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在43位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共同倡議下,《探索化學化工未來世界(一)》系列科普片及配套科普書(第一冊)首發式在清華大學舉行。
看不見、摸不著的M13噬菌體病毒,通過基因改造,獲得了發電的“本領”,成為提高鋰電池電量和功率的電池材料。
受損傷的航天器,借助特殊的復合材料,也可以像受傷的動植物一樣,識別自身損害,快速進行自我修復。
這些“腦洞大開”的知識、技術與創意,正是清華大學化工系金涌院士發起并領銜,43位兩院院士聯名倡議,由清華大學聯合華東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單位共同制作的《探索化學化工未來世界》系列科普片的主要內容。“病毒制造”“復合材料”“智能釋藥”……10部視頻短片,在10分鐘的時間里,將看似天方夜譚的科學現象和科技成果娓娓道來,展現出一個奇妙的化工世界。
這項工作于2010年最初在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立項,開始前期選題調研、制作專題試映樣片等工作。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將這項工作列為重點項目,從2012年開始通過其科學普及部和青少年科技中心予以資助。中國工程院也繼續以重點項目的方式對此工作予以資助。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081.shtm直播時間:2023年10月12日(周四)18:00直播平臺:科學網APP(科學網微......
9月2日,“科學與中國”20周年大會暨“千名院士·千場科普”行動啟動儀式在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出席活動并作“科學與中國”20周年總結與展望報告。中國工程院院長、黨組書記李曉紅,科技部......
8月22日,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的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成立三周年暨院士科普工作室座談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孝平、桂建芳、鄧子新、孫和平、丁漢、徐紅星,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等7名院士聯名發起倡議,號召......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當天,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騰訊推出系列科普活動,以公眾喜聞樂見的創意形式,讓藏羚羊、大熊貓、東北虎、海南長臂猿、黃腹角雉等國家公園旗艦物種,借助騰訊天琴實驗室MUSEA......
7月1日,由廣州市科協主辦的廣州科普開放日系列活動之2023年廣州科普游正式啟動,首期活動共有49家重點實驗室、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科普基地等單位向市民免費開放,超過2萬名市民報名參加。其中,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638.shtm......
最近,C919完成首次商飛,神舟十六號發射成功,一件件科技盛事令人心潮澎湃,也點亮了廣大青少年的科學夢想。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使他們......
有人之所以會覺得物理枯燥,除了學科本身的嚴謹特質之外,更多的是因為第一次接觸物理時一般在小學、初中,未知的領域還有很多。但當你聽到這樣一種說法——“把生物切片,每一個過程都是化學,把化學切片,每一個過......
比賽現場廣東省科技廳供圖中新網廣州6月12日電(王堅王子杰)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12日消息,主題為“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2023年廣東省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已在廣州舉行。該賽事以“線上+線下”方式,旨在激......
按照北京市科協《關于征集“2022年北京市科普資源”選題的通知》要求,經網絡投票和專家評審,最終評選《孑心》等10個優秀科普選題的創作作品為“2022優秀科普創新成果TOP10”(見附件)。現予以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