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8月31日電香港科技大學31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發現導致自閉癥、智力障礙和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的新機理,有助未來研發針對這些疾病的新療法。
由科大生命科學部嘉里理學教授張明杰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人類大腦負責接收神經信號的“突觸后致密區”的兩個主要組成蛋白質分子SynGAP和PSD-95,能組裝成蛋白質網絡結構,而這結構會形成穩定的“油滴狀”微滴。研究還發現,自閉癥患者腦部的有缺陷蛋白質會改變“油滴狀”微滴的組成,從而改變神經元突觸的訊號活動。
研究人員表示,上述發現可解釋自閉癥的發病原因,并有助理解為什么基因突變改變這些蛋白質的相互作用,會導致一系列暫未有方法治療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從而為研發治療方法注入新靈感。據了解,其他神經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智力障礙和抑郁癥等,都有相同的形成機理。這項研究成果已經在8月25日出版的科學期刊《細胞》上發表。
自閉癥譜系障礙(ASD)是一種神經發育疾病,兒童的診斷率約為2%,平均診出年齡約為4歲。然而,對語言和社交功能至關重要的神經通路卻在嬰兒期發育,目前的診斷方案錯過了ASD治療的最有效年齡。促進語言和感......
自20世紀80年代自閉癥有了“臨床”定義以來的幾十年里,許多人一直主張將自閉癥理解為神經多樣性譜系中的正常部分,而不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盡管如此,在研究文獻中,自閉癥經常被使用醫學或病理學語......
猶他大學健康中心的科學家說這些種子大小的器官是在實驗室里從人類細胞中培養出來的——提供了對大腦的洞察,并揭示了可能導致某些人自閉癥的差異。“我們過去認為,模擬大腦中細胞的組織太困難了,”AlexShc......
以色列政府新聞辦公室1日發布公報稱,該國近期一項研究發現“記憶閃存法”或能增強孤獨癥患者的視覺識別及學習能力,相關論文已發表在美國《當代生物學》雜志上。孤獨癥(也稱自閉癥)患者常常存在感知和記憶障礙,......
一家致力于為行為健康疾病兒童患者開發診斷和治療方案的公司Cognoa宣布,美國FDA已批準該公司自閉癥輔助診斷器械CanvasDx的DeNovo分類請求。這個基于人工智能的設備是首個獲得FDA批準的自......
自閉癥、焦慮癥、抑郁癥......等心理疾病發生時,大腦發生了怎樣的改變?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表明,上述疾病并不只是心理疾病,還是大腦中的神經元出現了“問題”,正是大腦神經元不停地“傳輸信號”,才使得我......
11月2日,《細胞報告》在線發表了題為《SENP1在壓后皮層調控自閉癥核心癥狀》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仇子龍研究組......
“自閉癥的病因是什么”是前不久上海交通大學和《科學》共同發布的125個全球最受關注的科學問題之一。自閉癥也稱孤獨癥譜系障礙(ASD)。近日,《自然-神經科學》在線發表的最新研究中,科學家通過構建具有孤......
莫斯科國立心理與教育大學在世界上首次發現了與大腦聽覺皮層工作有關的自閉癥患者言語障礙的原因。這些發現正在深刻改變對自閉癥障礙機理的理解,并可能成為新的康復方法的基礎。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Molecu......
韓國大腦研究所(KBRI,由SuhPann-ghill領導)近日宣布,由MunJi-young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揭示了由人類腸道微生物失衡導致自閉癥的機制。這一發現發表國際科學雜志Molecula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