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黑洞并合示意圖
北京時間6月16日凌晨,美國激光干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與歐洲Virgo引力波探測器在美國天文學會圣地亞哥會議上共同宣布,在高新LIGO探測器的數據中確認了又一起黑洞并合事件。
確認不是孤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系教授蔡一夫說,LIGO宣布初次發現前,大家對引力波探測和中小質量黑洞探測感到悲觀,懷疑這一技術不成熟。四個月前人類首次探測到引力波后,有學者認為這是一起觀測孤例。
“他擔憂地說:‘下次觀測到不知是猴年馬月了’。果然,在‘猴年馬月’又宣布了一項觀測結果。”蔡一夫說。
“遵循天文學傳統,兩個事件就是一個族群了,所以我們終于可以說發現了雙黑洞的族群。”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副教授、引力波研究者范錫龍說。
“如果這次引力波事件的確來自兩個10倍左右太陽質量的黑洞并合,那么說明今后這種高頻引力波探測的事件檢測率將會比較高。”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張雙南在網絡上說,第一個引力波事件來自兩個30倍左右太陽質量的黑洞的并合,那種黑洞以前科學家所知甚少,而10倍左右太陽質量的黑洞在銀河系和附近星系內很常見,有利其電磁波對應體的搜尋。
“引力波信號,如同在浩渺宇宙中給出了一個方向,圈出了一個區域,發揮著‘指哪打哪’的作用。我們可以進一步去尋找引力波事件的電磁對應體,去多方面確證黑洞的性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茍利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新技術立功了
“這次難度比上次更大。”范錫龍說,“在噪聲中發現信號,就好像在雞群中找仙鶴。上次的引力波信號GW150914很強烈,好像是一群雞里一下子看到了一只成年仙鶴。這次的信號比較微弱,好像要找出一只和雞差不多大的小仙鶴,光看個頭是行不通了,還要全面對比細節。這次用到的技術叫“匹配濾波”,能找出更弱的信號。”
范錫龍說,多次優化后,該技術可實時處理數據,這次信號在到達探測器70秒后就被發現了!這也為科學家尋找更多、更弱的引力波信號開辟了新的渠道。“雖然比較弱,這次信號的致信度還是高于5希格瑪。這說明雖然體型小,但是一只小仙鶴還是和其它雞有顯著的不同。”
范錫龍說,LIGO積累的數據中,其實有不少“疑似”雙黑洞并合信號。但只有置信度高于5希格瑪的結果才能被確認。這次“雙黑洞繞轉并合”的引力波信號GW151226由位于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和華盛頓州的一對LIGO探測器分別測出。
“第一時間的科學發現總是非常困難,需要非常慎重,反復檢查結果,但一旦能夠確認、熟悉這種信號的特征,就會變成一種常規的技術。”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俊在網絡上說,“據我所知,LIGO手上還有四五個這樣的信號,只是現在還不能確認,需要進一步檢查。”
這次并合更慢
范錫龍指出,這次觀測到的GW151226的信號長度(1秒)比GW150914(0.2秒)長,意味著可以在LIGO的觀測區域內看到兩個黑洞繞轉更多圈數,這有助于精確測量它們繞轉的軌道周期變化。
雙黑洞并合是個越繞越近、越繞越快的過程。科學家希望它倆別太心急,悠著點兒。這樣就能看到雙黑洞繞轉更多圈。LIGO這次幸運地觀察到了一對有耐心的黑洞。
“此次并合的兩顆黑洞質量分別為約14倍和約8倍太陽質量,小于上次發現的雙黑洞。它們繞轉周期的變化速度更慢,這次科學家看到了兩顆黑洞互相繞轉了50多圈,而上次僅看到20多圈。這對于希望確定黑洞質量的科學家來說是好消息。”范錫龍說。
發現黑洞自旋信息
“此次的一個重大發現是獲得了黑洞并合前的自旋信息。”范錫龍說,雙黑洞的自旋方向對理解雙黑洞形成機制很重要。
由美國和歐洲天文學家組成的一個研究團隊18日宣布,他們首次在與銀河系相鄰的一個星系發現一個休眠的恒星級黑洞。大海撈針研究人員在當天出版的英國《自然·天文學》雜志上撰文說,這個休眠黑洞被命名為VFTS2......
遠離平衡態的系統往往會展示出豐富有趣的現象。關于遠離平衡態系統的研究涉及到各種各樣的領域,從超冷氣體到重離子碰撞,從湍流到凝聚態體系中的各種淬火動力學過程等等。流體力學是多體體系在時間和空間尺度足夠大......
日前,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合作組織在包括上海在內的全球各地同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公眾展示了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首張照片。與三年前首張黑洞照片類似,這張照片又是簡簡單單的一個橙色光暈,可“拍照”......
黑洞X射線雙星是研究黑洞的吸積物理過程和輻射機制的重要天體。近期,一個由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領銜的中外合作團隊,通過分析一個黑洞X射線雙星系統在12年長期爆發期間的多波段觀測數據,研究了其系統中的紫外......
新華社北京6月16日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15日說,一支國際研究團隊意外發現了90億年來成長最快的黑洞。這個黑洞代號簡稱J1144,質量是太陽的30億倍,平均每秒鐘可“吞噬”一個地球大小的天體,其所在類星......
科技日報北京6月13日電(記者劉霞)據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近日報道,來自美國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團隊分別獨立發表論文稱,他們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
據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人員近日發布在預印本平臺arxiv.org上的研究論文,一種被稱為受激拉曼絕熱通道(STIRAP)的新量子技術可以增強光學甚長基線干涉測量(VLBI)。這項技術......
銀河系中心黑洞距離地球有2.7萬光年之遙,它的大小從地球上看去與從地球上看月亮上的甜甜圈差不多。要給它成像,就必須要保證望遠鏡足夠靈敏,能分辨的細節足夠小,從而才能確保“看得到”“看得清”。路如森中國......
5月12日,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公布了位于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首張照片。這一成果給出了該天體就是黑洞的實證,為理解這種被認為居于大多數星系中心的“巨獸”的行為提供了寶貴的線索。該照片由......
5月12日,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公布了位于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首張照片。這一成果給出了該天體就是黑洞的實證,為理解這種被認為居于大多數星系中心的“巨獸”的行為提供了寶貴的線索。該照片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