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日本發生了強烈的地震和海嘯,造成福島第一核電站受損并產生大量的放射性物質泄漏,“核輻射”一下成為社會公眾關心的熱點話題。
為了及時向公眾普及核輻射安全防護的基礎知識,讓公眾正確認識核輻射,掌握自我防護的一般常識,根據中科院北京分院創新文化廣場領導小組的要求,國家科學圖書館于3月24日在休閑文化廣場推出了《核輻射安全防護知識》專題圖片展。
展覽共分為我們身邊的輻射、核輻射的種類及特征、輻射單位、核輻射的生物效應、輻射對人體的危害、核事件分級制度、核輻射安全防護原則與措施、總體應急時公眾的行動、警惕幾類常見輻射等9大部分,簡明扼要地向公眾介紹了核輻射安全防護的基礎知識。
該展覽自推出以來,便受到周邊社區居民和公眾的廣泛關注,每天前來或順路參觀的人絡繹不絕。大家普遍反映該展覽舉辦及時,通俗易懂,非常實用。
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請問董秘,貴公司檢測設備能否對食物核輻射進行檢測!鋼研納克11月15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主要開展金屬材料檢測相關業務,無食物核輻射檢測相關業務。......
近日,大連海關所屬大連周水子機場海關在監管進境航班時,1名入境旅客在通過海關固定式核輻射監測門時引發報警,經現場關員復查,該旅客攜帶的一袋“保健石”核輻射超標,輻射量達105微西弗每小時,超出現場本底......
近期,日本排放核輻射污染水事件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日本進口食品的安全問題也因此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為保障廣大市民的食品安全,各地的市場監管局迅速行動,開展了一次針對日本進口食品的專項檢查。在此次專......
日本啟動核污染水排海導致核輻射檢測儀在線上平臺銷售火爆,這個儀器是否可以檢測日常的核輻射量?記者打開線上銷售平臺頁面,搜索“核輻射檢測儀”,詞條中的數據顯示,該產品“本周增速”232%。產品界面顯示,......
8月27日,日本正式啟動核污染水排海的第四天,總臺記者獲準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部進行探訪。這次探訪不得自由錄音錄像,記者的手機、電腦、攝像器材一律不許使用,隨身只能帶筆和本以及核輻射檢測儀。記者穿戴的......
1、自今年1月份世衛組織更新抗核輻射藥物清單以來,網購平臺中的一些含碘產品熱銷,某些含碘營養食品甚至宣傳為“世衛防核屯備”產品。2、我國的核應急用碘化鉀片的生產儲備在有序進行,大家沒必要囤積碘化鉀等相......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郵便公司與福島縣政府合作,11日開始在該縣原核事故疏散區域等地,開展由安裝輻射測量儀的郵政收發車在行駛過程中,測量空間輻射量的活動。據報道,福島縣各地雖然設有固定式輻射監測裝置,......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美國兒科協會聲明,兒童和青少年在意外接觸到核輻射或醫療器械產生的廢料后,受到輻射的影響會比成年人更大,更容易出現健康問題。圖片來源于網絡根據美國兒科學會(AAP)的政策聲明,通常來說......
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已經過去6年,關于核輻射的慘痛記憶仍然敲擊著警鐘。如何科學認識被各國日益重視和發展的核電能源?核安全究竟能否保障?帶著種種問題,我們約請中國社科院的兩位研究專家撰文,請他們從科學的角......
國內首套核電應急機器人研制成功還記得福島核事故處置中,核輻射“摧毀”機器人的恐怖嗎?記者19日從中科院成都光電技術研究所獲悉,由陸地、水下等4臺應急機器人為一組的國內首套核電應急機器人已在該所研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