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國情·創業夢】
一次次對人體細胞里“門”的探索,讓“70后”教授顏寧為之著迷。
6月2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顏寧研究組與中國疾控中心、中科院微生物所高福院士研究組合作在《細胞》雜志發表論文,首次報道了人源膽固醇轉運蛋白NPC1的4.4埃分辨率冷凍電鏡結構與埃博拉病毒GPcl蛋白復合體6.6埃分辨率的冷凍電鏡結構,為看清NPC1介導埃博拉病毒入侵的“門”提供了分子基礎。一年多前,顏寧研究組更是解開了一個困擾全球生物學家半個世紀之久的難題:率先解析出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三維晶體結構,讓人們清楚看到葡萄糖進入人體細胞的“門”長什么樣。
國際蛋白質學會青年科學家獎、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獎……接二連三的重大發現,讓榮譽紛至沓來。可這位青年女科學家卻一如既往地淡定。她始終銘記自己走上科學道路時的理想:“發現某些自然奧秘,在科學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跡。”
“回國是完全正確的選擇”
1996年,顏寧成為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的一名新生,清華嚴謹的學風奠定了她做學問的基礎。2000年,她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完成了博士和博士后的研究,對微觀世界下的生命過程產生了濃厚興趣。
2007年10月,受清華生物系老系主任、醫學院常務副院長趙南明教授的邀請,顏寧回到清華,向膜蛋白這個充滿挑戰的前沿領域進發。
“剛建實驗室的時候,我都快瘋掉了。”顏寧說:裝實驗臺、訂購儀器試劑、手把手教學生做實驗……曲折之多,進展之慢,讓急性子的她直抓狂:“大約有半年我都異常焦慮,后來步入正軌后,就順暢得多了,感覺做實驗跟國外沒什么區別。”
“跟國外沒什么區別”的,還有科研上的高產。自2007年回清華獨立領導實驗室以來,顏寧發表學術論文40篇,其中13篇以她本人作為通訊作者的論文發表在《自然》《科學》《細胞》等頂級期刊上,其成果兩次入選《科學》評選的年度十大進展。速度之快、水平之高,令國內外同行刮目相看。
如今,再談起當時的選擇,顏寧毫不猶豫:“回國是完全正確的選擇。”
“讓中國的科研成果產生世界影響”
科學研究只有第一沒有第二,顏寧始終有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她每天差不多能有14個小時“宅”在實驗室里;如果在攻堅階段,她甚至可以工作到凌晨五六點。
她追求的是一名科學家的境界:“我剛回清華不久,同事劉國松教授跟我說過做科學家的3個境界:第一重是職業,第二重是興趣,第三重是永生。也許學術論文只有極少數人理解,但重大科學發現給社會、人類帶來的改變卻不可磨滅。”
這種信仰與追求,她也反復講給組里的學生和更多年輕人。
“經濟發展決定中國有多富,科技發展限定中國有多強。讓中國的科技實力配得上她的經濟體量,讓中國的科研成果產生世界影響,我想也正是中國科學家對于國家最根本的使命。”2014年,站在清華本科生畢業典禮上,這位師姐寄語學子。如今,她最大的心愿,除了做出更多超一流的科研成果,就是培育更多超一流的人才:“希望有一天,看到從我實驗室里走出的學生成為各個大學的教授,作出更大的科研成就。作為一個導師,還有什么比看著學生創造奇跡更令人欣慰的呢?”
“我們正著手啟動‘超級蠶’育種計劃,希望以育種上的跨越,助推蠶桑產業實現向仲懷院士提出的‘重回經濟發展主賽道’。”在實驗室內忙碌的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與部分“科學探索獎”獲獎人、南方科技大學青年學者,以“關于研究的三個層次”為題,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心得與經驗。他鼓勵青年科學家要不畏挫折失敗,堅定沖擊......
5月22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第18屆公眾科學日活動在北京順利舉行。這場關于物理、關于科學的大型“狂歡”,吸引了數百萬公眾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共同參與。本次公眾科學日由中科院物理所與bilibili......
11月26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評審委員會會議專家(第二批)名單,名單公布如下(按姓氏筆畫排序):丁文華、丁漢、丁榮軍、于廣鎖、王超、王福軍、王璞、鄧建輝、田......
1先說幾句題外話吧。你可能還記得,2019年12月份,中國學術界出過一個大新聞——中國著名的生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被指控學術論文造假。短時間內,他實驗室發表的數十篇論文被人指出,可能存在圖片......
“我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已取得重大戰略性成果,但新冠病毒必然不是侵害人類的最后一種病毒,未來完全可能發生更加嚴峻的未知病原體疫情。”全國兩會開幕之際,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徐旭東在接受《......
7年前,歐盟出臺嚴格的監管措施,旨在減少科學研究中的動物使用,并盡量減少動物痛苦。該立法被廣泛認為是全球對動物研究最嚴厲的法令之一。2017年歐盟用于科學研究的動物中,超過60%為小鼠。圖片來源:Wh......
近日,根據《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規定,201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正式對外公布。根據公布的結果,自然科學獎通過項目121項,其中一等獎41項,二等獎8......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辦公廳(室),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根據人員變動情況和工作需要,教育部副部長鐘登華任第二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
據科技部網站10月8日消息,為規范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科研氛圍,科技部起草了《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規定(征求意見稿)》。為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現將征求意見稿及其說明公布,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