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10-13 14:23 原文鏈接: 南開大學研創抗腦膠質瘤新藥已在澳洲臨床試驗

      記者13日從南開大學獲悉,該校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最新創制一種抗腦膠質瘤的新藥為全球腦膠質瘤患者帶來福音。目前,此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已進入澳洲進行臨床試驗,并獲得了十余個國家的專利保護。

      腦部膠質瘤是一類最常見的顱內惡性腫瘤,其因惡性程度高、發展速度快、復發周期短、手術放療難以根除而成為世界性醫學難題。治療這類癌癥最大的困難是,藥物很難進入腦部。這也使腦膠質瘤患者不得不面對“無藥可用”的絕望。

      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陳悅教授團隊歷時8年,自主研發了一例可突破血腦屏障,進入腦部,對癌癥干細胞具有選擇性殺滅效果的抗腦膠質瘤新藥——ACT001。該藥物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原料提取、藥物制備等領先國際,有望成為人類對抗腦膠質瘤的“新武器”。

      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發現:癌癥干細胞是大多數癌癥產生、發展、復發、耐藥和轉移的根源。目前臨床使用的藥物治療與放療手段,均只針對普通癌細胞,而不能選擇性殺滅癌癥干細胞。國際頂級學術刊物《自然》雜志報道的一項研究指出,一種名叫“小白菊內酯”的化合物對癌癥干細胞具有選擇性殺滅作用。

      “看到這個文獻之后,我就想能不能對這個化合物進行化學修飾,研發靶向癌癥干細胞的藥物。事實上,小白菊內脂成藥十分困難。”陳悅告訴記者,原料來源困難,價格高昂,小白菊內脂穩定性差、易降解,水溶性差,很難溶入人體血液,都極大限制了它的藥物制備。

      面對這些困難,陳悅團隊展開了深入研究。通過海量實驗分析,他們最終發現中國特有植物——山玉蘭的根皮可替代杭菊提取小白菊內脂,且提取率穩定在5%—6%,成本約為每公斤5000元。這項工作不僅大幅降低了小白菊內脂的國際價格,其制備技術更領先國際。

      隨后,陳悅團隊通過全合成與半合成的手段對小白菊內脂進行了化學結構改進。修飾后的化合物水溶性良好,可口服進入血液;穩定性也提高了7倍,并實現了藥物在人體內的緩慢釋放,很好地控制了藥物濃度,解決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問題。

      受到西歐傳統草藥Feverfew(小白菊)和《本草綱目》中有關“辛夷”(玉蘭)藥效記載的啟發。陳悅團隊嘗試將改進后的化學藥用于動物腦部癌癥試驗。結果顯示,該化合物抑瘤率高達87%,生存期延長超過172%。

      最令人驚喜的是,該藥物在腦部的濃度是血液中濃度的1.8倍。而此前治療腦膠質瘤最好的藥物——替莫唑胺,在腦部濃度也僅為血液中濃度的40%。這就意味著,ACT001成為目前十分難得的可以進入腦部的抗腫瘤藥物。

      陳悅透露,目前,ACT001已在澳大利亞進入臨床一期試驗,并獲得了十余個國家的專利保護。中國在該領域藥物研發的優勢反超,并牢牢占據主導。ACT001的創制有望為解決腦膠質母細胞瘤這一世界性醫學難題提供一種新的治療手段。

    相關文章

    南開大學率中國隊獲得亞洲物理奧賽7金1銀

    9日,記者從南開大學獲悉,5月23日至31日,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率領中國代表隊參加了由印度主辦的第22屆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競賽(APHO),中國代表隊8名參賽選手憑借強勁實力,斬獲7枚金牌和1枚銀牌,......

    南開碩士生獲全球頂級精算比賽冠軍

    日前,2022年“慕再杯”精算數學競賽落下帷幕。經過激烈角逐,南開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數理經濟專業2021級碩士研究生耿歡,從全球140多所高校的1000余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這項全球頂級精算賽......

    被指發生不正當關系南開大學3名教師被實名舉報

    繼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副教授李文韜被女生實名舉報曝光后,5月9日,南開大學藝術與美學研究院主持工作副院長、教授尹滄海,南開大學藝術與美學研究院講師、書法教研室主任陳泰鎖,也遭到了實名舉報。舉報事項......

    南開化學學者榮獲中國化學會多項學術獎勵

    近日,中國化學會陸續公布了多項學術獎勵名單,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朱守非因其開辟催化氫轉移新方向,建立氫轉移新反應和新策略,帶動氫轉移研究進展,獲第十一屆中國化學會-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識創新獎。此外,南開......

    腦膠質瘤醫工交叉治療研究獲新進展

    腦膠質瘤醫工交叉治療研究山東大學供圖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外科教授李剛團隊與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劉宏團隊在腦膠質瘤醫工交叉治療領域取得新進展,該研究通過構建基于工程化外泌體負載磁性納米顆粒的......

    施一公與南開師生交流科研心得

    4月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來到南開大學,與學校師生面對面,授課交流談心得。施一公在講課中宗琪琪攝“其實同學們可能沒有想到,我景仰南開大學已久,但今天是第一次到南開大學。剛來南開校園......

    西湖大學,牽手頂尖985!

    4月22日,西湖大學與南開大學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原則簽署校際合作框架協議,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西湖大學副秘書長......

    直接RNA測序、串聯質譜法揭示新冠轉錄組和蛋白質組特征

    此前,南開大學高山、阮吉壽等在中國預印本ChinaXiv網站發表論文,稱新冠病毒S蛋白可能存在Furin蛋白酶切位點。近日,發表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的一篇論文使用直接RNA測序和串聯質譜法表明......

    南開大學發布對上海疫情預測

    4月13日,南開大學公共衛生與健康研究院在微信公眾號發布了《關于上海新發新冠疫情的研判簡報(2022.4.13更新)》一文,得出的基本結論是:上海市本輪新發疫情的發展,仍存在大的不確定性,或可期在5月......

    政協委員:“跟、改、買”路徑難以滿足需求,新藥仍需“補課”

    “當前我國的新藥研發主要通過‘跟、改、買’等路徑,集中在已發現已驗證、研發失敗率低的跟隨創新層面,這雖不失為一種解決藥物可及性的合理模式,但容易出現相同靶點藥物扎堆,研發資金投入產出效率低等不足。”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