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首批8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南京10年之后仍陷“垃圾圍城”
如何打通垃圾回收產業鏈
● 垃圾前期分類,后期運輸處理混裝在一起,挫傷居民積極性
● 300噸廢電池堆在倉庫內,十年來一直不知如何處理
● 餐廚垃圾專業化處理等觸及餐館利益鏈,阻力相當大
● 分類牽涉環保、商務、發改委等多個部門,需各部門通力合作
3月23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等議題。會議提出,到2015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50%的設區城市初步實現餐廚垃圾分類收運處理。
2000年,南京成為全國首批8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近日記者走訪南京的垃圾分類處理,發現雖推行了十年,這項工作依然受困于多種因素,進展陷于困頓。
回收很尷尬——
垃圾箱分類,運輸處理環節卻不分類
成為垃圾分類試點城市后,南京市在6個城區選定了30多個小區開展試點,有570余戶居民的臺城花園小區名列試點小區之列。
走進臺城花園,在一個大的塑料垃圾桶旁邊,立有一個金屬外殼的分類垃圾回收箱,上面標有“塑料、玻璃、金屬、紙張”等字樣。社區工作人員介紹,這樣的分類回收箱小區有10多個,街道每月會定時回收,但每次數量也就是幾十斤的樣子。分析回收量少的原因,社區工作人員認為居民的意識不強是最主要的原因。
居民有自己的說法。住在臺城花園的張先生解釋說:“垃圾分類的意識其實很多人都有,大家積極性不高的原因在于環衛部門的運輸和處理環節。環衛部門回收時都是將各類垃圾混裝一起,后面處理又在一起,那么分類還有多大意義呢?”
臺城花園所在的玄武區城管局環衛科長樊天龍介紹,全區有12臺垃圾運輸車、36個智能式移動垃圾壓縮箱,確實沒有專門的分類垃圾運輸車。樊天龍解釋說,可回收垃圾,比如紙箱、金屬之類,在回收之前就經過了保潔人員、拾荒人員等幾輪撿拾,再加上后面環衛人員等的撿拾,真正有用的可回收的垃圾已所剩無幾。但是對于塑料、廢燈管、碎玻璃之類垃圾的回收,環衛部門也承認由于經濟價值不高,回收率并不是很高,即使回收了,也沒有人愿意要,還要進垃圾填埋場。
城管部門同時表示,垃圾分類回收也不是單純城管一家的事,事實上很多回收價值高的廢棄物,屬于商務部門的業務范圍。怎樣更好提高垃圾的分類回收率,尚需商務部門和城管部門工作上的緊密配合。
除了小區垃圾分類試點,南京在公共場所也都設置了分類垃圾回收箱。南京市城管局城鄉環衛處處長陳放鳴介紹,這些公共場所的分類垃圾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垃圾箱分類,經過拾荒之后,都是裝進混裝車,最后填埋了。
“垃圾分類主要的還不是意識問題,提高末端處理能力是關鍵。”陳放鳴表示。
處理遇兩難——
有毒有害垃圾和餐廚垃圾處理復雜,觸及利益
垃圾分類面臨的兩個突出問題,表現在對有毒有害垃圾和餐廚垃圾的處理上。
電池是典型的有毒有害垃圾,南京市城管部門也特別重視對電池的專門回收。2000年以后,南京市每年回收的廢電池由最初的5噸上升到后來的二三十噸,如今累計回收約有300噸。按照有毒有害物質的管理規定,這些廢電池全部堆放在南京市環保局定點倉庫內,十年來一直不知如何處理。
南京市城管局垃圾分類辦公室主任喻惠萍介紹,實際上廢舊電池處理已經有很多成熟技術,近年來不斷有企業前來與城管局聯系。在南京一家公司獲得的國家知識產權局ZL證書上記者看到,這家公司擁有的是廢舊電池回收鋅錳并直接制備工業用脫硫劑技術。“這樣的技術一次性投入費用很高,沒有政府支持他們啟動起來很困難。”喻惠萍表示。
與廢舊電池處理面臨的政策和資金問題比,餐廚垃圾在處理上面臨的問題更復雜。
陳放鳴介紹,南京市每天產生垃圾5000噸,其中40%左右是飯店的餐廚垃圾和家庭的廚余垃圾,而其處理辦法基本上是填埋。2009年,南京市在夫子廟所在的秦淮區建成一座餐廚垃圾處理示范站,運用生化技術將餐廚垃圾處理成肥料。“這種技術下垃圾利用率很高,1噸餐廚垃圾可以生產0.6噸左右肥料”,示范站的負責人介紹。不過,與全市每天數百噸的餐廚垃圾相比,這里5噸的日處理能力顯然更多的是一種“示范”效應。
就是這樣一個5噸日處理能力的餐廚垃圾處理站也面臨開工不足的問題,每天處理量約在2噸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一種經濟因素在起作用。城管部門介紹,飯店餐館的餐廚垃圾是可以賣錢的,從餐廚垃圾中提取“地溝油”已經是一種公開的秘密了。記者從一些大的餐館飯店證實,將餐廚垃圾承包給固定人員回收是該行業的普遍做法。如果實行餐廚垃圾的集中專業化處理,將會觸及到一個利益鏈,直接和潛在的阻力相當大。
城管部門反映,與回收環節涉及商務部門相似,垃圾分類中處理環節又涉及政府另一部門發改委,因為資源的循環利用是發改委的業務范疇。如何發揮發改委的作用,也是開展這項工作的城市需要綜合考慮的。
出路在哪里——
各部門需要通力合作推動垃圾減量
“垃圾圍城!”對于南京來講,垃圾處理形勢嚴峻。
南京市城管局的數字顯示,10年前,南京日產垃圾是2000多噸,如今已是5000噸。“南京現有的三個大型垃圾填埋場,當初設計使用時間是10至15年。”陳放鳴介紹,三大垃圾場容量最大的也就在3年左右。
除了新建和擴建垃圾場外,大力推進垃圾減量化迫在眉睫,而垃圾分類處理是目前垃圾減量化的最有效途徑。
