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10-27 15:08 原文鏈接: 13位諾獎得主聚首北京2016世界生命科學大會

       10月27日,中國科協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承辦的2016世界生命科學大會(2016 World Life Science Conference)定于2016年11月1—3日在國家會議中心(北京)舉行。本次大會是在中國首次舉行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生命科學領域學術盛會。

      2016世界生命科學大會副秘書長、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副秘書長吳晨教授介紹了大會籌備情況。大會以“健康、農業、環境”為主題,旨在促進我國生命科學實現跨越式創新發展,展示我國科學家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實力和創新性成果,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推動國際間的交流合作。

      本次大會主席由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名譽主席韓啟德院士和197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加州理工學院前院長David Baltimore教授共同擔任,大會組織委員會主席由饒子和院士和王小凡教授共同擔任,大會學術與程序委員會主席由曹雪濤院士和《Science》雜志主編、美國科學院侯任院長Marcia McNutt院士共同擔任。

      吳晨教授介紹說,基礎研究是創新驅動發展的源動力,生命科學是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國在國際上開展科技競爭的重要領域。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國科學家在生命科學的多個領域實現了源頭式創新,產生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原創性成果,我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盡快產生更多引領世界生命科學潮流的大師級人物和世界級科學家,促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際領先的成果在我國疾病防治、衛生政策、新藥研發、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控等領域中實現盡快轉化。

      基于此,大會圍繞生命科學、醫藥衛生、農業及環境等領域特別安排了大會特邀報告、學術專題報告、政策法規及倫理研討,舉辦青年科學家論壇、“生命科學中的女性”論壇、科學墻報交流、高科技展覽、科普專題報告及展示、諾獎大師與中學生面對面、金磚等國青年交流會等豐富多彩的學術、科普及展示活動,全方位展示世界生命科學前沿進展及我國生命科學所取得的輝煌成果。

      據了解,大會具有以下亮點:

      一、學術層次高、國際影響大

      此次大會由我國生命科學領域18個專業學會共同承辦, 大會邀請了13位諾貝爾獎得主、3位世界糧食獎得主、3位沃爾夫農業獎、英國皇家科學院院長等眾多享有國際聲譽的頂級科學家參會,國內一流高校、科研單位積極參與。會議期間將舉辦66場次的學術專題研討會,邀請報告人將在生物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農業、環境、動物、生物技術、健康營養以及生物樣本庫等領域同與會者們交流最新的學術進展和發展趨勢,全方位展示世界生命科學前沿進展及我國生命科學領域所取得的輝煌成果。

      二、熱點問題聚焦、科技服務針對強

      此次大會中設置了專門的醫學倫理與衛生政策、期刊出版論壇和研討,將對中國生命科學研究以至其他領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弱點和挑戰進行研討并提出建議,如提升科學研究的質量、科研誠信、完善科研倫理和科研管理中的政策法規以及科研評價體系等,將助力我國生命科學研究盡早在更多的領域實現領跑。

      三、成果展示多樣、綜合規模宏大

      大會展覽位于國家會議中心4層,展覽面積8000平米,分為成果亮點展區、科普展區、中小企業展區,充分展示生命科學領域重大成果與突破性進展。大會還將特別展示2015“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十大進展”項目成果,以生命科學與人類健康主線,體現民眾關注的科學熱點,打造一場國內規模最大,展示最全的生命科學科技盛宴。

      四、活動內容豐富、信息覆蓋廣闊

      大會還將舉辦多項專題活動,為與會者提供豐富充實的交流平臺。值得重點關注的活動有:

      科普大師講堂 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針對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面向大眾進行科學傳播,以辯論、提問等互動形式吸引觀眾的參與,以“眼見為實的顯微成像”等現場教學形式向青少年科學愛好者展示生命科學的魅力。

