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9日,第三屆中國IVD產業投資與并購CEO論壇在美麗富饒的錢塘江畔、充滿活力的下沙新城召開。本屆大會由包括來自產業界、投資界和其他專業領域的超過300人的嘉賓參與,是三屆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來自華大基因的執行總裁尹燁作為此次論壇的主席,他在開幕式中介紹道:基因測序、干細胞、生物治療、免疫治療、云計算技術等使得IVD企業開始變成了一個全球的風口,越來越多的資本、人人才、戰略開始導入IVD領域。
以基因相關行業為例,2014年與基因相關的上下游企業是200多家,如今統計有近1000家,正向10萬人的大行業去。全球有10000臺NGS測序儀,中國占有約1000臺。在他看來,精準醫學不僅僅是單組學,更不僅僅是測序。
有人說,基因測序不過是科學算命,只能算得到你得病的風險,概率性的事情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也有人認為,基因測序可以幫助生育健康的寶寶,幫助檢測癌癥病人的突變位點,幫助藥物療效監測的伴隨診斷,這是挽救生命的“神器”。
基因測序:是科學算命?
中醫和西醫之間在什么點上能找到均衡?尹燁將“精準醫學”的核心與“黃帝內經”的精髓做了對比。在他看來,“精準醫學”中的個體化診療類似“黃帝內經”中的辯證施治;傘型效應類比同癥異治;籃子效應類比異癥同治;免疫治療類比扶正祛邪。
全球以基因測序為切入點的“精準醫學”風起云涌,但是在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蔡大慶看來,盡管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更加曲折。
現在很容易把人體基因的順序測出來,但是當我們在面對數百萬個堿基變化的時候,我們還不知道變化和疾病之間的相關性。但是,現在已經有數不清的研究,開始嘗試去闡述基因與疾病之間的關系。
通和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陳連勇則表示,面對如今“被玩壞的液態活檢”,投資者可以看到NGS在NIPT上的商業價值,但暫時還看不到其在腫瘤方面(液態活檢)的應用價值。
基因測序:最后一顆“稻草”?
哈爾濱譽衡藥業基因醫學事業部總經理金鴿女士表示,作為一家基因檢測的服務提供商,她最害怕的事情是:一個不熟的朋友因親人罹患惡性腫瘤等疑難雜癥而去找他們做基因測序,希望成為挽救生命的“最后一顆稻草”。事實上,基因檢測目前還不具有“救命”的功能,其中對數據的解讀是一個很專業的過程。由于目前對百姓在基因方面的教育還不夠深刻,如果是有個不太能理解“基因測序”的人花了大價錢來進行基因測序后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其必將會讓傳播出“負能量”的消息,從而影響整個行業的口碑。
普通公眾與專業人士在認識事物的本質還是有差別,比如單獨從DNA測序,雖然DNA測序是一個基礎,但是如果沒有蛋白等等,還是一個過程。
精確診斷與治療,行業風險點在哪?
在行業發展初期,各個初創公司通過融資獲得生存。但是長期發展,政策怎么引導?出路在哪里?創新和政策之間的互動關系在哪里? 在下午的“精確診斷與治療”pannel上,與會者通過精彩紛呈的激烈討論,認為“精準醫療”有以下五大風險點。
1)小公司沒有嚴格的質控體系
2)技術山寨;
3)為極快建立渠道而夸大宣傳;
4)技術如何找到臨床應用/突破口;
5)信用體系和政策風險。
展望未來生活:“基因+”成為預防體系的關鍵
基因,成為醫療消費化的產品。試想,未來的某一天,每個人根據當日的天氣、溫度等外界環境,調整自己的飲食、作息。尹燁在演講的過程中以“腫瘤”為例,在他看來,未來“腫瘤”并不需要去對抗,而是去“管理”,醫學不一定要把腫瘤殺死,“帶瘤生存”也將成為未來健康管理生活中的一種方式。
人人都是一個生態系統,自然的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我們更應該敬畏自然、敬畏科學。對于基因測序,我們同樣也是,相信它但不去迷信它。
2023年6月5日,全球基因測序和芯片技術的領導者因美納(納斯達克股票代碼:ILMN)發布年度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CSR)報告,著重展現公司“致力......
現有腫瘤學研究大多聚焦腫瘤組織,通常將癌旁組織作為對照,很少進行深入研究。然而,基因測序和轉錄組分析表明,癌旁組織存在一定的基因突變和染色質拷貝數變異,與正常組織明顯不同,被認為是一種介于正常組織和腫......
蠶豆的基因組終于被測序了,它擁有130億個堿基,超過了人類基因組的4倍。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自然》雜志上。這一非凡的技術壯舉對于培育具有最佳營養成分和可持續生產的豆子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由英國雷丁大學......
雙方的戰略合作關系將為制藥行業提供診斷開發與商業化能力的獨特組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迭戈——2023年3月2日,全球基因測序和芯片技術的領導者因美納(納斯達克股票代碼:ILMN)與基因檢測和精準醫療領導......
記者2月15日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獲悉,該院神經內科、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湘雅醫院)教授唐北沙科研團隊于2月10日在《npj-帕金森病》(npjParkinson'sDisease)上......
OxfordNanoporeTechnologies(“OxfordNanopore”)推出PromethION2(“P2”)Solo測序儀,這是全球可及性最高的高通量測序設備,有可能大大提高針對人類......
11月28日,真邁生物主題為“極簡靈活極速交付”的測序系統新品線上發布會成功舉辦,正式發布了真邁生物第三款自主研發的基因測序系統FASTASeq300。FASTASeq300是一款主打靶向測序、全基因......
為進一步指導基因測序儀等體外診斷產品臨床評價,規范審評工作,國家藥監局器審中心組織制定了《基因測序儀臨床評價注冊審查指導原則》《來源于人的生物樣本庫樣本用于體外診斷試劑臨床試驗的指導原則》《微衛星不穩......
2022年10月11日,全球基因測序和芯片技術的領導者因美納(納斯達克股票代碼:ILMN)宣布與以科學為驅動的全球生物制藥公司阿斯利康(AstraZeneca)達成戰略研究合作,將結合雙方在基于人工智......
近日,福建省龍巖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福建省龍巖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高通量二代基因測序儀及配套儀器貨物類采購項目》,預計花費近275萬元采購通量二代基因測序儀及配套儀器。詳細信息如下:一、項目名稱: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