樣本產生了840373個高質量測序reads。不同種類的OTU數量從159到2042不等,顯示出很高的微生物多樣性。這些組合的細菌菌落可分為25個門和526個不同的屬。在屬的水平,棒狀桿菌屬(28.22%)、假單胞菌屬(26.75%)、葡萄球菌屬(5.28%)、不動桿菌屬(4.74%)、鏈球菌屬(2.85%)、Millisia(2.16%)、厭氧球菌屬(1.86%)、大芬戈爾德菌屬(1.68%)、西蒙斯氏菌屬(1.48%)、韋榮氏球菌屬(1.00%)占整個微生物群落的76%以上,可能代表了正常結膜微生物群的“core genera”。
本研究運用高通量測序描述了正常成年人的結膜微生物群的組成成分和多樣性,為調查微生物多樣性在眼部表面疾病中所起的作用搭建了框架。
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柳葉刀》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他們首次對細菌感染的致命性開展全球性評估后發現,細菌感染是全球第二大死因。2019年,這些細菌病原體導致全球770萬人死亡,占全球總死亡人數的13.6......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骨科楊盛兵副研究員帶領研究團隊,構建了一種新的納米生物材料GaMOF(即含鎵金屬有機框架納米生物材料),負載抗生素形成納米級藥物膠囊,有望提高臨床細菌感染治療效果,并......
為促進細菌感染傷口的愈合,開發具有自愈能力、形狀適應性強等特性的多功能可注射粘附水凝膠是路徑之一。近日,暨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黃珊、徐安定、薛巍團隊開發形成了一種可注射粘合劑——自修復多動態鍵交聯水凝膠......
當前,新型病原體的不斷進化以及抗生素耐藥性的廣泛傳播,使得細菌感染仍然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研究人員已發現炎癥反應,免疫激活等因素都參與了感染的發病。在感染相關的各種生物因子中,細菌誘導巨噬細......
苦味受體的主要功能是感知味道,但也可能具有其他功能,例如由于它們對異物的敏捷反應而檢測病原生物。小鼠味覺受體2型成員138(TAS2R138)是G蛋白偶聯苦味受體家族的成員,不僅存在于舌頭和鼻腔,還廣......
抗生素類藥物曾是人類對抗諸多疾病的“秘密武器”,但由于細菌對抗生素耐藥性的不斷增強,抗生素逐漸走下了“神壇”,為此亟需不斷尋求新的方法來應對細菌感染。近日,《PlosPathogens》雜志發表了一篇......
細菌感染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革蘭氏陰性菌由于具有不可滲透的外膜,其導致的細菌感染難被治愈,相關藥物匱乏。抗菌性多肽以物理作用破壞菌膜,不易產生耐藥性,被稱為下一代抗生素,對革蘭氏陰性菌表現出......
后怕!沒想到小小的細菌感染差點讓我見不到明天自覺從小是一個極其擔心自己身體健康的小男生,所以尤其注意身體的大小變化。卻沒想到,人生會有一次瀕臨休克的體驗。坐標東京,上學中。今年上半年疫情原因停課在家,......
在人體細胞中,微小的脂肪滴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有助于人體抵御細菌感染。到目前為止,這些液滴被認為存在于細胞最脆弱的部分。脂滴存在于所有復雜生物的細胞中。它們儲存生物必需的營養素......
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常用的由仲膽汁酸制成的藥物可以在體外影響艱難梭菌(C.diff)的生命周期,并降低小鼠對艱難梭菌的炎癥反應。這些發現有助于了解如何將該藥物用于未來的人類C.diff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