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有點像100年前首次飛上天的萊特兄弟。那個時候人們也在問,為什么我們需要一臺飛行器?”得知獲得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消息后,伯納德·費林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展望了分子機器的未來,“你們可以想象某種納米級別的能量轉化器,一種微小的可以儲存能量和運用能量的機器。它開啟的是納米機器的新世界。”
諾獎的青睞,也讓人感到有些意外。國家納米中心主任劉鳴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分子機器屬于基礎研究,目前在應用上還沒有大的突破。一些人感慨,“沒想到(諾貝爾獎)給得那么早”。
不過,諾貝爾獎的頒發,確實讓分子機器這個離日常生活有些遠的名詞,進入了公眾視野。
“分子機器是超分子化學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劉鳴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1987年,諾貝爾化學獎同樣頒給了超分子化學,當時的得獎者之一萊恩,是本次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讓-皮埃爾·索瓦日的老師。這次,諾貝爾化學獎可謂“回歸化學”,頒給了一項純粹的化學研究。有人認為,超分子化學將迎來第二春。
分子開關、分子閥門、分子轉輪……實際上,分子機器是個頗為形象的稱呼。中科院化學所研究員陳傳峰表示,分子機器是將宏觀機器的概念引申至分子水平,指在合適的外界刺激下,可以執行類似機器運動的獨立分子或分子組裝體。驅動分子機器運動的能量可以是各種化學能,也可以是電能、光能等。通過分子和分子之間非共價相互作用力形成的結構固定的超分子組裝體,再通過酸堿、離子、光、電等外界刺激,使分子之間發生相互運動,最終實現做功。
科學家們嘗試從納米尺度上“建造機器”。他們成為分子建造師,精心合成、設計與調控,讓分子動起來。
陳傳峰指出,制造分子機器在分子合成、實現機器多位點運動、實現機器單方向運動以及實現機器的多種刺激—響應問題上都存在難點。“目前的分子機器還只能模擬一些比較簡單的運動。”陳傳峰說,本次得獎的三位化學家,為分子機器設計出了基礎的零部件,但如何改良、組裝和實現不同功能,仍舊“路漫漫其修遠兮”。
不過,分子機器及其所屬的超分子化學,確實早已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前沿熱門領域。2005年,在慶祝《科學》創刊125周年之際,該刊公布了125個最具挑戰性的科學問題,其中之一就是“我們能推動化學組裝走多遠”。2009年,《自然·化學》在其創刊號上著重探討了未來化學發展的八大領域,其中之一就是分子機器。
“分子機器可以搭載藥物,進行藥物的定點精確釋放;它還可以成為微小的存儲單元,進行高密度存儲。”劉鳴華說,未來的分子機器有可能實現宏觀世界機器無法實現的功能。“諾貝爾獎的頒發,是對新概念的鼓勵,也是對這一發展方向的認可。”
目前,國內已有不少團隊在進行這方面研究。其實,三位獲獎者和中國化學界交流可謂頻繁。斯托達特受聘于天津大學,在天津大學有實驗室和項目組。他和費林加也培養出了不少中國學生,其中一些已經回國從事相關研究。
陳傳峰說,在分子機器領域,我國起步較晚,不過也在迎頭趕上。隨著國家對基礎研究日漸重視,我國科學家也或將做出富有創新性的成果。
“我整個職業生涯一直在做這個東西,但心里很清楚,同行也這么認為——在我們有生之年,‘蛋白質的折疊’問題是不可能解決的,尤其是蛋白質結構預測問題。結果AlphaFold出來了!”10月9日,博士生導師、......
北京時間10月8日下午5點45分許,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科學家約翰·霍普菲爾德(JohnJ.Hopfield)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科學家杰弗里·辛頓(GeoffreyE.Hin......
·幾名專家表示“有些吃驚”,但也表示該結果在情理之中。這不僅因為安布羅斯與魯弗肯是該領域中無可置疑的先驅,也因為小RNA在基礎研究和臨床診療上的重要性值得第二塊獎牌。·miRNA是一類長度僅約20~2......
維克托·安布羅斯(左)和加里·魯夫坎。圖片來源:SteveJennings/GettyforBreakthroughPrize10月7日,在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舉行的諾貝爾大會決定將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
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科學家維克托·安布羅斯(VictorAmbros)和加里·魯夫昆(GaryRuvkun)。生理學或醫學獎是2024年諾貝爾......
被喻為“諾獎風向標”,備受矚目的2024(TheLaskerAwards)于當地時間9月19日正式揭曉。今年拉斯克獎共設立3個獎項:基礎醫學研究獎、臨床醫學研究獎以及公共服務獎。自1945年以來,拉斯......
6月25日,諾貝爾獎獲得者巴里·馬歇爾正式受聘成為深圳大學講席教授。巴里·馬歇爾是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西澳大利亞澳中友好協會名譽會長,曾獲中國政府友誼獎等。他曾......
由諾貝爾獎得主、神經科學家ThomasSüdhof合著的幾篇論文正在接受審查,因為線上評論者對數據重復、圖像差異和其他問題提出了質疑。ThomasSüdhof 圖片來源:JORGEGUERR......
非共價相互作用是超分子化學的基石,因此研究和發展新型非共價作用具有科學意義。生命體中廣泛存在的基團——羰基,作為電子給體和受體參與多種非共價相互作用,如氫鍵、硫鍵和n→π*軌道作用等,在生命活動和分子......
2019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聯合授予WilliamG.KaelinJr、SirPeterJ.Ratcliffe和GreggL.Semenza,以表彰他們“對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的發現”。近期,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