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6屆CSCO學術年會在廈門圓滿完成,本屆年會以“精細管理、精準醫療”為主題,其中精準檢測作為實施精準醫學的第一步,成為本屆CSCO學術年會的熱點話題。
在艾德生物與默克聯合舉辦的結直腸癌專場衛星會中,來自臨床的劉云鵬教授、李進教授、王新教授和來自病理的丁彥青教授、閻曉初教授、邰艷紅教授等,開展了一場“Biomarker時代的結直腸癌精準治療”的熱烈討論。
首先,由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內科劉云鵬教授發表了《結直腸癌精準治療的進展與未來》的報告,充分肯定了結直腸癌治療中Biomarker檢測的重要性:①對于結直腸癌的診斷單獨KRAS基因突變已無法滿足臨床需求,通過深入的檢測可了解病人臨床治療療效,有利于指導臨床醫生富集可以獲益的患者;②左右半結直腸癌在化療或聯合靶向治療中的療效差異與MSI、BRAF、CIMP及年齡等因素相關,深入的分子分型可預測預后,且分子分型結果可反映左右半結直腸癌治療上的差異;③大數據研究發現CDX2與病人生存期、II期結直腸癌患者預后具有相關性;④Biomarker指導下的藥物治療已經向我們走來,未來臨床研究設計將按不同分子分型進行設計;⑤分子分型可指導結直腸癌肝轉移的手術切除,提高患者生存期。最后,劉云鵬教授認為未來Biomarker的信息指導不但是用藥和預測預后,也能指導手術切除,并指出在信息大數據的時代,各領域各科室需要更深入的協作和共享。
來自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消化內科王新教授發表了《結直腸癌分子檢測系統解決方案》的報告,系統地梳理了結直腸癌臨床治療上相關分子靶點檢測的臨床意義,通過大量詳實的臨床數據,闡釋分子標志物RAS、BRAF、PIK3CA、MSI與結直腸癌精準治療和預后,強調分子檢測的重要性,同時強調,結直腸癌分子診斷有賴于合適的標本和檢測技術。報告指出,原發腫瘤和轉移腫瘤中KRAS表現高度一致,提示原發和轉移腫瘤組織均可用于RAS基因突變的檢測,在檢測技術上,ARMS類方法是目前臨床應用最為廣泛且適合的方法,同時,現有的臨床研究表明mCRC患者液態活檢和基于組織的RAS檢測結果的高度一致性,結直腸癌的液體活檢的應用未來可期。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李進教授發表了《結直腸癌免疫治療進展及病人篩選策略前瞻》的報告,深入淺出地向與會同行介紹了腫瘤免疫治療的基本原理,重點介紹了PD1/PDL1免疫檢查點治療的發展歷史和藥物開發現狀,從臨床研究到機制分析,深入探討MMR或MSI等分子標志物在結直腸癌精準免疫治療中的臨床意義,指出Biomarker將使結直腸癌免疫治療更精準,更個體化。
同時會上邀請臨床專家陳功、楊樹軍、袁瑛、周愛萍以及病理專家邰艷紅、閻曉初開展了“結直腸癌Biomarker的檢測時機及檢測范圍”的專家討論。
臨床醫生提出:①生物標志物應很好的滿足三種需求:篩查、用藥和預后,將可從臨床獲益的病人富集出來接受相應的治療。②分子檢測的手段和平臺為臨床醫生提供了大量臨床數據,作為臨床醫生應理性看待這些數據,對數據進行分層:首先明確需要強制檢測的基因如RAS;其次是可用于臨床治療上的參考檢測基因,如錯位修復基因等;第三滿足科研性能需求的檢測基因,臨床醫生應該要有個清晰的思路去面對和積累這些數據。③提倡有條件的單位應該開展更多的檢測,面對大量的基因檢測信息,亟需基因信息的解讀,過度解讀基因突變將造成資源浪費。同時未來血檢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病理科專家提出:精準治療離不開病理診斷,病理診斷的準確性與標本的及時處理、準確富集腫瘤細胞等相關;分子病理檢測是一種有嚴格質控的行為,質控的起點應該是從組織離體開始,對于Kras突變檢測,由于Kras突變是一個早期行為,建議結直腸癌早期即要檢測,無需等到晚期。此外,病理檢測與臨床應該是緊密結合的,因此要多促進病理醫生與臨床醫生的溝通和交流。
同時,會議主持王錫山教授提出,現階段基因檢測技術已不是問題,關鍵在于找到一個充分且必要條件的Biomarker,制定符合臨床實踐要求的檢測策略。
最后,由艾德生物執行副總經理朱冠山博士向與會專家報告了艾德與默克聯合推進的結直腸癌血液及組織KRAS/NRAS/BRAF突變狀態的對比及臨床相關性研究項目,發布了艾德生物在結直腸癌血液檢測領域的研究計劃及與默克攜手造福結直腸癌患者的共同努力。
這是美國和歐洲以外最大的預測基因組學項目,旨在增加基因組研究的多樣性并改善全球漢族人的健康狀況。加利福尼亞州卡爾斯巴德--(美國商業資訊)--賽默飛世爾科技與臺灣精準醫學倡議(TPMI)合作推進下一階......
問診蒼穹,明年我國將發射一顆名為“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健康號”的衛星,它也是全球首顆醫學遙感衛星。8月16日,科技日報記者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新聞發布會獲悉,全球首顆健康研究領域的專用遙感衛星,“武漢大學人......
2022年8月12日,由上海萬怡醫學主辦的“第八屆全球精準醫療峰會”暨“第四屆腫瘤免疫治療領袖峰會”在上海建工浦江皇冠假日酒店舉辦。本屆會議圍繞主題“共話科研成果轉化,助力產業創新發展”,邀請了百余位......
凱萊譜“2022?質領未來”多組學線上系列論壇,旨在助力推動中國多組學研究技術、精準醫療和臨床質譜的發展。每期邀請多位臨床質譜業內大咖,共話多組學源頭創新的技術,共商多組學創新標志物和臨床質譜產業化發......
6月6日,深圳市發改委發布培育發展大健康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的通知,精準醫療、測序等分子診斷方向成為新發展風口!總體情況(一)發展現狀。大健康產業包括醫療美容、康復養老、精準醫療、......
黃超蘭教授已正式調到北京協和醫院,任職醫院的“獨立PI教授”,“醫學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以及“質譜平臺負責人”。北醫多組學平臺的服務運行將依然不受影響。......
據區委關于《區領導聯系重點產業(園區)分工方案》的安排,“高性能醫療設備及精準醫療產業發展”被列為嘉定區人大常委會領導重點聯系的產業。9月1日下午,嘉定區人大常委會召開關于高性能醫療設備及精準醫療產業......
今天,和大家聊一家精準醫療、病毒防治、單抗概念企業,其自主產品涉及分子診斷、生化診斷、免疫診斷三大領域,擁有200余項試劑和儀器產品,80余項經歐盟CE認證的國內產品,部分產品亦取得美國、韓國等國家的......
2021年11月24日,由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主辦的“質”于精準,“譜”于臨床——第二屆筆架山臨床質譜應用及發展研討會在深圳隆重舉行。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大會支持媒體,為您帶來全程跟蹤報道。大會現場本次論......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秋風去,迎暖冬,2021年10月22—23日,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主辦,P4China2021(第五屆國際腫瘤精準醫療大會)在北京市朝陽區悠唐皇冠假日酒店隆重舉行。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精準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