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7月29日文章,原題:中國成為冉冉升起的全球科研新星
英國自然出版集團等科學和醫學期刊出版社制定的指數顯示,過去4年,中國成為高質量科研產出增加最快的國家。
“自然指數2016新星榜”顯示,2012-2015年,在全球100家科研產出增加最多的科研機構中,有40家來自中國,其中24所機構的產出至少增加50%。在物理、化學、生命科學以及地球與環境科學這4個科研領域,中國科研產出增長都是最快的。
“自然指數新星榜”是“自然指數”的一個副指數,后者主要追蹤的是全球8000多家機構在68種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的論文發表情況。與“自然指數”每年都對機構的產出進行排名不同,“新星榜”每4年排名一次。在“自然指數2016新星榜”上,中國科學院的高質量科研產出增長最快,其次是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
“自然指數”的創始人戴維·斯溫班克斯說,“自2005年以來,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中國機構對在頂級期刊上發表文章的政策變化”。中國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在科研開發上投入1.4萬億元,占GDP的2.1%。中國現在有370萬全職科研人員。
最新發布的自然指數數據顯示,中國作者在2022年對高質量自然科學研究做出了最大貢獻,在高質量期刊上發表論文份額首次排名第一,超過美國。自然指數由國際知名科技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下屬機構編......
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15日向媒體發布消息稱,最新上線的自然指數數據顯示,美國、中國、英國、德國、日本是2015-2021年生物醫學科學領域的全球前五......
2015-2021年清潔和可負擔的能源領域自然指數貢獻份額最多的國家圖片來源:施普林格·自然 最新自然指數數據顯示,2015-2021年,中國......
2022年2月7日,NatureIndex公布了2020年11月1日 -2021年10月31日學術機構排名。在全球前100名的大學中,中國占了28位。位居中國(含港澳臺)前10名的大學分別是......
全球著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10日發布消息說,《自然》最新出版的“自然指數-年輕大學2021”增刊顯示,根據2020年文章份額排名的全球年輕大學(建校時間在50年及以下)50強中,有23所是中國......
9月25日,《自然》增刊“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1”發布。該增刊對全球城市在2015年至2020年期間與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相關的研究產出進行了量化排名。在相關研究產出全球十大科研城......
3月18日,“2021亞太地區自然指數”發布。其中包括亞太地區高校和科研機構200強名單,以及4個學科類別百強名單:地球與環境科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統計時間范圍為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769.shtm3月18日,“2021亞太地區自然指數”發布。其中包括亞太地......
4月30日,自然指數網站更新了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Index2020annualtables),展示了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科研產出的情況。與前幾年一樣,中國科學院......
?中國自2015至2019年科研產出增長最快,但美國仍占據高質量研究最大生產國的地位。?在全球科研機構排名中,中科院繼續位列第一,哈佛第二,中國科大、北大躋身前十,日本東京大學被擠出前十。?中國包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