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廣西科技廳圍繞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持續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關鍵作用,積極構筑發展新優勢,為全區實現“十三五”順利開局提供科技支撐。
一、上半年工作取得五大進展
(一)支撐產業科技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
(1)謀劃“十三五”產業創新布局,加快編制《廣西“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組織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強化新能源汽車、石墨烯新材料應用等方面的研發部署。(2)構建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新增建設欽州、賀州2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全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總數達到5個。北海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期滿并通過科技部驗收,引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北部灣海洋漁業研究中心等8個國家級科研平臺。(3)加快高新區建設。新增賀州自治區級高新區,廣西高新區數量達到9家。1-5月,廣西9個高新區主要指標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態勢,完成工業總產值1970.46億元,同比增長10.60%。
(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高創新效率。
(1)加強對科技項目經費的監管,出臺《自治區本級財政科技計劃資金后補助管理暫行辦法》、《自治區本級財政科技計劃監督工作暫行規定》、《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和科技經費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等。(2)落實科技成果管理改革,1-6月,全區科技成果登記受理2900項,比去年同期增長3.25倍;完成技術合同認定登記(輸出)282項,比上年同期增長1.47倍;技術交易額1.8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2倍;廣西本地吸納全國(含廣西)技術767項,技術交易額15.04億元,比上年增長65%,有力推動了全區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開展。(3)推動大型科研設施開放共享管理改革,推動自治區出臺《廣西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實施方案》,解決部分科研設施和儀器設備重復建設、單位獨占、閑置浪費等問題,提高科技資源利用效率。
(三)夯實創新基礎條件,提升創新能力。
(1)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平臺,依托廣西農墾明陽生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設的“非糧生物質酶解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廣西第3家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建設,依托單位廣西師范大學。(2)加大“高精尖缺”人才培養引進力度,設立“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示范”專項;開展第四批“八桂學者”評審工作,擬聘第四批“八桂學者”30人;啟動實施院士后備人選培養工程,初步評選出廣西院士后備人選26人。
(四)全面開展科技招商,構建創新合作格局。
加快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建設,與越南廣寧省簽署共建“廣西—廣寧技術轉移中心”協議,這是廣西首個與東盟國家省份共建的區域性技術轉移中心。繼續拓展中國—東盟技術轉移協作網絡,目前技術轉移協作網絡成員數已達1763家,其中東盟國家481家,協作網絡成員已覆蓋國內主要省市和東盟各國家。
(五)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建設知識產權強區。
(1)加強知識產權工作頂層設計。推動自治區出臺《廣西知識產權區域布局試點實施方案》,廣西成為全國第一個正式啟動知識產權區域布局試點工作的省區。《廣西特色型知識產權強區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2016-2020年)》通過國家審核。(2)啟動實施專利雙倍增計劃。1-6月,全區有效發明專利達到12076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 2.54件,同比增長66.74%;全區共申請專利21593件;獲專利授權6902件,同比增長27.37%,其中,發明專利授權2820件,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率位居全國排第3位。(3)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上半年全區開展專項執法20余次,共辦理各類專利案件188件,全區目前擁有專利行政執法證人員達290人,比2015年底增長164%。
2016年下半年,廣西科技廳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結合廣西自身實際情況,全力破解制約科技創新的瓶頸問題,奮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緊密融合,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支撐和引領經濟發展的能力。
(一)積極統籌謀劃,扎實搞好科技創新的頂層設計。1、重點抓好全區科技創新驅動戰略的頂層設計,擬制定出臺《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決定》主文件和8個配套文件。2、按照自治區9月份召開全區創新驅動大會的目標要求,全面啟動大會籌備工作。
(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營造協同高效的創新生態。(1)深化科研經費管理改革,加快優化整合各有關部門管理第二批科技計劃,簡化科技經費預算編制、政府采購等程序,下放預算調整權限給項目承擔單位,提高科技項目組成員的人力資源成本費。實施科技計劃項目后補助制度。(2)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向科研院所下放不涉及國家機密、國家安全的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分配權,不再實行審批或備案。加快出臺指導科研院所加快制定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審批具體操作辦法,解決成果轉化激勵政策最后一公里問題。(3)努力完成年度全區發明專利受理量達25440件、發明專利授權量達4000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比上年增長30%以上的目標。
(三)狠抓產業創新,支撐和引領產業轉型升級。下半年正式出臺《廣西科技“十三五”規劃》,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力推進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突破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核心和關鍵技術,獲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產品,支撐和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四)主動融入經濟主戰場,不斷增強科技供給的能力和水平。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實現年度總數7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和200家創新型(試點)企業的目標。加快建設新型產業技術研究機構,年內爭取設立廣西石墨烯研究院和廣西臨床醫學中心。推動建設創新示范區和創新型市縣,重點支持玉林市設立自治區級高新區,指導防城港、百色、崇左市創建自治區級高新區。依托國家級高新區爭取創建自主創新示范區,推動柳州、桂林自主創新示范區方案批準通過。
(五)加強科技招商招智,匯聚更多創新資源。面向發達省市和高新區招商,積極推進與中關村、張江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立跨區域創新協作機制,成立相關自主創新示范區技術市場廣西服務平臺;推動在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等地建立科技創新合作試驗基地。著重籌備舉行第4屆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和2016年中國-東盟博覽會科技專題展,力爭與越南、馬來西亞達成共建雙邊技術轉移中心協議。
1月13日,從國務院國資委了解到,科技部、國資委日前舉行會商會議,簽訂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支持推動中央企業科技創新。雙方商定,緊緊圍繞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促進科技自立自強,進一步在科技創新......
近年來,為加快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步伐,全國各地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辦法和規定,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的現象正在逐漸得到扭轉,但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的效率依然低下。在日前舉辦的“......
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需以制度創新為引領,助力重大科技創新和科技自立自強,有效保障國家科技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完善資源優化配置長效機制,用好政府與市場“......
顛覆性科技創新是特別重要的引擎。我們要瞄準關鍵領域,加速孕育顛覆性技術創新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在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前,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的大背......
1月5日,2021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明確2021年重點做好11個方面工作,其中包括“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提高創新策源能力”。“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首次被提出,源自2020年年底召......
不得簡單以刊物、頭銜、榮譽、資歷等判斷論文質量,不得過分依賴國際數據和期刊,不得將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作為導師崗位選聘、人才計劃申報評審的唯一指標……不久前,教育部發布《關于破除高校哲學社......
科技部關于印發《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規〔2020〕352號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人民政府: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持續有序推......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成功研發24億年不差一秒的車載光頻標。該院高克林研究員團隊經過10多年努力,突破一系列關鍵技術,研制出24億年不差一秒的超高精度車載光頻標。該車載光頻......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20年10月20日,“2020安捷倫科技節暨創新中國論壇”在線上召開。本屆論壇以“科技戰勝新冠疫情,創新助力健康中國”為主題,安捷倫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ikeMcMullen,安捷倫......
《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1日起施行,這是覆蓋科技創新全生態鏈的地方性法規。結合深圳實際,該條例做出不少鼓勵和保護科技創新的制度設計。為提升深圳原始創新能力,條例以立法形式固定財政對基礎研究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