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休斯頓大學官網10月30日發布公告稱,該校德克薩斯超導中心科學家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的最新研究稱,他們能誘導非超導材料產生超導性,還可增強超導材料的超導性能,拓展其應用范圍。
該中心華裔科學家朱經武和他的團隊利用界面組裝技術,誘導非超導材料鈣鐵砷復合物界面表現出超導性,提供了發現高溫超導體(即在更高溫度表現出超導性)的全新方法。上世紀70年代,科學家們首次提出“兩種不同材料交界處可誘導出超導性”的理論,但一直沒有獲得實驗證明。之前也有一些實驗試圖證明這一理論,但始終無法排除高壓和化學摻雜的干擾,而新研究驗證了這一有著30多年歷史的理論。朱經武解釋道:“我們的研究非常清晰地證明,反鐵磁性層與金屬層之間的交界面能被誘導出超導性,從而把普通常見的非超導復合物轉變成超導體。”
為了驗證這一概念,朱經武團隊選擇了未經化學摻雜的鈣鐵砷復合物,在常壓下先加熱到350攝氏度,再進行退火處理。退火是一種熱處理工藝,通常將材料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持足夠時間,再以適當速度冷卻。在退火過程中,鈣鐵砷形成兩個不同的相層,退火時間越長,兩個相層融合交界得越多。雖然兩個相層都沒有表現出超導性,但他們在交界處探測到超導性。
超導性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如可以利用超導材料提高發電效率,降低燃料用量;用途最廣的當屬醫用核磁共振領域。但超導性往往需要制冷到絕對零度,從而提高了技術成本,阻礙了普及應用。而新研究可以讓科學家開發出各種更便宜高效的超導材料,找到能在較高溫度表現出超導性的超導體。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固體物理研究所與強磁場科學中心聯合科研團隊,在超高壓條件下首次在一種新的材料——二硫化鉬中觀測到了超導現象。相關研究成果被選為編輯推薦文章,日前刊登在國際物......
美國休斯頓大學官網10月30日發布公告稱,該校德克薩斯超導中心科學家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的最新研究稱,他們能誘導非超導材料產生超導性,還可增強超導材料的超導性能,拓展其應用范圍。該中心華裔科學家......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站報道,超導性是一種神奇的性質:超導體可以傳輸電流而不會產生任何電阻,于是也就不會有電力損耗。在某些尖端領域,這種技術已經開始得到應用,比如在核自旋斷層設備或粒子加速器中充當磁體。然而......
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發現了用酒煮鐵碲化合物時,能夠引發后者具有超導性的機制。這是由于酒內含有的有機酸能清除多余的鐵,而多余的鐵會阻礙超導性。研究人員有望以此為基礎開發新型超導體。日本研究人員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