      金磚等國青年交流會 邀請2015年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入選者與受大會組委會“青年差旅獎”資助來京參加會議的,來自俄羅斯、巴西、印度、南非等國的青年科學家進行面對面交流,圍繞科研生涯職業發展和青年學者國際科技合作與人才培養等主題,交流心得體會,為國際間的青年學者進行深層次交流提供平臺和機會。

      “諾獎大師與中學生面對面科普報告會” 做為系列活動之一的“諾獎大師與中學生面對面科普報告會” 將于11月3日上午在中國科技館舉行,邀請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Brian Kobilka(布萊恩?科比爾卡)進行專題演講,將有北京市各高中師生代表300人參加活動。

      2016世界生命科學大會的召開,將展示我國生命科學領域的科研實力和創新成果,進一步提升我國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并有助于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和國際間的科技交流合作。大會詳情11月1-3日期間科學網將進行后續報道。

    相關文章

    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引進四區結對項目139個

    近日,通州區區域協同中心召開四區結對自主招商項目落地發展交流座談會。據悉,今年通州區共引進四區結對項目139個,注冊資本金近60億元。四區結對是指依托中心城優質資源,強化通州區與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

    北京化工大學回應“學院院長被指騷擾教師”

    近日,網傳北京化工大學一名教師的丈夫在微信群里控訴該校一學院院長賈某某騷擾自己妻子一事引發廣泛關注。10月22日,北京化工大學在微博發布情況通報:近日,網傳我校教師王某某丈夫使用王某某微信賬號在工作群......

    北京:GDP增長5.1%

    10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今年前三季度北京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723.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1%,比上......

    愛“遲到”的諾貝爾獎讓科學家獲得認可的道路越來越長

    近日,2023諾貝爾獎揭曉。能夠獲得這項一年一度的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科學獎項,是對獲獎者努力的最大認可。但是有研究發現,這種“認可”到得越來越遲了——幾乎一半的獲獎者從做出有諾貝爾價值的發現到獲得該獎項......

    開發下一代RNA藥物,新科諾獎得主魏斯曼創立新公司,已完成2.7億美元A輪融資

    2023年10月2日,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mRNA技術的兩位奠基人——KatalinKarikó、DrewWeissman。以表彰他們發現了核苷堿基修飾,從而開發出了有效的mRNA疫苗來對抗C......

    阿秒激光:為“狂飆”的電子攝影

    皮埃爾·阿戈斯蒂尼(左)、費倫茨·克勞斯(中)和安妮·呂利耶(右)因“用實驗方法產生了可用于研究物質中的電子動力學的阿秒量級光脈沖”而獲得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就像我們用光來觀察周圍的宏觀世界一樣,......

    繽紛量子點:繪制絢麗納米世界

    蒙吉·巴文迪(左)、路易斯·布魯斯(中)和阿列克謝·葉基莫夫(右)因“量子點的發現與合成”榮獲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一旦物質的大小達到百萬分之一毫米級別,就會產生挑戰人類直覺的奇怪現象——量子效應。假......

    堿基修飾:為疫苗開發貢獻“加速度”

    卡塔琳·考里科(左)和德魯·韋斯曼(右)因在核苷堿基修飾方面的發現而獲得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新冠疫情影響了人類近3年,新冠病毒也成了此期間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獲得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

    采訪卡里科:從被拒稿到獲得諾貝爾獎,堅持大膽構想拯救了全世界!

    導讀北京時間10月2日,匈牙利出生的生物化學家KatalinKarikó(卡塔琳·卡里科)和美國免疫學家DrewWeissman(德魯·魏斯曼)因為他們的研究成果,導致了兩個最重要的COVID-19疫......

    2023年物理學諾獎得主鑄魂世界最快相機,帶領人類進入阿秒時代

    10月3日,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皮埃爾·阿戈斯蒂尼(PierreAgostini)、費倫茨·克勞斯(FerencKrausz)、安妮·呂利耶(AnneL’Huillier),表彰他們對于超快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