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會買一些甜味飲料當水喝,有的人甚至一天能喝上好幾瓶,可是您喝這些飲料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過其中的含糖量呢?購買飲料時外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您有仔細看嗎?
近日,一條關于飲料含糖量過多的微博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微博稱甜味飲料中含糖量驚人,一瓶飲料含糖量相當于半袋白砂糖。喝下一瓶飲料到底喝了多少糖分呢?記者在超市購買了12款不同類型的飲料進行對比研究。
【揭底】添加劑+糖兌出果味飲料5人試喝無人能辨別
記者發現,市面上售賣的各品牌飲料,無一不打著天然水果的口號,消費者看到的是橙子、水蜜桃、檸檬等外包裝,飲料顏色多樣。而在飲料外包裝的成分說明中也標明了含有的各類添加劑,及熱量、蛋白質、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但在營養成分表里單獨標注糖含量的卻很少。
有業內人士曾在網上爆料:“飲料的味道是由大量的糖和檸檬酸等各類食品添加劑合成的。”你常喝的飲料里到底添加了多少糖?
記者從超市中買來一瓶檸檬味飲料作為參照物,隨后調制了一杯檸檬汁。在半杯水中加入食用色素檸檬黃,水立刻變成了市面上賣的檸檬飲料的顏色,將12塊總重為54克的方糖放入透明的塑料杯中,再加入檸檬酸,不到5分鐘,記者就調出了和超市售賣的檸檬汁飲料外觀相差無幾的“果汁飲料”。
調制出的飲料和超市買來的檸檬飲料味道是否一致?是否可以做到真假難辨呢?記者首先試喝,感覺沒有超市購買的飲料甜,隨后又在勾兌的飲料中加入了一塊方糖,這時的口感已經非常接近檸檬飲料。隨后記者邀請5位同事蒙眼試喝,5位同事都沒有正確地分辨出兩種飲料。
實驗做完后,不少圍觀的同事驚嘆:一杯飲料中竟然有這么多糖,以后只能喝白開水了。還有同事頓時下定決心:戒掉飲料。
【實驗】一瓶檸檬汽水,相當于13.5塊方糖
微博熱帖上稱“一瓶可樂10塊糖”,事實上,市場上各類果汁飲料等“健康”飲料可能比可樂含糖更多。
記者在市場上收集了百事可樂、雪碧、芬達、怡泉、酷兒、美汁源、佳得樂等12款常見的飲料,在營養成分表中可間接體現含糖量的“糖”一欄看到,多數飲料含糖量在每百毫升10克上下,如美汁源酷兒橙汁飲料每100毫升含糖10.2g,美汁源果粒橙則為10.4g/ 100ml,與每百毫升含糖10.6g的芬達接近。而記者買到的名為“特里娜獼猴桃”果汁飲料,每100毫升含糖13.7g,這一瓶240ml的果汁飲料總含糖量為32.88g,是本次買到的“最甜飲料”;一瓶500ml的怡泉+C檸檬汽水每100毫升含糖12.2g,總含糖為61g,如果以日常所見的4.5克方糖來折合,喝掉一瓶這樣的飲料就在不知不覺中攝入了13.5塊方糖。“一直以為果汁飲料這些挺健康的,能補充維C,真沒想到比碳酸飲料含糖還高。”
記者隨后觀察飲料營養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和糖分含量,用電子秤稱出等量的白糖或者方糖放入一次性塑料杯。以一塊重量為4.5克的方糖來計算,一罐330毫升百事可樂里所含的糖分是36.96克,相當于8塊方糖;一瓶300毫升雪碧里所含的糖分是33克,不到7塊半方糖;一瓶500毫升芬達里所含的糖分是53克,接近12塊方糖;一瓶490毫升親親水蜜桃汁飲料所含的糖分是45克,等于10塊方糖;一瓶450毫升美汁源果粒奶優所含的糖分是27.45克,等于6塊方糖;一瓶600毫升的佳得樂運動飲料所含的糖分是36克,等于8塊方糖;一瓶550毫升的康師傅茉莉清茶所含的糖分是23.1克,相當于5塊方糖;一瓶180毫升的六個核桃養生核桃乳含糖量為6.66g,等于一塊半方糖。
【觀點】學會看營養成分表:糖含量可參考碳水化合物
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市民,不少人都表示每天至少要喝一瓶飲料。記者同時也發現,市民在選購飲料時通常都不會仔細閱讀產品外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往往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作出決定。
被大多數消費者選擇性忽略的營養成分表到底藏著什么玄機呢?濟南大學營養學專業副教授綦翠華表示,飲料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是國家要求標示的,其中能量和五種核心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是規定強制標示的內容,有的飲料可能還會標有維生素等其他營養成分含量。
一些飲料瓶的營養成分表里只標注了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但它們能等同于糖的含量嗎?綦翠華說,飲料營養成分表中所標碳水化合物含量不等同于糖含量,我們平時攝入的碳水化合物(如饅頭、米飯等)主要是淀粉,屬于大分子糖類,是沒有甜味的,而蔗糖、葡萄糖等小分子糖類可以嘗到甜味。一般飲料中碳水化合物主要為有甜味的小分子糖類,有些飲料所添加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也屬于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也是人體需要的物質,但由于人體中沒有對應的酶分解而不被吸收。所以,營養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無法等同于糖類含量,要視飲料的品種而定。
【建議】最好別喝!一瓶飲料糖攝入就超標
濟南營養學會副會長杜慧真表示,飲料含糖量一般都比較高,在百分之十幾,不然甜度不夠影響口感,而糖類攝入量一般不建議超過總能量的百分之十,正常人群一般應控制在每日25—50克之內,糖尿病人攝入量應更少。
“飲料基本歸類為空能量食品,如碳酸飲料主要含量為碳水化合物,一般無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只能提供能量而無法提供其他營養成分,所以喝多了會造成營養的不均衡影響其他營養成分的吸收,所以不屬于健康食品范圍。”綦翠華表示,含糖飲料并不能解渴,反而會越喝越渴,喝飲料不如直接喝白開水或者喝淡茶水,若要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不如直接吃瓜果蔬菜喝牛奶更健康。而且飲料中含有食品添加劑,盡管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的種類和含量有嚴格的標準,但攝入過多也會影響身體健康,而且有些劣質飲料可能存在食品安全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