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備受市場關注。廣西大學校長趙艷林21日介紹,該校已研究開發出居于國際領先水平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維石墨烯粉體材料制備技術,年產15噸石墨烯三維構造粉體材料制備中試基地順利建成。
由廣西大學新組建成立的“廣西石墨烯研究院”當日在南寧市高新區揭牌。該研究院擬在廣西組建石墨烯產業聯盟,打造世界級石墨烯粉體材料制備基地,為廣西乃至中國石墨烯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引領示范。
石墨烯是2004年發現的一種新型二維平面碳納米材料,被稱為可能改變世界的“神奇材料”。它是人類目前已知的厚度最薄、強度最大、韌性最好、重量最輕、透光率最高、導電性最佳的材料,在能源、生物技術、水資源、電子及網絡技術、航天航空和汽車工業等諸多領域展現出廣闊應用前景。
石墨烯由六方蜂巢晶格排列的碳原子組成,僅有一個原子層厚度。目前,國際上石墨烯的常見制備方法包括機械剝離法、化學氣相沉積法、外延生長法、氧化石墨烯還原法等。專家稱,上述方法中沒有一種可以大批量生產粉體石墨烯。
國際知名電化學專家、廣西石墨烯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沈培康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稱,目前,市場生產的二維石墨烯材料易于堆積或團聚,易團聚成石墨片,失去原有石墨烯材料的許多優良特性,因而使用前需分散于穩定劑中,濃度很低,故不利于石墨烯的廣泛使用。他指出:“石墨烯三維化是目前解決二維石墨烯實際應用的關鍵技術。”
沈培康稱,其團隊經過9年多的研發,采用催化裂解法,成功發明了一種石墨烯三維構造粉體材料大規模制備技術,在世界上首創大批量生產粉體石墨烯的方法,并具有“產品合成工藝簡單、原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廉、可批量化生產”等技術優勢。
此前,在廣西大學校內已建成年產1.5噸石墨烯三維構造粉體材料的小試基地,產品已在鋰電池、汽車潤滑油等領域得到應用。由廣西石墨烯研究院起草的石墨烯三維構造粉體材料領域5個地方標準,擬在近期向社會公布。
2010年,石墨烯發明者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目前,日本、韓國、歐盟、美國等都在投入巨資加快石墨烯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中國也已將石墨烯列為戰略前沿材料之一,并列入“十三五”規劃。石墨烯市場前景巨大,有望催生萬億級的產業規模。
日前,天津大學教授胡文平、雷圣賓、李奇峰和副教授沈永濤聯合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自然·材料》上發表了研究成果。該團隊開發了一種名為“石蠟輔助浸入法”的新技術,成功制備出具有可控手性的石墨烯卷,為二維材料......
日前,我國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名為“石蠟輔助浸入法”的新技術,成功讓二維材料“卷起來”,制備出具有可控手性的石墨烯卷,為......
記者25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3位教授胡文平、雷圣賓和李奇峰合作開發出一種名為“石蠟輔助浸入法”的新技術。該技術能夠讓石墨烯“卷”起來,并精確控制其“卷曲方向”,制備出具有可控手性的石墨烯卷。這一突破......
對于中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孫友誼而言,科研的路上沒有什么“不可以”。為了得到足量高品質石墨烯,做了14年下游產品研發的孫友誼可以親自上陣,從頭開始制備原材料;為了達到中試級別的量產,他可以自己......
2月8日,春節喜慶氣氛尚未散去,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以下簡稱“航材院”)石墨烯航空電池......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物理學家首次在“魔角”石墨烯中直接測量了超流剛度。超流剛度是衡量材料超導性的一個關鍵指標。這是科學家首次在二維材料中直接測得超流剛度,意味著人們朝著理解這種材料的非凡特性邁......
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拓撲物理實驗室陳宇林、陳成團隊利用納米角分辨光電子能譜(Nano-ARPES)技術,發現了超導魔角石墨烯中顯著的谷間-電聲子耦合效應,并確定了相應的聲子模式。這一發現對理......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技術創新中心(石墨烯計量與標準技術)(原名“國家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石墨烯計量與標準技術)”,以下簡稱“本中心”)致力于建設石墨烯領域國家質量基礎設施,推動石墨烯材料產業孵化。本......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石墨烯以其強大的殺菌性能,有望成為抗擊耐藥細菌領域的顛覆性技術。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研究人員利用普通冰箱貼中的磁鐵技術,研發出一種超薄的針刺狀表面,作為導管和植入物的涂層,可殺......
二維非晶碳是碳材料家族的一種新型同素異形體。與石墨烯的周期性蜂窩結構不同,單原子層的非晶碳由五、六、七元碳環無序拼接而成。研究人員此前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方法在非平衡條件下成功制備了該材料,并發現非晶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