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石油開采有三高:高成本、高技術、高風險,而有關深海石油開發能否可持續發展最大的爭議應該就是其成本問題。尤其在當前油價低迷的大背景下,有相當程度的人認為,石油時代的黃金期已經過去,再度興旺可能遙遙無期,深海石油開采也開始走下坡路。但筆者認為,石油產業仍然堅挺,油價終會回歸到合理區間,隨著技術進步,深海石油的開采成本有很大的下降空間,同時,全球油氣資源的三分之一源自海洋,而深海又是未來海洋石油開發的“主戰場”,所以深海石油的春天一定會到來。
那當前深海石油開采的利好因素是什么呢?
國家的大力支持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海洋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技興海工作,把科技興海放在了海洋強國建設的重要位置。
在國家實施海洋強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指導下,中海油在深海方面的布局已然走在前列,已相繼建造了“海洋石油981”、“先鋒號”、“進取號”、“創新號”、“南海八號”、“南海九號”等六座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此外,“十二五”期間,中海油還投資了“海洋石油201”深水鋪管起重船、“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等一系列深水裝備,構建了一支向高端深水油田市場邁進的“深水艦隊”。雖然油價低迷,但海洋石油的開發裝備一直在推陳出新,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跡。
在9月29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世界一流深水綜合勘察船“海洋石油701”和“海洋石油702”日前相繼完工交付。這兩艘特種專業船舶入列“服役”,填補了我國在高端深水多功能海洋工程船舶領域的空白,使我國具備了3000米深水油氣田高端海洋工程作業的能力。這說明什么?我國深海水下施工裝備能力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啦!
海洋石油702
海洋石油701
石油仍將是未來數十年的主力能源
首先要承認的是,當前油氣行業正處于前所未
有的寒冰期。有關石油的負面言論始終不絕于耳,讓不少石油從業者還有石油高校學子感到恐慌,這加重了大家的悲觀情緒,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拋出新能源會殺死石油的論調,但情況真是這樣嗎?
先給大家看一幅圖:
世界能源消費結構變化
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近10多年來,石油、煤炭、天然氣三大能源主力,占據了世界能源消費的85%以上,而新能源目前的規模還很小,完全不足以取代石油。
且不說石油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單從歷史數據來看,一種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費結構當中占比的提高往往需要經歷相當長的時間,沒有哪一種能源在短期內出現過爆發式增長。所以即便新能源要取代石油,那也是幾十年以后的事情,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石油仍將是我們的主力能源。
低油價是挑戰也是機遇
低油價促使各大石油公司研發新技術,升級開采裝備,不斷挖掘自身降本增效的潛力,對于海洋石油的開采也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據歷史資料顯示,往往每次油價低迷的時候,總會出現各種引領石油開發潮流的新技術、新裝備。從這個角度來說,低油價也不全是壞事。
在高油價時期,深水開發的盈虧平衡油價是60-80美元,如今,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過去80美元的盈虧平衡油價現在可能只有40美元就夠了,未來說不定還會更低。
盡管深海石油開發面臨著成本高于油價的難題,但如果各大石油公司、科研院所、石油高校等能想辦法降低成本,很快就會實現成本低于油價的目標。相信未來深海石油開發將會重新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雖然大多數人對于深水開采仍持悲觀態度,尤其還受到了頁巖油等非常規油氣的沖擊。但從目前形勢來看,并沒有到如此尷尬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