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11-01 09:44 原文鏈接: 老生常談:國產儀器差在哪里?

      研發機構偏愛進口,提升國產化率亟待政策支持

      近日,2016中國材料大會暨國際材料工藝設備、科學儀器類展會在青島舉行。《中國企業報》記者了解到,研發新材料所用儀器設備目前國產化程度較低,國內大部分新材料研發院所、機構及企業青睞進口儀器設備。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是我國新材料研發自給率無法快速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國產綜合指標低

      市占率低于進口

      北京中科科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科儀)電鏡事業部一直致力于掃描電子顯微鏡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中科科儀電鏡事業部經理范斌對記者表示,中科科儀的產品基本功能和產品系列均比較完善。“不過,超過90%的客戶都會選用進口設備,我們自己的市場份額不足10%”。

      對于目前國產材料儀器裝備所占市場份額,中研普華研究員李奔向記者提供了這樣一組數據:當前,我國高端、大型儀器設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中端產品以及許多關鍵零部件,國外公司占有國內市場60%以上的份額。國產儀器儀表產品大多屬中低端水平,分析儀器占全球市場份額不到千分之三。

      中國新材料研發機構、企業大都采用國外儀器設備已成為普遍現象。對此,李奔表示,我國關鍵新材料自給率僅為14%,主要原因在于國內研發設備的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無法滿足新材料研發需求,研發機構、企業不得不通過進口儀器設備滿足研發需求。

      以掃描電子顯微鏡為例,其知名生產廠商均為國外企業,如,FEI、蔡司、日本電子、日立、泰思肯。這些廠家產品自動化程度高、應用性功能較完善,相比國內產品具有較大優勢,國產儀器設備能夠滿足基本應用功能,但技術有待提升。

      “由于研發新材料的儀器設備的核心技術大多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科研機構肯定優先考慮進口產品,只有性能滿足要求的情況下才會考慮國產設備。”范斌對記者說的一席話,似乎道出了目前中國材料儀器設備的市場發展現狀。

      近日,上海東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受復旦大學的委托,就掃描電子顯微鏡項目組織采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供應商為TESCAN公司。據記者了解,TESCAN公司從1951年就開始制造電子顯微鏡,掌握著先進電子顯微技術。

      記者就相關事宜致電國內某儀器設備招標代理機構馬姓負責人,對方表示,國內科研院校是根據本單位需求對材料儀器進行采購。通常會依照高、中、低端不同情況需求招標,中標與否由投標企業設備產品性能決定。不過他提到,國內廠商未必能滿足相關單位對高端材料儀器設備級別產品需求。

      長春微紀元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邢宇對記者表示,目前,國外儀器設備穩定性等綜合指標均高于國產材料儀器設備,國產設備只在某幾項核心指標上可以達標。

      缺乏核心競爭力

      企業需政策支持

      由于起步較晚,國內廠商沒有相關技術積累。在前期研發高端材料的儀器設備時,國內廠商往往需要大量時間及人力物力,投入與產出明顯不成正比。范斌表示,“從目前來看,以我們現在承擔的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項目為例,6年前就開始做技術儲備,期間做了很多驗證性工作,這種投入與產出比已經難以用具體的數據衡量。”因此,更多廠商以代理國外產品或天價引進技術進行產品生產,形成對國外技術產品的依賴。

      邢宇介紹說,儀器設備這類高科技產品不像普通商品,即便真高價引進一部材料儀器也未必能掌握核心技術部分,由于對方有專利保護,就算將技藝熟記于心也不能照搬。

      可見,中國材料儀器設備廠商普遍缺乏核心競爭力,在偌大的中國材料儀器設備市場卻難尋立足之地。

      “在高端儀器設備領域,國內企業缺乏對產品關鍵技術的研究,因此國內企業產品質量總體落后于進口產品。但是,造成國內市場上進口產品風光獨好、市場份額差距懸殊這種局面的深層次原因是企業缺乏政策保護。”李奔表示。

      國內很多儀器設備企業舍不得投入巨資進行技術研發,采取沿用他人的技術方式,導致國內專業技術落后,產品質量低劣。而國外在高端儀器設備在研發上往往投入大量的資金,其產品技術含量高,質量可靠,相比國產儀器設備更具優勢。

      范斌認為,要改變這種局面,一方面,企業要加大研發力度的投入;另一方面,國家要出臺相關政策,比如減免稅等政策,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相關研究機構采購國產儀器設備。

      李奔表示,要扭轉這種被動局面,一是要利用特色資源,發展專用領域分析儀器及其系統;二是發展有一定研發基礎的高檔科學儀器產品;三是加強通用分析儀器關鍵技術和關鍵部件的研發,增強產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四是研發高檔科學儀器的關鍵零部件;五是加強專用科學儀器應用標準的研究。

    相關文章

    科研儀器自主創新成果推廣專欄涉色譜、質譜等國產儀器

    近年來,在國家有關科研儀器項目支持引導下,我國科研儀器自主創新取得積極進展,產生了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國產儀器品牌,部分國產儀器性能指標已達到國際知名品牌同類儀器的水平。為積極促進國產儀器在高校和院所......

    主席令(第一〇三號)簽發,推進國產儀器

    2021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決定簽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一〇三號)》:2021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

    國產儀器正當時|高端科學儀器“進口替代”研討會圓滿落幕

    2021年10月25日,由中國科學儀器自主創新應用示范基地、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儀器設備驗證評價中心(生命科學站)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共同主辦的“高端科學儀器進口替代研討會”在杭州譜育科技發......

    分析測試百科網展團齊聚亮相BCEIA彰顯國產儀器新風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21年9月27日-29日第十九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2021)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成功舉辦。在本屆展會期間,分析測試百科網攜派克斯,譜析光學,上海金鵬,上......

    關于“國產儀器”的幾點思考歡迎討論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最近,在儀器圈的采購中,大家感受到了一些現象。比如:有一些清單列出國內已可生產并滿足使用需求的“國產儀器”,在使用政府資金采購時,有些部門要求盡量采購國產儀器,配套的還有《進口采購論證......

    呂弋:探針和標記技術讓光譜解碼生命奧秘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光譜技術已邁過百年歷史長河,中國的光譜分析技術亦可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今日中國的光譜技術已從國際上“跟跑”躍升到部分領域領跑的地位。在這巨大飛躍的背后,是老中青科學家為克服嚴峻挑戰......

    猜想丨2020年的科學儀器會怎樣發展?

    1、中美貿易戰對科學儀器的影響繼續存在博弈兩年,中美貿易摩擦終于迎來實質性進展,12月13日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文本達成,雙方達成一致,美方將履行分階段取消對華產品加征關稅的相關承諾,實現加征關稅由升......

    MMA滿足烷基汞新標準:中美貿易戰下國產儀器振興之道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在科學儀器領域,新標準的發布是一項“風向標”,因為很多實驗室將采用新類型儀器。以前在新標準發布時,國產儀器常缺席,使用戶不得不采購進口儀器,進而造成用戶從上到下的單位養成使用習慣,國......

    崔向群委員:為自主研制儀器提供發展機會

    “近年來,一些本來已經發展較好的儀器受到國外儀器進口的沖擊,已經或者正在面臨消亡。”3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崔向群向《中國科學報》道出了她的擔憂。她說,放眼望去,各實驗室配備的基本都是進口儀......

    把國產科研儀器用起來

    日前,由中科院西安光學與精密機械研究所自主研制的高性能條紋相機順利通過驗收。條紋相機是同時具備超高時間分辨率與高空間分辨率的唯一高端科學測量與診斷儀器。項目團隊經過5年多的努力攻關,最終研制出了性能達......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