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許能親眼目睹定制而成的“完美嬰兒”。克勞斯·施瓦布在其所著《第四次工業革命》中,認為生物基因工程領域變革的引爆點將是首個“編輯基因組”嬰兒的誕生。而被“設計”過的嬰兒,將擁有某些特質或對某些疾病有免疫。
定制人類
自21世紀初至今,人類全基因組測序的成本幾乎下降了6個數量級。2003年,“人類基因組計劃”花費 27億美元完成了第一次全基因組測序。2009年,每個基因組的測序費用下降到10萬美元,而如今研究人員只需花費1000美元左右租用一個專用于此類研究的實驗室,就能完成基因組測序。
同時,隨著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基因組編輯領域也出現了相似的趨勢。與之前的研究方法相比,該技術還因其高效能、高效率及低成本而得以廣泛應用。克勞斯·施瓦布認為,真正的革命并不在于科學家們編輯動植物基因的能力取得突破,而在于新的基因組測序及編輯技術帶來的更大便利,大大增加了有能力參與實驗的研究者的數量。
但這些變化使人既興奮又恐懼。興奮來自,生物領域的變革性技術,將以曾經只在科幻小說中存在的方式,不斷擴展人類壽命、健康、以及認知能力的界限。恐懼在于,人類將被推向新的倫理邊界。這些技術未來將僅用于醫療,還是同時用于“提高人類能力”?是讓我們無病無患、延年益壽,還是自由選擇特定的外貌?這些技術將服務于特定階層,還是所有人?
腫瘤基因測序市場有望爆發
在“定制人類”這個宏大的議題下,制定科學的癌癥治療對策,將成為生物基因工程中更具現實意義的應用領域。包括癌癥在內的許多醫學難題都包含基因因素,如果能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確定一個人的基因構成(將測序設備用到常規診斷中),將徹底變革個性化醫療和治療效果。
根據國際測序巨頭Illumina的預估,未來幾年內,基因測序服務市場容量有200億美元,其中腫瘤學120億美元、生命科學50億美元(包括生命科學工具、復雜病癥,農業基因以及影響因子和宏基因組)、生育和基因健康20億美元(孕婦和新生兒童的檢測,以及基因健康)、其他應用10億美元。現階段,國內測序的臨床服務在產前檢測方面應用較多,而腫瘤基因測序市場則還處于待開發狀態。
基因測序產業鏈方面,由上游儀器和耗材公司、中游提供基因測序的服務商、下游的生物信息分析公司,以及終端消費群體構成。具體來看:
上游設備制造環節目前處于國外壟斷狀態,進入技術壁壘非常高,一般企業難以從上游設備制造環節切入市場。代表公司如國外的Illumina、Life Tech、Thermo Fisher、Roche。國內公司紫鑫藥業、華大基因、貝瑞和康與達安基因。
中游的基因測序服務在技術門檻上則相對稍低。國內絕大多數的測序企業集中在中游,已有超過100家公司。這類企業通過投入資金,從上游獲得設備或者技術,然后提供測序服務。國外代表公司有Sequenom、Verinata Health、Ariosa Diagnostics和Natera;國內市場主要被華大基因及貝瑞和康壟斷,其他還包括達安基因,諾和致源,安諾優達等。
下游的生物信息公司主要為大數據的存儲、解讀和應用。代表公司有華大基因和榮之聯,其他包括華因康基因,貝瑞和康和基云惠康等。
消費群體中,科研領域目前仍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但未來將逐漸向疾病治療領域發展。
龍頭公司急上市 或催熱概念股
目前,國內最知名的兩家基因測序公司華大基因和貝瑞和康均未上市。不過,兩家公司均在加速推進上市進程。其中,前者已于去年底現身證監會IPO排隊名單,后者更是于今年8月底,被披露將借殼天興儀表,在上市速度上或反超華大基因。
隨著兩大龍頭公司上市倒計時,A股相關板塊有望催熱。浙商證券研究所報告認為,國內基因測序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技術和政策層面尚未成熟。目前A 股板塊中,基因全產業鏈公司較少,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多以提供基因測序服務為主。國內NIPT和胚胎植入前遺傳性篩查相對成熟,腫瘤診斷,個性化治療和遺傳病診斷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市場。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黑龍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發布公告將采購新型冠狀病毒測序設備一臺。此次招標采購高通量基因測序儀1臺,預算260萬元。聯想到4月3日晚間,華大智造質疑中國疾控采購......
4月3日晚間,華大集團旗下子公司華大智造,在官網發布了《程序不正義,結果無意義——致中國疾控中心的一封公開質疑信》,信中質疑中國疾控中心在近日的基因測序儀采購中,存在“定向招標”、“高于市場價近一倍招......
基因測序不斷發展,我國基因測序市場規模大DNA、基因編碼概念自50年代才開始出現,首個基因測序技術自70年代開始發展,我國自對遺傳病基因診斷開始發展基因測序行業,但尚未進入臨床實驗室階段,自90年代才......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20年2月19日,由分析測試百科網主辦、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檢驗檢測技術專業委員會協辦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方法及產品開發進展》主題網絡研討會盛大開幕。2月19日開幕,來......
隨著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飛速發展和高通量實驗等技術突破,生物醫學數據從以基因組為代表的數據量發展到PB甚至EB量級時代。但是這些數據的來源十分分散,導致質量參差不齊,又沒有標準化的管理模式,難以有效的整......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19年11月05-10日,備受矚目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隆重舉行。丹納赫旗下IntegratedDNATechnologies(IDT)攜眾多生命科......
在11月8日第二屆進博會展示發布平臺上,科學服務領域的世界領導者——賽默飛世爾科技(以下簡稱賽默飛)發布了其全球首款能在一天內自動完成樣本制備到結果報告流程的高通量基因測序(NGS)平臺——IonTo......
罕見病又稱“孤兒病”,由于單病種人群發病率低、病例分散等特點,長久以來罕見病研究處于醫學研究的荒漠地帶,未能引起臨床醫生的足夠重視,導致許多罕見病患者不得不面臨無法獲得明確、及時的診斷亦或即使診斷明確......
腫瘤是當今導致人類主要死亡的主要疾病之。由于其發病隱匿、治療方法局限、多數預后不良,且分子生物學特征復雜多變,因而腫瘤的預防、早期篩查與診斷、臨床治療、預后評估一直是臨床醫生致力于解決的關鍵問題。隨著......
基因檢測技術是近年來伴隨“精準醫療”概念的提出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科學技術,它可以從基因組機制上闡釋遺傳學、發育生物學、進化生物學等學科的經典概念,在全基因組水平延伸了染色體高級構象、細胞異質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