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大家也許會詫異:為什么要義無反顧地追求科學、創造技術?原因很簡單:當今的中國異常喧鬧。”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直截了當地說。
施一公是在第31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開幕式上發表上述觀點的。8月14日晚,面對參加本次大賽的500多名青少年選手、200名科技教輔人員和看臺上以大學生為主體的觀眾,施一公作了主題為“科技創新需要責任和勇氣”的主旨演講。
看著在座的年輕人,施一公“感慨萬千”。從20世紀初中國“落后挨打”的窘境,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抗日救亡”的歷史,從21世紀初“偉大復興”的征程,再到中國“和平崛起”的嚴峻環境,49歲的施一公越說越激昂。他鼓勵年輕人義無反顧地追求最前沿的科學,“為中華崛起和人類文明作出自己的貢獻”。
施一公認為,當下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的扭曲價值觀在互聯網上時時被熱捧,拜金主義和對物質享受的狂熱追求成為一些青少年的生活目標。所以他特別強調:“在當今社會,做正確的事情,是要有些定力的。”
讓施一公感到慶幸的是,他發現,定力、責任感、創新精神這些品質在一些中國企業身上得到良好的詮釋。
他對在座的青少年介紹說,有這么一家企業,1987年創立,在公司發展初期,就毅然決定把每年至少百分之十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發。盡管它艱難起步,不被看好,砥礪前行,但這一點從未動搖。2015年,這家銷售收入高達3950億元人民幣的企業擁有7.9萬名研發人員,分布在全球16個研發中心,企業ZL申請量居全球首位。
“這是一家民營企業,叫華為!我這樣理解華為二字:華為,中華所為,中華作為!”施一公大聲說。在他看來,以中鐵、中國交建、中國重工、中國中車等為代表的一批大型國企,和華為一樣,都是在“異常喧鬧”的環境中書寫“中國篇章”的民族脊梁。
對比這些“腳踏實地”的企業,施一公尖銳地批判:“在同一歷史時期,在中國產生了許許多多不需要前沿科學技術就能掙大錢的捷徑和一大批暴發戶……在一些人眼里,財富成為簡單的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 他疾呼,這種渲染會給青年學生、百姓大眾帶來錯覺和誤判。
小時候看到的一張貼畫至今讓他印象深刻——一個梳著長辮子的中國人弓著腰,被一個外國士兵從后面毆打。
“一個大國如何才能避免挨打?我相信,任何一個接受過基本教育的公民,都應該毫不猶豫地回答:來自科學技術。對于世界上任何一個強國,科學技術是最終的話語權!” 施一公說。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觀察到,施一公在說這些話時,記者周圍的年輕人都停止了玩手機,伸著脖子、挺直腰板看著他。
最后,施一公呼吁:在目前的網絡噪音干擾之下,堅持科技創新需要更大的勇氣和責任心。
面向加快融通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新要求,圍繞大學科技園發展,建議——一、科技部、教育部發布大學科技園年度發展報告,加強大學科技園特別是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宣傳,面向大學科技園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引導......
目前,新型研發機構已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中的重要力量。建議:一、根據新型研發機構整體發展特征及定位,結合區域產業發展戰略,鼓勵各地制定細化、全周期的穩定支持政策。二、進一步完善、細化評價體系,聚焦其在......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面臨概念驗證不足、科技成果單列管理試點推廣不夠、科技成果轉化投入單一化等問題。建議——一、強化概念驗證中心的規劃和引導。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工作體系,建立重大科研項目接......
多位專家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備受矚目。中國財政政策將更加注重“有效”投資,其中一個重要領域就是科技。12月9日,據新華社,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
高校與企業合作中的科技成果轉化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途徑,這種合作模式能夠有效地將高校的科研成果與企業的市場應用需求緊密結合,促進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和產業化。天津市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動科技成果......
12月6日,備受矚目的第8屆創新大工匠頒獎會在京舉行。此次頒獎會旨在表彰在科技發明創新中做出杰出貢獻的創新人物,進一步推動全社會對工匠精神的關注和尊重。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現場,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伍......
關于征集“十四五”期間享受科技創新進口稅收政策科研機構名錄(第四批)的通知各相關單位:按照科技部統一部署,根據《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關于“十四五”期間支持科技創新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財關稅〔202......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發布關于印發《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創新容錯免責事項清單(試行)》(以下簡稱《清單》)的通知,以進一步鼓勵科技創新及其管理人員擔當作為、勇于創新。《清單》共列13條,針對內蒙古自治區......
關于公布湖南省“十四五”期間享受科技創新進口稅收政策的研發機構(第七批)名單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湖南省“十四五”期間享受科技創新進口稅收政策的研發機構名單核定實施辦法》(湘科發〔2022〕13號)......
關于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合成生物學領域項目立項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關于發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合成生物學領域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滬科指南〔2024〕24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