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細胞也被稱為清道夫細胞,是機體免疫系統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遇到病原體組分或炎癥性細胞因子的時候,巨噬細胞會激活并加入對抗病原體的戰斗。此外,巨噬細胞還參與了器官和組織發育,具有摧毀腫瘤細胞的能力。
過去人們認為,駐留在組織里的巨噬細胞來自于骨髓前體細胞,通過血液遷移到不同器官。但近年來研究顯示,相當一部分巨噬細胞在骨髓發揮功能之前就已經存在于組織中。這些來自胚胎的長壽巨噬細胞在成體組織中進行著自我更新。現在,Turku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鑒定了這種早期巨噬細胞遷移的控制機制。這項研究于十月十七日發表在Nature雜志上。
“我們在研究其它課題的時候偶然發現,一種血管選擇性蛋白的缺陷會使巨噬細胞分布發生很大改變。在沒有Plvap蛋白的情況下,卵黃囊中最初的巨噬細胞生產和出生后的巨噬細胞發育都完全正常,但胎兒肝臟的巨噬細胞生產無法完成 ,”Dr Pia Rantakari說。
研究顯示,Plvap蛋白負責固定把巨噬細胞前體從肝臟引誘到血液的線索,由此調控巨噬細胞在不同器官中的分布。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Plvap蛋白巨噬細胞前體就被堵在肝臟里了。研究人員指出,這群巨噬細胞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們的缺陷對成年人有很大影響。舉例來說,缺乏這些巨噬細胞會影響離子代謝,妨礙青春期乳腺成熟。
前不久Cell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吸煙會阻塞巨噬細胞,延緩它們的行動,阻礙它們對抗感染的能力。正因如此,吸煙者往往面臨更大的肺結核(TB)風險,感染后的病情也更為嚴重。
Scripps研究所(TSRI)和Pittsburgh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壓力條件下的間充質干細胞能通過操縱關鍵免疫細胞來維持自己的生存。它們通過囊泡將線粒體自噬任務外包給巨噬細胞,并分泌microRNA抑制巨噬細胞的正常活性。
如今我們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鈉鹽,高鹽飲食已經成為了公共健康的一大威脅。中國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在Cell Research雜志上發表文章指出,高水平的鹽會使巨噬細胞進入一種特殊的活化狀態。這項研究揭示了高鹽對巨噬細胞活化和炎癥的影響,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的段勝仲(Sheng-Zhong Duan)研究員。
小麥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小麥的產量主要由畝穗數、千粒重和穗粒數決定。穗型結構影響小麥的小穗數、穗粒數和產量,是育種改良地重要的選擇性狀。挖掘小麥穗發育重要調控因子與解析分子調控機制,對小麥穗型的分子......
該研究報道了新的程序性壞死的死亡檢查點,并揭示了該檢查點以相分離的形式調控程序性壞死的分子機制。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生物與化學交叉研究中心許代超團隊在MolecularCell期刊發表了題為:......
DUSP22是一種雙特異性磷酸酶,通過使激酶Lck失活來抑制T細胞活化。2024年1月15日,中國臺灣國家衛生研究院譚澤華及莊懷佳共同通訊在NatureCommunications發表題為“Theph......
原始生殖細胞(primordialgermcell,PGC)是精子和卵子在胚胎期的祖先細胞(progenitorcell),是遺傳物質代際傳遞的細胞載體。因此,PGC是開展基因編輯和轉基因等遺傳操作的......
作為人類最復雜的器官,腦在解剖學上被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包括端腦(主要由新皮層(Cor)構成),間腦(Dien),中腦(Mid)以及小腦(Cere)等。這些不同腦區具有特殊的輸入輸出連接,發揮各種重要的......
南通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顧曉松教授與南京中醫藥大學楊燁教授、段金廒教授、顧春艷教授以及南京師范大學許凱教授團隊合作,發現枸杞中的全新核酸類藥效物質miR162a可發揮“跨界調控”作用,促進成骨分化。據......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謝慶軍團隊研究揭示了細胞自噬通過降解THOUSAND-GRAINWEIGHT6(TGW6)蛋白調節水稻籽粒發育的分子機理,為水稻產量和品質的協同改良提供了新見解。相關成果在......
現有許多熒光標記活細胞的方法都涉及對細胞的基因修飾,因此不適用于研究人類活胚胎。而在最新發表于《細胞》(Cell)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使用了一種無需基因修飾的熒光染色技術,并首次捕捉到了分辨率達細胞......
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團隊揭示了生化反應速度的差異是導致小鼠和人類時鐘差異的原因。為了確定這一發育原則,研究人員利用“干細胞動物園”重現了除小鼠和人類之外的4種哺乳動物的節段時鐘。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
根據《自然》發表的一項發育生物學研究,一種母乳中的脂肪酸對于新生小鼠心臟的成熟十分關鍵。這些發現揭示了環境因素如何影響新生小鼠出生后心臟發育的機制。出生會給新生的心臟帶來許多挑戰,需要心臟細胞經歷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