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至26日,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第十二屆發展戰略研討會召開。生態環境中心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兩院院士、研究員、研究室主任、支撐和管理部門負責人以及在職黨支部書記參加了會議。本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是傳達貫徹中國科學院2011年度工作會議精神,研討與審議生態環境中心“創新2020”發展規劃。
生態環境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胡仁橋傳達了2011年度院工作會議精神,重點詮釋了“創新2020”的主要內容。胡仁橋通報了生態環境中心2010年主要工作、研究所收支概況、園區基礎建設,以及崗位與績效津貼調整方案,并就2011年生態環境中心的主要工作做了部署。
生態環境中心副主任歐陽志云報告了生態環境中心“創新2020”規劃的主要內容,即從編制過程、戰略分析、特色優勢、問題與挑戰、使命定位與發展目標、重點發展領域和方向、主要措施等方面進行了闡述。報告指出,未來十年,生態環境中心要緊緊圍繞國家生態環境安全與可持續發展戰略需求,在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系統生態等研究領域開展科技創新,著力突破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環境與健康、生態保護與建設中的重大科技問題,為我國“兩型社會”及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科學和技術支持。
研討會上,與會代表圍繞“創新2020”規劃,重點就學科領域、主要發展方向、研究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技術平臺建設等一系列關系到生態環境中心未來發展的戰略問題各抒己見,獻計獻策,為進一步確定戰略重點、完善生態環境中心“創新2020”發展規劃提供了重要的意見和建議。會上,胡仁橋還通報了領導班子屆中考核情況,強調了科研骨干的組織發展工作、課題經費的使用與預防職務犯罪等問題,機關職能部門也簡要通報了相關工作。
中心主任曲久輝做了總結發言。他指出,制定好生態環境中心“創新2020”發展規劃,必須明確科技發展的戰略重點,必須明確人才隊伍建設的戰略舉措,必須明確管理機制創新的戰略方向。他強調,要在系統總結創新三期工作的基礎上,挖掘制約生態環境中心發展的深層次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總體方案,在未來5-10年,力爭能在幾個重大科學和技術問題上取得實質性突破,力爭讓一批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力爭創建適合國情和生態環境中心特點的現代化研究所管理機制,力爭實現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跨越發展。
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總站環境空氣質量感知能力現代化建設項目(第一批)》中標公告,四川省康潤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中標該項目。詳細信息如下:一、項目編號:N5100012022......
9月21日中午,南岳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在衡陽市南岳區延壽村一帶巡護時,拍攝到一只成年蛇雕。據附近村民武友平反映,蛇雕近日多次成對在此區域出現,目測飛行時雙翼展開長度有一米以上。蛇雕是......
關于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崗位培訓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為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崗位培訓(以下簡稱崗位培訓)工作規范化水平,持續......
生態環境部等17個部門和單位近日聯合印發《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方案》,要求到2025年年底,長江流域總體水質保持優良,干流水質保持Ⅱ類,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重要河湖生態用水得到有效保......
關于開展2022年綠色低碳系列典型征集活動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促進全社會提升綠色低碳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15日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水生態環境保護治理體系不斷完善,碧水保衛戰成效顯著,河湖生態保護修復取得積極進展。經過努力,過去十年我國水環境質量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中宣部15日舉行“......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7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最新生態監測數據顯示,近10年來,中國最大內陸咸水湖青海湖流域氣候趨于暖濕化,其生態環境狀況等級以“良”為主,流域生態系統類型、生態環境狀況穩中向好。青海湖是中國......
關于公開征求《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指南生態系統第1部分:農田生態系統(征求意見稿)》等3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意見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管理規定......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也是國家安全的根本保障。我國能源現狀是富煤、少油、缺氣,盡管煤炭儲量較為豐富,但并非取之不盡。尋找新型可持續的能源,迫在眉睫。當前,隨著化石能源的過度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達到了......
中國近期發生因不規范放生導致的生態環境受損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用立法更好規范放生行為,成為輿論期待。日前,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相比現行法律,草案二審稿新增規定: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