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的流水線、先進的設備、精密的儀器……近日,記者在河南省計量院單相電能表自動化檢定檢測實驗室看到,寬闊的“車間”中橫向排列著一條巨大的流水線,大型設備正在有條不紊地運轉。一只只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智能電能表在檢測線上緩緩流動。
據該院院長王曉偉介紹,隨著智能電表的安裝及普及,人工檢測難以滿足用戶需求。2015年,河南省計量院建立了國內質檢系統首條電能表檢定流水線,精度0.05級,年檢定能力20萬塊單相電能表。相對于手工檢定,這個檢測系統極大提高了檢定準確性、安全性和檢定效率,對電能計量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推進人才強檢戰略,近年來,該院共承擔科研項目125項,取得科技成果80多項,獲得ZL近30項,起草國家及地方檢定規程100多項,起草申報地方標準25項,發布實施10項。榮獲各種獎勵150余項,其中3項科技成果榮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獲得質檢總局科技興檢三等獎4項,獲得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1項,填補多項國內乃至國際技術空白。
河南省科研機構生產實驗基地位于新鄉市平原示范區,聚集了眾多省屬科研機構,是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區的技術研發中心、中間試驗基地、科技企業孵化基地、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和高層次人才聚集高地。
據王曉偉介紹,近年來,河南省計量院在不斷加大基礎建設的同時,加強科研技術裝備能力建設,自籌資金1.2億元,有計劃和有重點地進行科研投入和技術裝備的更新和改造,共下達事業發展計劃項目222項,在新能源、醫療衛生、節能環保等領域,建立了一批適合市場需求的特點突出、技術明顯領先的“品牌項目”,從而帶動和促進整體實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該院主要科研技術裝備達到國內一流水平。
2012年12月12日,河南省計量院承擔的質檢總局科技計劃項目“國家二級標準物質(標準氣體)及關鍵技術的研究”,經專家組鑒定,認為該項目設計合理,技術先進,在氣體標準物質研制方面有創新,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采用該技術配制的氮中一氧化碳、空氣中甲烷、空氣中異丁烷等3種氣體標準物質由質檢總局批準為國家二級標準物質。此項技術不僅解決了河南省內無標準氣體配制、定值的問題,方便礦山、石油、化工、環保等行業氣體分析儀器的檢測,還填補了河南省內無國家二級標準物質(標準氣體)的空白。該項目完成后,有效解決了河南省企業“用氣難”問題,降低了使用單位的生產和運營成本,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該院研發、生產的49種標準物質已取得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和國家二級標準物質證書,為企業研制和生產產品提供了技術支撐。
河南省計量院通過創新機制體制、創新工作方法,構建了計量成果研發和轉化體系,形成以計量檢定為基礎,以計量校準為核心,以成果轉化為補充,檢定、校準和成果轉化三者相互支撐的良好發展模式。同時,組建研究、開發、生產、銷售、服務團隊。面向市場、面向產業聚集區,組織建立了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環境評價、電磁兼容、能源平衡測試、信息網絡檢測、安全工程檢測等項目,開展市場化的校準、工程計量檢測服務,還開展了微觀計量技術、超常態計量技術、動態計量技術、在線計量技術、自動化計量技術和智能化計量技術的計量標準研究開發,為河南省電能、流量、力學、衡器、熱工、電子等行業的計量器具生產企業提供了先進的計量器具新產品和強有力的高層次技術服務。
在河南省計量院,有3個創新團隊,分別從事新型標準粉塵研究、水基顆粒數量濃度標準物質研制和光學方法測量超聲聲場的研究。其中一個創新團隊今年已入選河南省科技創新團隊。
河南省計量院從創造寬松舒心工作環境、業務技能培訓、嚴格人員考核、健全選拔制度、建立市場化的激勵創新機制等多層面入手,先后制定了《學術積分管理辦法》、《科技成果獎及優秀論著獎評選辦法》、《雙向競爭上崗方案》、《技術合作管理辦法》等制度,不斷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和使用機制。
近年來,河南省計量院先后與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計量大學、民權縣產業集聚區簽訂了合作協議,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在人才培養、技術引進、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高新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
記者獲悉,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即將拉開帷幕。目前,中國鐵建、南方電網等央企積極部署,重慶、廣州等地動作頻頻,改革舉措正加緊推進。業內人士認為,新時代國企肩負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使命。推進新一......
如何讓青少年直觀地感受到科技創新是怎么一回事,近日,在徐匯區科協指導,徐匯區漕河涇街道、上海市中國中學和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聚創Home”舉辦了一場“科創有我,筑夢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大力培育創新文化,健全科技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為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盡展才華創造良好環境。”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好比車之兩輪,“雙輪驅動”才能行穩致遠。怎樣持續深化......
為進一步深化中國與克羅地亞等中東歐國家科技創新務實合作,做實做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領域創新主體交流平臺,6月15日,首屆中國—克羅地亞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科技合作對話會議在成都成功召開。作為“中國—......
理解提問,快速給出回答;訓練聲音,翻唱經典歌曲;根據描述,繪出趣味畫作……近期,基于大模型研發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展示了在語言理解和內容生成等方面的出色能力,引發社會關注。大模型賦能,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式現代化】在4月召開的2023青島數字文化應用發展大會上,多個齊文化成語故事,通過動畫的形式,以皮影戲的效果閃耀島城,讓數字技術和齊文化碰撞出創意火花,有趣而又形象的......
江蘇省科技廳關于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大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蘇科高發〔2023〕82號各設區市、縣(市、區)科技局,國家及省級高新區管委會: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
電梯檢測評價、生物毒素分析與評價、電離輻射計量與安全評價……市場監管科技創新平臺涉及到方方面面,在不少人眼中,頗具“神秘感”。這些平臺為企業提供了哪些公共技術服務,解決了哪些產業和企業技術難題?6月1......
開展先進集成電路專題調研,重點推動解決在設計、制造、供應鏈等方面應用基礎研究薄弱的問題;深入調研當前全球人工智能發展新趨勢、我國人工智能發展優勢和面臨問題,推動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前沿科技領域發展,在戰......
5月27日、28日,“科技創新與自然博物館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交易中心舉辦。該論壇是2023中關村論壇平行論壇之一,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和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