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昨天上午,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研發中心”)項目簽約儀式在李滄區政府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與李滄區政府和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執行方案。研發中心由袁隆平院士擔任主任和首席科學家,牽頭整合國內外在水稻遺傳育種和植物光合作用研究領域頂尖科技人才,建設一流研發團隊,立足青島,面向世界,創建國家一流的產學研基地,打造世界領先的科研和產業化應用平臺。研發中心位于李滄區青島國際院士港16號樓,計劃2016年底掛牌,2017年投入運營,當年4月份將開始進行海水稻試種,計劃三年內實現畝產200千克。

      從事三個方向科技成果轉化

       據介紹,由青島國際院士港與青島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的國家級研發平臺——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將從事耐鹽堿高產水稻、高產超級雜交稻和高光效應用研究三個方向科技成果的轉化。

       耐鹽堿高產水稻(簡稱“海水稻”):在現有自然存活的高耐鹽堿性野生稻的基礎上,利用遺傳工程技術,選育出可供產業化推廣的、鹽度不低于1%鹽度海水灌溉條件下、能正常生長且產量能達到每畝200千克的水稻品種。

       高產超級雜交稻:研發超級雜交稻新品種,研發目標是選育出可供產業化推廣的畝產量在1000千克以上的超級雜交稻新組合。

       高光效應用研究:利用C4植物高效光合作用基因,提高C3作物的光能利用率。研究目標是提高C3作物光能利用率、較大幅度增加作物的生物學產能。

      明年4月份試種30畝海水稻

       國家級研發平臺研發中心位于李滄區青島國際院士港16號樓,計劃在膠州灣北部沿海處設立30畝海水稻科研育種基地和相關實驗室設施設備,項目啟動資金1億元,遠期項目投資規劃將超過20億元。項目將申報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國家海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屆時青島將成為全球新一代水稻種業的研發中心、總部中心和國際貿易中心。研發中心計劃于2016年底掛牌,2017年投入實施運營,4月份將開始進行海水稻試種,計劃三年內實現畝產200千克。

      鹽堿地每年增產200萬噸糧食

       研發中心建成以后,將選育出在我國2000萬畝沿海鹽堿地推廣的海水稻品種,每年按1000萬畝推廣增產200萬噸糧食。與此同時,我國內陸尚有十五億畝鹽堿地,其中有2億畝具備種植水稻潛力,我國咸水湖泊儲水總量超過淡水湖,海水稻研發成功以后,在我國內陸和咸水湖周邊進行產業化推廣潛力巨大,如果可以推廣兩億畝,畝產200-300千克計算,可增產糧食500億千克,多養活約2億人。對于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發展我國耕地具有重大意義。另外,還可以開展面向全球的海水稻品種輸出,僅東南亞具有3億畝的鹽堿地,糧食增產潛力巨大。

      海水稻吃起來肯定不會咸

       “青島的條件非常好,又在海邊,我們的試驗地就放在海邊,青島還有一個優勢,青島的科技人員水平高,又比較多,把這些優勢團結起來,發展海水稻。”袁隆平介紹,海水稻并不能直接用海水澆灌,因為雜交稻雖然具有較強的抗鹽性,但也只能在0.8%含鹽度的海水中生長,而正常海水的含鹽度在3%左右。海水稻是把抗鹽堿的基因鑒定、克隆出來,然后嫁接到高產稻上,實現海水稻高產,而目前的難點就在于基因的鑒定、克隆,因為并不是只有一兩個基因,而是多基因。

       可能市民會有疑問,海水稻如果端上飯桌,會不會咸?口感如何呢?“這個海水稻肯定不會咸的,不能因為種植在海邊,種植在鹽堿地,就變咸。”袁隆平介紹說。

      青島耐鹽堿水稻受國外關注

       據介紹,2016年3月23日在三亞舉辦的湄公河—瀾滄江合作領導人會議上,五國領導人獲贈了青島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山東示范種植的超級雜交稻大米,袁隆平院士特別介紹了袁策生物研發的耐鹽堿水稻,獲得五國領導人特別是越南領導人的高度關注。在未來的世界糧倉計劃中,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將作為核心承擔單位,落實品種研發、品種輸出和產業化海外推廣等重要職能。

       此外,對超級雜交稻的研發而言,可以在目前雜交稻平均畝產量500千克的基礎上每畝提高100千克,以目前我國2.4億畝雜交稻種植面積計算,每年可增產糧食240億千克;對C4植物高光效基因導入C3作物技術研發而言,可利用C4植物高效光合作用基因,提高C3作物的光能利用率,較大幅度增加C3作物的生物學產能,攻克它對我國糧食安全戰略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同時,通過高光效利用的研究對解決我國能源短缺問題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相關文章

    優質食味粳稻寧香粳9號得到多省引種推廣

    在安徽廬江白湖農場,13000畝“寧香粳9號”稻桿挺立、穗大粒飽、豐收在望。在近日召開的優質食味粳稻寧香粳9號現場觀摩培訓會上,參會專家實地參觀了廬江縣郭河鎮王仕照家庭農場種植的800畝連片寧香粳9號......

    “袁隆平追夢獎學金”設立,首批9所院校參評

    日前,“袁隆平追夢獎學金”戰略合作協議簽訂儀式在中國農業大學舉辦。中國作物學會與湖南省袁隆平農業科技獎勵基金會共同簽署《“袁隆平追夢獎學金”戰略合作協議》。為繼承和弘揚追求真理、敢為人先、鍥而不舍、埋......

    袁隆平的學生證上,有志愿軍戰士的留言……

    近日西南大學展出一批珍貴檔案其中就有“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學時期的學生證這張學生證紙張雖已發黃但依然能清晰看到袁隆平當年的學號、入校日期以及每一學年的注冊登記等信息在學生證后面還有一段留言隆平同志:......

    河南省檔案館發現袁隆平生辰新證

    來源:河南日報微信公眾號2023-05-2211:555月17日,河南省檔案館辦公室主任楊寶章(右一)向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陽(左一)、袁隆平夫人鄧則(左二)贈送檔案仿真件和影集。“雜交水稻......

    兩年了,我們很想您!

    兩年前的今天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從此,春種秋收都和懷念有關年輕時袁隆平決意報考大學的農學專業父母都不同意袁隆平說,吃飯是第一件大事沒有農民種田,就不能生存最終說服了父母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一粥一飯間懷念袁爺爺!今天,袁隆平離世2周年

    “我夢見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比掃帚還長,我和同事坐在稻穗下乘涼。”他把功勛寫在大地上,一生躬耕田間換得稻香豐年。今天,袁隆平離世2周年。風吹稻禾,永遠懷念!......

    世界糧食日|讓中國人端牢端穩中國飯碗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金秋時節,稻谷飄香。從我國東北到西南,從華北和黃淮海地區到長江中下游地區,秋糧收獲一派繁忙景象。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穩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愈發扎實。......

    《中國現代科學家袁隆平》紀念郵票首發

    9月7日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誕辰92周年。當日,《中國現代科學家--袁隆平》紀念郵票首發儀式在位于長沙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舉行。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周義祥、袁隆平院士......

    28位院士共論“袁隆平精神”

    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之際,28位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共論如何弘揚袁隆平科技創新精神。大家紛紛表示,要在科技創新中勇攀高峰,做一......

    傳承薪火23位院士在長沙植下“院士林”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一周年之際,23位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齊聚長沙,在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內,共同植下一片“院士林”。現場,每位院士攜手1名湖南省農業......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