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6日凌晨,LIGO在美國天文學會宣布直接探測到了雙黑洞并合產生的引力波,這是自今年2月份以來LIGO第二次宣布直接探測到引力波,同時發布會上還透露了一個疑似引力波信號。
“LIGO在短短四個月之內發現兩個確鑿、一個疑似引力波事件,說明今后引力波探測的事件率要比我們以前預計得高不少,這非常激動人心。”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員張雙南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據介紹,此次探測到的引力波由雙黑洞并合產生,但相較于2月份探測到的雙黑洞并合事件,此次并合的雙黑洞質量較小,分別為14.2個太陽質量和7.5個太陽質量,信號也更弱。
據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茍利軍介紹,10個太陽質量的黑洞在銀河系內是比較常見的,這也意味著未來有可能探測到更多類似引力波信號。
“比較少的探測結果很難從統計上研究雙黑洞的性質。”張雙南解釋道,較多的探測結果能夠幫助科學家了解黑洞傾向于在宇宙何處產生、如何形成等信息。“將來引力波會給我們展現一個非常豐富的黑洞圖像,而這個圖像用其他手段是不能獲得的。”張雙南說。
據茍利軍介紹,LIGO兩次探測到的引力波均源自于雙黑洞并合,這與其探測頻率范圍和靈敏度密切相關,而LIGO目前的靈敏度只達到了預期的40%,經過對探測器的短暫維修,今年秋季它將重新啟動,預計到時其靈敏度將提高15—25%。他表示,此次LIGO的探測已經體現出了一種常規性報道的態勢,其未來的探測也更值得期待。
隨著LIGO探測靈敏度的提升,以及之后VIRGO探測的加入,科學家未來探測到其他并合事例將成為可能。“我們期待兩個中子星并合事例,但是它的引力波頻率要低一些,但未來一定會看到,一個黑洞和一個中子星并合,兩個中子星并合,甚至兩個白矮星并合,這都將是引力波探測領域的重大突破。”張雙南稱。
基于現有地球軌道高精度星地/星間測距、測月系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引力波實驗中心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利用引力波軌道共振效應,實現超大質量雙黑洞并合引力波信號有效探測的高度可行方案。該方案整合現有測距、測......
有一種東西,你看不到也感覺不到它,但你周圍的一切,包括你自己的身體,都因它慢慢地縮小和擴大。這是穿過我們星系的引力波產生的奇怪時空扭曲效應。經過15年的數據收集,現在,科學家們第一次“聆聽”到了在宇宙......
“中國天眼”(FAST)再度迎來重大突破。利用FAST觀測數據,我國脈沖星測時陣列(CPTA)研究團隊發現納赫茲引力波存在的關鍵證據,表明我國納赫茲引力波研究與國際同步達到領先水平。相關研究成果6月2......
有一種東西,你看不到也感覺不到它,但你周圍的一切,包括你自己的身體,都因它慢慢地縮小和擴大。這是穿過我們星系的引力波產生的奇怪時空扭曲效應。經過15年的數據收集,現在,科學家們第一次“聆聽”到了在宇宙......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等單位科研人員組成的中國脈沖星測時陣列研究團隊,利用中國天眼FAST,探測到納赫茲引力波存在的關鍵性證據,表明我國納赫茲引力波研究與國際同步達到領先水平。相關研究成果于北京......
在一場20年前就開始的國際天文競賽中,中國科學家后發先至,僅用3年5個月就成功驗證40年前的理論預言——中國天眼FAST通過對57顆脈沖星的監測,首次“看見”了來自深遠宇宙的漣漪。6月29日,由中國科......
不久以后,物理學家將繼續對天體物理學“怪物”——黑洞和中子星碰撞產生的引力波進行探測。但是,3個探測器之一、位于意大利的室女座探測器(Virgo)目前卻遇到了技術問題,將延遲其重新啟動的時間。3年前,......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在近期于越南河內舉行的物質起源和星系演化國際研討會上表示,他們開展的計算機模擬顯示,兩顆中子星碰撞產生的引力波中可能包含以前從未見過的夸克物質的證據。在最......
近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等研究人員利用雙中子星并合過程中的引力波輻射特性研究核物質轉變,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MergerandPostmergerofBinaryNeutronStars......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486.shtm近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等國際合作研究團隊利用雙中子星并合過程中的引力波輻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