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8-15 15:52 原文鏈接: 牛!莊小威又一篇Science

      7月21日,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發表了關于染色體追蹤的一項重要成果。哈佛大學莊小威教授以及哈佛醫學院Chao-ting Wu 教授是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染色質的空間組織從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基因組的功能。最近,科學家們通過染色體-構象-捕捉揭示了間期染色體大量的結構信息,如拓撲關聯域(topologically associating domains, TADs)。然而,TADs在單條染色體中的空間組織是怎樣的目前仍不清楚。

      熒光原位雜交(FISH)技術為直接成像染色體的空間組織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盡管如此,由于對間期染色體上的許多基因組區域進行同時成像,并達到清楚識別存在困難,研究染色體復雜的3D折疊途徑依然有很多挑戰。

      在這一研究中,科學家報告了一種新的FISH方法,可用于繪制單條染色體中多個基因組區域的空間位置,以及研究人類常染色體和X染色體TADs的空間安排等。研究結果表明,染色質域(chromatin domains)的空間組織能夠響應調控發生變化。

      2016年已發表10篇研究論文

      莊小威是著名的華裔女科學家,早年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34歲時成為了哈佛大學的化學和物理雙學科正教授。2012年, 莊小威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刷新了美國科學院最年輕華人院士的紀錄。2015年,莊小威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今年來,莊小威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已經Nature、Science、Cell發表了多項研究成果。以下莊教授實驗室官網列舉的2016年發表的論文:

      1. Nature(1月13日)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reveals distinct chromatin folding for different epigenetic states

      2. Nature Communications(1月13日)

      Chromatin topology is coupled to Polycomb group protein subnuclear organization

      3. Science(2月12日)

      Spatial colocalization and functional link of purinosomes with mitochondria

      4. eLife(2月19日)

      Stepwise nucleosome translocation by RSC remodeling complexes

      5. Methods in Enzymology(4月27日)

      RNA Imaging with Multiplexed Error-Robust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MERFISH).

      6. Cell(5月5日)

      Real-Time Imaging of Translation on Single mRNA Transcripts in Live Cells

      7. PNAS(5月9日)

      Prevalent presence of periodic actin-spectrin-based membrane skeleton in a broad range of neuronal cell types and animal species

      8. eLife(5月20日)

      Spatial organization shapes the turnover of a bacterial transcriptome

      9. Scientific Reports(5月27日)

      An RNA-aptamer-based two-color CRISPR labeling system

      10. Science(7月21日)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chromatin domains and compartments in single chromosomes

    相關文章

    圖像分析在植物染色體和染色質結構研究中的應用

    染色體核型分析對遺傳進化和多樣化的研究有重要作用,詳細的染色體圖譜被認為有助于植物育種,并幫助生物學家進行基本的生物學和遺傳學研究。圖像分析在染色體核型研究中應用廣泛,然而通過計算機技術對染色質結構圖......

    中外科學家合作揭示開花植物染色質濃縮新機制

    染色質經過螺旋纏繞濃縮形成染色體的過程,對于維持真核生物細胞正常體積至關重要。之前的研究表明染色質濃縮發生在異染色質區,而常染色質區為方便轉錄過程則停滯在松散狀態不被濃縮。近期,來自清華大學和英國約翰......

    莊小威院士:新成像方法測量染色質的表觀遺傳修飾

    空間組學方法的最新發展使得單細胞轉錄組分析和三維基因組組織具有較高的空間分辨率。空間分辨單細胞表觀基因組學方法將擴展空間組學工具的知識庫,加速對細胞和組織功能的空間調節的理解。2022年10月21日,......

    Nature:解析人源PBAF染色質重塑復合物結合核小體的結構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清華-北大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陳柱成教授研究團隊在《自然》雜志在線發表題為“人源PBAF染色質重塑復合物結合核小體的結構”(Structureofhuman......

    科學家繪制人類單細胞染色質可及性圖譜

    在人類細胞中,總長約2米的基因組DNA通過與組蛋白纏繞形成核小體,并經過螺旋折疊等方式盤繞形成染色體進而團聚于直徑10微米的細胞核中。在細胞內的DNA需要進行轉錄等活動的時候,DNA才會從組蛋白中釋放......

    北京基因組所單細胞中識別染色質類染色質拓撲的算法

    基因組DNA和組蛋白以特定的形式高度折疊在細胞核中,這一高級結構即三維基因組學,對細胞核內的諸多生命活動至關重要。基于染色質構象捕獲(3C),尤其是高通量技術(Hi-C,ChIA-PET)的發展推動了......

    細胞衰老過程中染色質三維結構的變化

    細胞衰老是細胞非常重要的生命過程,與疾病發生、個體衰老有著密切的關系。通常認為細胞衰老可以由內在或外在的壓力引起,與細胞內持續的DNA損傷密切相關。大量的已有研究表明,無論是個體衰老還是細胞衰老都與細......

    第一個完整人類囊胚模型誕生!

    人類生命的綻放始于受精卵發育,在受精卵的發育過程中,囊胚(blastocyst)期是胚胎著床前的最后一個時期,此后胚胎將附著于母體子宮壁上進行后續的發育。囊胚期也是胚胎發育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時期,此時的......

    調控染色質相互作用的光遺傳學工具被開發

    轉錄調控不僅僅是近端的啟動子對基因表達的激活,遠端的增強子也對基因的轉錄調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增強子(enhancer)是一類基因組上的順式元件。它通過與啟動子發生相互作用,從而激活基因表達。這一過程......

    轉座子活動與染色質高級結構進化奧秘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棉花遺傳改良團隊發表相關研究論文,首次公布了棉屬中比四倍體棉花基因組更大的K2基因組,并對A2基因組和D5基因組進行了升級,發現基因組特異的轉座子擴增導致了基因組擴張,通過比較三維基......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