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質監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發揮職能作用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推動公共檢測服務平臺建設,《意見》提出推進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改革,爭取今年年底前出臺全省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改革方案,完成全省特種設備檢測機構整合工作,組建具有公益性和社會第三方公正地位、市場化運作的公共檢測服務平臺。
為貫徹落實廣東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質量強省戰略的決定和廣東省質量大會精神,《意見》出臺17條措施進一步發揮職能作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一是淘汰落后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實施“化解產能過剩標準支撐工程”,2017年前會同有關部門發布實施廣東省節能、環保產業標準體系規劃與路線圖;對產能過剩有關行業的企業開展監督檢查,對產品質量達不到強制性標準要求、不具備必要生產條件且整改復查仍不合格的企業,依法吊銷或撤銷生產許可證,逐步清除劣質產品、“僵尸企業”。
二是嚴控新增產能和引導優勢產能“走出去”。2017年起,3年內暫停受理新增熱軋鋼筋、包含煉鋼項目的軸承鋼企業和項目的生產許可申請。對存在落后設備、工藝,存在違規產能以及生產淘汰產品的,一律不予受理、不予許可。推動將廣東標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主要貿易國的標準轉化或互認,爭取到2018年,主要消費品標準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達95%以上。
三是降低企業檢測認證成本。圍繞我省產業園、專業鎮、產業集群發展,加快布局建設公共檢測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便捷優質的檢驗檢測檢定服務。推動有資質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承擔更多強制性認證產品的認證、檢驗等工作,為企業申請強制性產品認證提供便利。加強重點領域標準制修訂,加快推進物流標準化試點工作,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四是補齊公共質量技術服務短板。扶持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補齊粵東西北地區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公共質量技術服務短板。推動特色產業向深加工、規模化發展,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到2018年底全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總數達130個。發揮國家級質檢中心“國字號”招牌的技術優勢和人才吸聚作用,服務園區擴能增效。
五是實施重點消費品質量提升工程。落實省政府關于開展質量提升活動的指導意見。突出老百姓普遍關心的消費品,組織實施消費品質量提升工程。對LED照明、機頂盒等領域開展國內外標準對比研究,推動消費品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或出口標準并軌。圍繞LED光源控制器、家用燃氣采暖熱水爐、陶瓷片密封水嘴開展民生產品質量比對研究提升工程,并逐步在各地推廣。
六是提升電子商務產品質量。開展“我來參與電商產品質量提升”活動,引導網民和媒體參與監督。加快構建“風險監測、網上抽查、源頭追溯、屬地查處、信用管理”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管機制。選取有條件的電子商務園區和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推行電子商務產品標準明示和鑒證制度,營造線上線下產品質量無差別化電子商務環境,爭取到2017年底全省明示電子商務產品標準達1500項,通過鑒證500項。
七是推進質量創新。將質量創新納入全省創新驅動發展考核指標體系。每年對100家大中型企業開展“首席質量官”培訓工作、對10000家企業開展免費質量培訓,培育“工匠精神”。每年推動一批企業導入卓越績效模式、在20家以上大中型企業推行測量管理體系認證。每年建立我省亟需的高等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350項以上;發展自愿性認證,提升產品、體系認證質量,推進認證認可國際互認,到2018年與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實現互認的實驗室達1000家以上。
八是推進標準創新。2018年前完成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華南中心、廣州)籌建工作,建立10個以上省級產業標準創新基地,提升廣東標準創新能力。每年推動企事業單位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400項以上,地方標準150項以上,制定先進企業標準7000項以上。推行標準聯盟建設和聯盟(團體)標準制修訂,每年組建標準聯盟40個以上。2016-2018年新增國家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25個。推行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推動企業每年通過信息平臺自我公開產品和服務標準2000項以上。
九是加強公共檢測服務。組建具有公益性和社會第三方公正地位、市場化運作的公共檢測服務平臺,爭取2016年底前出臺全省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改革方案,完成全省特種設備檢測機構整合工作。2016年底全省產業園、專業鎮、高新區和產業集群所在地國家質檢中心和省質檢站數達100家以上,2018年前批準籌建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6個。發揮公共檢測服務平臺自主創新和服務創新的“雙基地”作用,服務企業研發中試。
十是加強質量品牌建設。實施“廣東優質”品牌培育工程,到2016年底開展“廣東優質”品牌試點,到2017年在10個左右的行業產品中開展認證,新增20個以上產品通過認證,到2018年全面開展制造業“廣東優質”品牌認證,將服務業納入試點。推進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創建,2016-2018年新增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8個以上。開展“發現廣東好產品”活動,發揮中國質量獎和省政府質量獎的質量標桿示范帶動和輻射引領作用。
十一是建立現代質量監管體系。推廣電梯安全監管改革經驗,開展氣瓶監管體制改革,2016年爭取省政府出臺改革方案,在取得成功經驗基礎上盡快爭取地方立法,鞏固改革成果。以修訂省產品質量監督條例為契機,推動將現代監管體系理念納入其中。推廣隨機抽查機制,完善風險監測預警與防范管理機制。實行企業產品質量監督檢查結果公開制度,加強缺陷產品召回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企業產品、設備和裝置致死致傷事故強制報告制度。
項目概況廣東醫科大學購置科研設備一批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廣東省政府采購網https://gdgpo.czt.gd.gov.cn/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4年04月08日09時30分(北京時間)......
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藥品檢驗研究院2024年檢驗檢測實驗試劑及耗材采購項目的公開招標公告發布。本次采購預算817萬元,采購標的包括一批色譜柱、儀器配件、試劑和生物及生化試劑、標準品、玻儀工具等項目,不......
28日,成都市檢驗檢測認證協會發布《特殊需要兒童教育和康復評估規范》《特殊需要兒童教育和康復檔案管理規范》以及《酶解牛油》3項團體標準。公告如下:各有關單位: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民政部關于印發&......
2月5日下午,市場監管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國家認監委主任蒲淳一行深入中國檢驗檢測學會調研指導,聽取了學會第二屆理事會階段性工作總結,詳細了解推進數字化轉型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工作思路以及學會科學技術獎評......
近日,《廣東省醫療保障局關于做好“港澳藥械通”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發布,明確提出“港澳藥械通”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經備案后實行市場調節價,患者按自費單獨結算,并鼓勵相關藥品和醫......
近日,全國石油專用計量測試技術委員會石油加工及產品檢驗檢測工作組(以下簡稱“工作組”)成立大會暨一屆一次全體成員大會在北京召開。工作組組長、石科院副院長趙曉敏主持會議,全國石油專用計量測試技術委員會秘......
2023年12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22年度全國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報”。截至2022年底,我國獲得資質認定和其他專業領域法定資格、資質的各類檢驗檢測機構共有52769家,全年實現營業......
各分支機構、會員、有關單位及專家:為進一步發揮科技群團優勢,集思廣益,群策群力,聚賢匯智,促進學科發展,形成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決策和助力企業發展的強大合力,根據《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技術服務與咨詢專家智庫管......
1月19日,廣東省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大會在廣州召開。會議總結廣東省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部署下一階段具體工作,進一步發揮質量基礎設施效能,助力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023年認證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檢查情況的通告2023年,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開展了認證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共隨機抽取300家認證機構,其中40家由市場監管總局進行檢查,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