時隔10年之后,南京今年重提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喻惠萍介紹,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推進“垃圾四分類”,即將垃圾區分為可回收垃圾、餐廚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回收處理。今年這項工作的三個重點是:加大宣傳力度,加快餐廚垃圾處理站建設,以及在試點小區進行廚余垃圾的生化處理。
在南京城南,一個日處理量100噸的餐廚垃圾處理廠已完成選址,今年有望開工建設。“如果建成后運轉良好,我們會加快處理廠建設步伐,爭取一鼓作氣全部解決全市餐廚垃圾的處理問題。”陳放鳴介紹。
在居民小區進行廚余垃圾的生化處理,就是運用專門的垃圾生化處理機,將小區廚余垃圾就地變成肥料。目前,南京市城管局準備在全市選定16個大型居民小區進行試點,屆時每個小區平均會配套1至2臺生化處理機。據了解,這項工作主要由招標企業負責運營,政府部門給予相應的補貼。初步測算,補貼企業的費用,加上為居民家庭提供的材料費用、保潔人員的費用等,一個2000人的居民小區約需投入120萬元左右。
加大建設力度的同時,存在的矛盾必需有效處理。拿餐廚垃圾為例,一方面要考慮給予餐飲企業適當的經濟補償,另一方面要加快餐廚垃圾處理的立法步伐,規范餐廚垃圾的去向。在今年的江蘇省政協會議上,民進江蘇省委提案建議:江蘇省應加快出臺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將餐廚垃圾回收制度化、程序化;對私自處理餐廚廢棄物的單位應征收餐廚垃圾處理費。
此外,垃圾分類工作牽涉到環保、商務、發改委等多個政府部門,如何在這項工作中有效破解難題,尚需這些政府部門之間的通力合作。
陳海山陳海山,男,1973年生,云南易門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995年6月畢業于南京氣象學院氣象系天氣動力學專業,2002年6月畢業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獲......
......
日前,工信部發布《關于開展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城市遴選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圍繞大眾消費、工業制造和融合創新三個領域,結合當地北斗產業基礎、城市發展特點和建設情況,積極開展試點......
......
江蘇省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擬推薦人選名單公示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開展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選拔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24〕11號)文件要求,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牽頭組織......
日前,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員會第十七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太湖安全度夏應急防控工作會議在宜興市召開,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太湖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部署安排今年治太重點任務,推動太......
關于開展2024年江蘇省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資助對象評選推薦工作的通知省科協各學會聯合體、省級學會,各省部屬國有企業科協、省部屬事業單位科協、省部屬高校科協,各設區市科協:為加強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拓......
根據《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24年高校“青藍工程”培養對象選拔工作的通知》(蘇教師函〔2024〕2號)精神,經高校選拔推薦,省教育廳組織專家評審,共評出2024年江蘇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培養......
為提升居民對廚余堆肥的了解,引導居民實踐廚余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近日,清源街道在麗園社區組織開展廚余有氧堆肥培訓活動。活動現場,公益講師為居民志愿者詳細介紹了麗園社區自去年以來進行廚余有氧......
為提升居民對廚余堆肥的了解,引導居民實踐廚余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近日,清源街道在麗園社區組織開展廚余有氧堆肥培訓活動。活動現場,公益講師為居民志愿者詳細介紹了麗園社區自去年以來進行廚余有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