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5-27 11:19 原文鏈接: 專家聯名呼吁早日建設12米口徑光學紅外望遠鏡

      國內最大的通用型光學天文望遠鏡直徑僅2.4米,全球14架8—10米級光學望遠鏡均與中國無緣;

      科研人員想要獲得清晰的天體圖像,只能去“蹭”國外的望遠鏡,一晚租金高達幾萬美元,甚至還預約不到;

      北京大學的一項研究有望率先突破,因為沒有大口徑望遠鏡開展后隨觀測,一年后被國外同行率先摘得……

      “LAMOST望遠鏡發現的很多侯選體,因為缺乏8—10米級望遠鏡的后隨觀測,導致很多研究工作無法進行;從國外引進的很多優秀人才,也是因為缺少大口徑光學望遠鏡的支持,無法做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國內大口徑光學望遠鏡的缺失已經嚴重影響了中國天文學的發展。”中科院院士崔向群說。

      “我們強烈呼吁抓住當前國際天文學與物理學重大科學機遇,在‘十三五’期間盡快立項建設中國12米光學紅外望遠鏡。”

      5月24日—25日,在南京舉辦的香山會議上,來自國內天文界六十多位專家圍繞大口徑光學紅外望遠鏡的科學需求、總體方案、關鍵技術和臺址等中心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他們聯名向國家發起倡議,早日建設12米光學紅外望遠鏡。

      光學望遠鏡是最早觀測宇宙起源的天文設備,而大口徑光學望遠鏡獲取的宇宙信息更為豐富,分辨率更高。

      “目前,我國口徑較大的觀測設備只有興隆2.16米、佘山1.56米、麗江2.4米等通用型光學望遠鏡,以及專用于光譜巡天的LAMOST望遠鏡,中國望遠鏡的集光面積僅占全世界的2%,與其他波段的觀測設備相比也相當滯后,光學觀測設備與中國光學天文研究發展極不相符,我國迫切需要建設大型光學望遠鏡。”一位來自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的專家介紹。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國內天文界對于大口徑光學望遠鏡的需求,已經到了十分迫切的地步。大口徑光學望遠鏡的缺乏,已成為國內天文觀測研究水平提高的瓶頸。

      在專家看來,建設“中國12米光學紅外望遠鏡”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建成后近十年內將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光學望遠鏡,可為暗能量本質、引力波源光學認證和研究、太陽系外類地行星探測、超大質量黑洞、第一代恒星、早期宇宙和多波段光學認證等21世紀重大前沿科學問題,提供在國際上最有競爭力、功能最強大的觀測平臺,為中國天文學的近期和長遠發展提供戰略性機遇。

      據專家介紹,我國已經積累了大型光學天文觀測設備研制和運行的經驗。LAMOST望遠鏡的研制成功和近十多年來大口徑望遠鏡方案和關鍵技術的預研,使我國發展和掌握了國際前沿水平的大型光學望遠鏡的新技術,培養了相應的人才隊伍,具備了大口徑光學紅外望遠鏡建設的能力和條件。

      一旦建成,中國12米光學紅外望遠鏡將兼備精測和巡天功能,采用中國自主創新的光學總體設計方案和多項具有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包括SYZ中繼鏡光學系統、棱透鏡大氣色散改正鏡、雙層耐焦平臺和預應力環拋非球面子鏡磨制技術等,它的建設將極大地推動我國天文光學新技術的發展。

    相關文章

    去南極!在地球上看最清晰的星星

     在地球上仰望浩渺星空,哪里看得最清晰?答案是南極。生活在大氣“海底”的人們,為了看到盡可能真實的星空,到處尋找大氣清澈、寧靜的觀測點。近日,中國科學家發現,位于南極最高點的冰穹A是世界上最......

    紅外光學望遠鏡列入國家“十三五”大科學裝置

    “現代天文研究最重要的成果,絕大部分依托重大天文觀測裝置,這種大科學、大規模、大協作、大統籌的科研組織形式,保障了現代天文研究綜合性、系統性和集成性和全新創業鏈活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紫金山天文......

    中國科學家為光學望遠鏡研制“眼鏡”助其視野更清晰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了解到,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宣麗帶領的團隊成功研制出快速液晶自適應光學系統。該系統已成功應用于日前交付使用的2米自適應光學望遠鏡中,使其空間分辨性能......

    中國科學家為光學望遠鏡戴上“眼鏡”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了解到,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宣麗帶領的團隊,成功研制出快速液晶自適應光學系統。該系統已成功應用于日前交付使用的2米自適應光學望遠鏡中,使其空間分辨性......

    小鏡面“拉手”辦大事光學干涉望遠鏡陣列迎來發展新機遇

    與當天文學家用直徑達30米的鏡面建造的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望遠鏡相比,今年7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南巴爾迪山頂安裝的直徑1.4米的天文儀器似乎有點像是“兒戲”。但在接下來幾年,另外9架相同的望遠鏡將會與它在這......

    南非啟用新光學望遠鏡,為SKA增添一只“眼睛”

    一臺名為“MeerLICHT”新的光學望遠鏡近日在南非北開普薩瑟蘭附近的南非天文臺(SAAO)正式啟用。MeerLICHT在荷蘭語中為“更多光”的意思。它作為光學望遠鏡,將與MeerKAT永久連接,同......

    我國已運行南極最大光學望遠鏡

    9月7日至8日,2017極地科學亞洲論壇在上海舉行。中國是本屆論壇的輪值主席國,來自中、日、韓等8個國家的80余位極地科學研究專家與學者參加了論壇。會上,專家透露,我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

    長春光機所永磁同步電機轉矩脈動抑制方法研究獲進展

    隨著大型光學望遠鏡口徑的增加,其探測能力和成像分辨力的不斷提升對望遠鏡跟蹤精度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滿足大口徑望遠鏡低速、平穩跟蹤的需要,伺服控制系統的驅動單元通常采用具有轉動慣量比高、功率密度高、可靠......

    專家聯名呼吁早日建設12米口徑光學紅外望遠鏡

    國內最大的通用型光學天文望遠鏡直徑僅2.4米,全球14架8—10米級光學望遠鏡均與中國無緣;科研人員想要獲得清晰的天體圖像,只能去“蹭”國外的望遠鏡,一晚租金高達幾萬美元,甚至還預約不到;北京大學的一......

    我國南極中山站首臺光學望遠鏡“進駐”

    經過十幾天艱苦的安裝調試,“南極亮星巡天望遠鏡”(BSST)日前在我國南極中山站正式實現初光。“BSST能被科研人員專注利用,將極大地彌補我國在南極地區開展太陽系外行星搜尋工作的不足。”正在南極中山站......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