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11-01 12:49 原文鏈接: 中科曙光發布國內首個“科學大數據引擎”

    科學大數據引擎發布儀式。

    10月27日,2016年全國高性能計算學術年會(HPC China 2016)在西安舉行。剛剛斬獲《2016年中國高性能計算機TOP100排行榜》廠商份額8連冠的中科曙光,在大會期間發布了國內第一個科學大數據引擎&rdquo;。用曙光公司董事總裁歷軍的話說,科學大數據引擎旨在集結曙光在大數據技術領域的優勢力量,積極應對科學大數據發展對傳統HPC系統提出的挑戰。

    科學大數據的時代已經來臨。&rdquo;歷軍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數字化作為一項群體性技術革命,已經深入到互聯網大數據、科學研究、工業制造、現代農業、服務業等各個應用場景,有力地帶動了產業升級和技術革新。而大數據技術給科學研究帶來的影響更為深遠科學發現將依賴數據計算來驅動。

    面向科學大數據

    近年來,大數據技術在各個領域廣泛應用,大數據的時代特征已十分顯著。在科學研究領域,圖靈獎得主、關系數據庫的鼻祖Jim Gray提出,數據密集型科學&rdquo;正逐漸成為繼實驗科學、理論科學、計算科學之后的第四種科學發現新模式即第四范式。第四范式&rdquo;強調數據將成為科學發現的基礎,而數據的采集、存儲、處理、分析和可視化則成為科學研究的新手段和新流程。

    數據密集型科學的例子不勝枚舉:千人基因組計劃&rdquo;每月產生1萬億條堿基序列信息,我國30多個在軌民用航天平臺每年有超過3PB遙感衛星數據,FAST 射電望遠鏡的數據產出速度是6000億條記錄/年,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每年產生15PB原始數據.

    科學研究正變成一個又一個的大數據問題。在科學大數據引擎發布會上,曙光公司高性能產品事業部總工程師戴榮說,未來,基于對科學大數據的處理和分析將成為發現新知識的基本特征。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中心姚繼峰博士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科學大數據的海量、分散和異構的特征,向HPC系統發起了全新的挑戰。多數科研項目的數據量非常巨大且快速變化,且往往是分布、異構的,傳統的數據庫管理系統已不能滿足需要;此外對科學大數據的計算包括了從數據獲取、管理到分析、理解的全過程,傳統的高性能計算亟需將服務向外延拓展。

    作為誕生于科研國家隊、多年服務于科研領域的HPC企業,中科曙光洞察到科學大數據對計算提出的更高要求,已經將服務科學大數據列入公司數據中國加速計劃戰略,戴榮說,這為科學大數據引擎的進一步開發和提高提供了保障。

    計算模式走向融合

    針對科學大數據數據量大且變化快、分布式異構多源、數據多維關聯、不同學科領域數據差異大等特征,曙光公司提出,科學大數據引擎要充當連接數據源和業務應用的黑匣子,將計算、分析一體化,一條龍解決數據的清洗轉換、存儲與管理、數據處理與挖掘、數據分析及可視化等工作,架起從科學數據到科學發現的橋梁。

    戴榮介紹說,科學大數據引擎的黑匣子部署著曙光全系列數據計算技術及服務產品,包括存儲系統、高性能計算平臺、深度學習計算平臺、大數據處理平臺以及相應的運維管理平臺。

    科學大數據引擎融合了高性能計算、認知計算、大數據分析計算等多種模式,是高性能計算與數據分析和挖掘的有機結合,可提供科研工作者一個實現科學數據存儲、分析和管理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戴榮評價說,科學大數據引擎是一個基于超融合架構的數據密集型計算平臺。

    這一平臺已經在空天大數據的計算處理中展現了實力。遙感數據有著數據量大、快速更新、隱含信息大等特點,隨著衛星越來越多、分辨率越來越高、更新層次越來越密,傳統的系統架構的瓶頸就凸顯出來。航天星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唐德可在發布會上說,類似科學大數據引擎特別適用于我們的科學計算,它能從數據存儲、高性能計算、智能分析等方面提升我們的產能,真正實現自動化、集成化和智能化。

    相關文章

    中科曙光2022年凈利潤15.15億元,同比增長30.92%

    集微網消息,2月23日,中科曙光披露2022年度業績快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0.09億元,同比增長15.5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5.15億元,同比增長30.92%;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

    “芯云融合”,中科曙光發布超融合一體機新品

    4月15日,中科院旗下信息技術公司中科曙光在京發布新一代StackCube-K超融合一體機。中科曙光總裁助理何牧君稱,新一代的超融合架構,通過“云邊”協同及技術創新打造安全穩定底座,“芯云一體”,實現......

    兩個黑匣子已經找到,但還要解決這三大問題

    目前,MU5735兩個黑匣子已找到,何時能了解事故原因備受關注。民航局專家介紹,此次事故的調查工作困難重重:①飛機下降毫無征兆,空中交通管制部門未收到任何不正常信息;②撞擊非常猛烈,殘骸非常瑣碎;③現......

    駕駛室發生了什么?“3·21”東航飛行事故調查的最新進展!

    今晚(3月23日),國家應急處置指揮部發布“3·21”東航飛行事故調查的最新進展。MU5735客機墜毀事故發生后,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啟動應急監測。遙感影像顯示,墜機地點位于山谷之間,兩側海拔高度約在......

    大數據生態體系將邁入成熟階段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一單簡單的外賣,如何在騎手人員調配、外界天氣變化、餐廳出菜速度等因素實時變動的情況下,保證在30分鐘左右可以及時送到消費者手里?”在日前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主題演講環節,美團點評聯合創始......

    “桑吉”輪黑匣子已找到農業部表示東海水產品質量安全

    交通運輸部等部門2月1日召開“桑吉”輪碰撞燃爆事故處置工作新聞發布會。新華網記者雷東瑞攝新華網北京2月1日電(記者雷東瑞)交通運輸部等部門1日再次召開“桑吉”輪碰撞燃爆事故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證實,......

    中科曙光發布國內首個“科學大數據引擎”

    科學大數據引擎發布儀式。10月27日,2016年全國高性能計算學術年會(HPCChina2016)在西安舉行。剛剛斬獲《2016年中國高性能計算機TOP100排行榜》廠商份額8連冠的中科曙光,在大會期......

    中科曙光發布國內首個“科學大數據引擎”

    科學大數據引擎發布儀式。10月27日,2016年全國高性能計算學術年會(HPCChina2016)在西安舉行。剛剛斬獲《2016年中國高性能計算機TOP100排行榜》廠商份額8連冠的中科曙光,在大會期......

    中科曙光正式啟動E級超算預研項目

    今天,中科曙光在其舉辦的“2016曙光技術創新大會”上宣布,正式啟動由其牽頭的E級高性能計算機(簡稱“E級超算”)原型系統研制項目。曙光公司副總裁沙超群透露,按照預期目標,在該預研項目結題時,中科曙光......

    中科曙光登陸A股市場:做中科院的第二個聯想

    11月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站在門口,遠遠地就能看見一樓大廳里佇立著一個醒目的紅色舞臺。正是在這個舞臺上,中科院大力推動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科曙光宣布公開發行A股上市,成為繼聯想之后,又一家成功上......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