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9-06 16:13 原文鏈接: 8月王牌聚焦:科研巨星與新星的隕落

      8月,生命科學界兩位學者的相繼離世讓人唏噓不已: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錢永健(Roger Tsien)于8月24日在俄勒岡州去世,享年64歲;39歲中科院女科學家、“青年千人”獲得者趙永芳8月15日因病離世。

      前者是美國著名生物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圣地亞哥生物化學及化學系教授。2008年,錢永健憑借綠色熒光蛋白的研究,與美國生物學家馬丁沙爾菲、日本有機化學家兼海洋生物學家下村修,因發現和研究綠色熒光蛋白而共享了該年諾貝爾獎化學獎。

      作為當今生命科學集大成的科學家,錢永健幾乎囊括所有生命科學領域大獎,也是唯一一位華人沃爾夫獎和諾貝爾獎“雙得主”。

      讓錢永健獲獎的綠色熒光蛋白被喻為生物化學中的“北斗星”。2008年的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報將綠色熒光蛋白的發現和改造與顯微鏡的發明相提并論:“綠色熒光蛋白在過去的10年中成為生物化學家、生物學家、醫學家和其他研究人員的引路明燈……成為當代生物科學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另外一位科學家是來自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趙永芳研究員。1995年起,趙永芳在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習,本科畢業后進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深造,并于2004年獲理學博士學位。兩年后,趙永芳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并擔任研究助理。

      自2007年起,趙永芳曾先后在權威科學期刊《Nature》上發表三篇論文,其中兩篇論文是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她還在專業權威期刊 《Nat Chem Biol》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過一篇文章。此外,趙永芳還于2015年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此外昨日獲悉,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締造者張麗珠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于2016年9月2日逝世,享年95歲。

    相關文章

    科學家建立基于膜透過熒光蛋白的鄰近細胞標記技術

    1月3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周斌組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教授王立新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Geneticdissect......

    基于膜透過熒光蛋白的鄰近細胞標記技術獲進展

    1月3日,國際學術期刊PNAS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周斌組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王立新教授合作的研究成果“Geneticdissectionofinte......

    北大團隊:新型熒光探針檢測內源大麻素的時空動態變化

    內源性大麻素(eCB)是由神經元合成和釋放的一類脂類神經調質分子,可參與大腦多個腦區的突觸可塑性調節,對情緒、睡眠、食欲等神經活動過程具有調控功能。內源大麻素系統的調控異常與神經退行性疾病、癲癇、成癮......

    提升聲學報告基因靈敏度,可深入觀察研究單個細胞

    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在《自然·方法》上發表研究介紹,其研制的聲學報告基因(acousticreportergenes)靈敏度提升,能夠對單個細胞進行成像研究。報告基因是一段特殊的DNA片段,通常編碼熒......

    GFP:熒光蛋白的起源

    綠色熒光蛋白(簡稱GFP),是一個由約238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從藍光到紫外線都能使其激發,發出綠色熒光。GFP的熒光非常穩定,在激發光照射下,其抗光漂白能力比熒光素強很多。因此GFP及其變種被廣泛......

    JACS:揭示熒光蛋白光異構化途徑的結構證據

    斯坦福大學StevenG.Boxer課題組揭示了熒光蛋白光異構化途徑,以單個氯鄰位取代的rsEGFP2為模型,通過測得Cl-rsEGFP2晶體結構的順反構型,區分熒光蛋白(GFP)光異構化途徑(OBF......

    JACS:揭示熒光蛋白光異構化途徑的結構證據

    光異構化反應由于其靈敏的感光生物學功能,被廣泛的應用于化工領域,如光學數據儲存、分子轉換。光異構反應中,以雙鍵順反異構化最為常見。共軛體系如綠色熒光蛋白(GFP)雙鍵的異構化有兩種途徑,單鍵翻轉(OB......

    卡夫里獎授予CRISPR研究人員

    由生物化學家VirginijusSiksnys帶領的團隊獨自開發了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圖片來源:VilniusUnivCRISPR再次牽扯到另一個科學大獎,而這次涉及到一位貢獻有時被忽略的科學家......

    外國學者通過多色熒光蛋白揭示新心臟細胞的形成

    心臟病發作會導致部分心臟組織死亡,從而降低其排出血液的能力。最近有證據顯示,在兒童早期發育后,心臟確實會生長新細胞,但這些新細胞的來源一直是一個謎。于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人員通......

    日本研發出高亮度發光蛋白

    日本研究人員通過改良化學發光蛋白,最新研發出增強型發光蛋白,發光亮度是先前的2到10倍,有望用于較為復雜的生物學觀察和藥物研發等。2012年和2015年,日本大阪大學研究人員曾將一種名為“海香菇”的海......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