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保護部主辦的生物多樣性與綠色發展論壇9日在貴陽舉行,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贏得與會各方贊譽。
中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黃潤秋論壇上表示,生物豐富而多樣是美麗中國的應有之意,中國政府成立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發布了《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0—2030》,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規劃和計劃,并且得到了有效的實施,取得了顯著成績。
截至目前,中國建立了2740處自然保護區;中國超過90%的陸地自然生態系統類型,9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都得到了系統的保護。部分知悉瀕危物種逐步恢復,東北虎,東北群、亞洲象等物種數量明顯增加。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達到1800只,受威脅的程度由瀕危降為易危。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麋鹿的種群數量穩步上升。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張世鋼表示,中國一直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領導者和參與者,也是國際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力,環境署非常贊賞中國生態文明理念。“中國在生物多樣性和綠色發展的政策和措施上,顯示出環境已納入國家發展的核心部分。”
聯合國環境署世界自然保護監測中心馬特博士用“可喜的成績”來贊揚中國保護區的發展。馬特說,中國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平臺中扮演著領先的角色,鼓勵各國之間、政府與企業之間加強交流合作應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危機。
“保護生物多樣性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第一要務。”著名生態學家、復旦大學教授陳家寬建議,全球攜手共同保護生物多樣性。
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保羅則建議,各國要大力提倡綠色理念,發展低碳經濟,從而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發展之間的平衡。
距今約4.6億年的奧陶紀大輻射,是地球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生物輻射事件之一。然而,最新的高分辨率生物多樣性曲線表明,華南的種一級多樣性在生物大輻射峰值之后出現近50%的降低,這一發現引起地質學家的重視。最......
據《自然》消息,上周,德國宣布將把其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資金增加到每年15億歐元,比之前增加了8.7億歐元。這成為迄今為止拯救自然最大的國家財政承諾,也使得陷入困境的全球環境保護協議得到了財政支持。這一......
圖為罕見的野生帶葉兜蘭群落。廣西林業局供圖南寧9月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2日介紹,廣西加快生態文明建設,野生動植物資源不斷恢復和發展,生物多樣性豐富度居全國第三位。圖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鱷蜥。廣西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601.shtm中新網北京8月18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環境研究論文......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8月9日澳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發布公告稱,澳科學家去年發現并命名了139個新物種,包括117種昆蟲、4種海洋魚類、14種無脊椎動物、1種青蛙和3種植物。其中最為特別的是一只擁......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何毛賢團隊在海馬冷泉大型底棲生物多樣性及環境適應性方面取得進展,揭示了南海海馬冷泉典型底棲生物遺傳多樣性及海馬大偏頂蛤Gigantidashaimaensis與佩氏鰓磷蟲......
7月21日上午,科技部、中科院在昆明組織召開第二次青藏科考系列學術交流會議(第三場)——生態安全屏障與生物多樣性科考成果學術交流,相關部門、地方和科考隊代表出席會議。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
7月21日上午,科技部、中科院在昆明組織召開第二次青藏科考系列學術交流會議(第三場)——生態安全屏障與生物多樣性科考成果學術交流,相關部門、地方和科考隊代表出席會議。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
2022年7月21日上午,科技部、中科院在昆明組織召開第二次青藏科考系列學術交流會議——生態安全屏障與生物多樣性科考成果學術交流,相關部門、地方和科考隊代表出席會議。鄧濤研究員圍繞“青藏高原是現代生物......
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張志鋒23日表示,近年來我國珊瑚礁、紅樹林、海草床等多個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得到顯著提高,全國近30%的近岸海域和37%的大陸岸線均已納入生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