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科技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2016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初評結果,共計評出284個項目。包括45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和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含3個創新團隊),以及19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專用項目和39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據獎勵辦負責人鄒大挺介紹,科技部獎勵辦今年共受理有關單位、專家推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991個項目和23位候選人(組織)。今年初評階段的網絡評審于4月20日至27日進行,共分103個網評組,參評專家1551人。會議評審于6月15日至29日在北京進行,參加答辯項目(人選、組織)506項,評審專家1135人。
本次發布會科技部獎勵辦邀請各領域評審專家公布評審結果,而非由獎勵辦負責人宣布。中科院院士金紅光、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分別公布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并邀請了科技獎勵監督委員會委員、中紀委駐科技部紀檢組負責人參加。
當記者問在座院士,“作為曾經的獎項申報者,現在的獎項評審人,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工作有何變化?”
王浩談了3點感受。第一,過去的評審主要由單位推薦,自我表揚較多。現在增加了由專家推薦,并注重第三方意見,應更加客觀、公正。第二,保密工作更加嚴密,進入評審程序后,工作人員手機全部封存,評審專家手機也集中管理。第三,答辯時間增加到20分鐘,評審人可以比較充分地了解項目的價值所在。
鄒大挺透露,在今年獎勵受理項目公示期間,共受理項目異議31件,涉及26個項目。其中23個通過了網評,參加了會評答辯。會評前,23個項目全部完成了異議調查處理工作,其中有1個項目異議方書面撤回異議,1個項目推薦單位申請暫緩評審,其余21個項目的異議處理材料均按規定提交初評會議審議。隨著評審透明度的提高,接收的異議數量在增加。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告第84號
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已經結束。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現將初評通過的45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和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含3個創新團隊)在科技部網站(http://www.most.gov.cn)和我辦網站(http://www.nosta.gov.cn)公布。初評通過的19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專用項目和39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專用項目在委托管理單位、推薦單位及項目完成單位等進行內部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20日內,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公布項目和項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持有異議的,應當以書面方式向我辦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證明材料。為便于核實查證,確保客觀公正處理異議,提出異議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表明真實身份,并提供有效聯系電話和地址。以單位名義提出異議的,須在書面異議材料上加蓋本單位公章;個人提出異議的,須簽署真實姓名。超出期限的異議不予受理。
特此公告。
聯系方式: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政策研究處(督查處),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4號,郵政編碼100045。
附件:1. 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初評通過項目
3. 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初評通過通用項目(含創新團隊)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
2016年6月30日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告第85號
2016年6月15日至29日,召開了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和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共55個學科、專業評審組的初評會議,現公布參加會議的評審專家名單。
附件:1. 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會評專家名單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
2016年6月30日
從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網獲悉,四川正式發布《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簡稱《辦法》),將獎勵在本省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組織,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省人民政府設立四川省科......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全面振興”的重要指示精神,激發黑龍江省科技人才創新活力,深入聚焦成果落地轉化,加快創新龍江建設,11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令第6號公布了《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
記者5日從寧夏科技廳獲悉,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主席張雨浦近日簽發的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令,新修訂的《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以下簡稱《獎勵辦法》)對辦法內容做出了諸多調整,獎項類別由5項......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測繪地理信息產業協會,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各工作委員會、各會員單位,地理信息產業各單位:為進一步推動地理信息科學技術進步和地理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2023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申報工作......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按照《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之規定對2022年科學技術獎申報項目進行了嚴格認真的形式審查、初評、會評,共評選出一等獎21項,其中科技進步獎12項,技術發......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按照《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之規定對2022年科學技術獎申報項目進行了嚴格認真的形式審查、初評、會評,共評選出一等獎21項,其中科技進步獎12項,技術發......
5月11日,中國科學院召開2022年度科研誠信建設工作視頻會,會上發布了《關于在科技獎勵推薦過程中常見問題的誠信提醒》(以下簡稱《誠信提醒》),倡導在科技獎勵申報過程中的誠實守信行為。針對當前科技獎勵......
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 “在中國散裂中子源建成之前,我國已有科學家需要利用散裂中子源開展相關研究,但苦于當時國內沒有條件,只能去國外的散裂中子源上做實驗,很難爭取到......
不低于50%,是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以下簡稱《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訂后規定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比例的下限。在“上不封頂”的情況下,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出現了獎勵比例“攀比”的......
科技獎勵是科技成果的行業認可,是對科研人員科研工作的褒獎,可以激發科研人員更高的科研積極性。同時,科技成果作為核心資源也是高校、研究院所、高新企業實現持續快速發展和培育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科技獎勵是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