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11-04 10:11 原文鏈接: 新材料中高端儀器設備中國企業幾無立足之地

      研發機構偏愛進口,提升國產化率亟待政策支持

      近日,2016中國材料大會暨國際材料工藝設備、科學儀器類展會在青島舉行。據了解,研發新材料所用儀器設備目前國產化程度較低,國內大部分新材料研發院所、機構及企業青睞進口儀器設備。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是我國新材料研發自給率無法快速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國產綜合指標低

      市占率低于進口

      北京中科科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科儀)電鏡事業部一直致力于掃描電子顯微鏡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中科科儀電鏡事業部經理范斌對記者表示,中科科儀的產品基本功能和產品系列均比較完善。“不過,超過90%的客戶都會選用進口設備,我們自己的市場份額不足10%”。

      對于目前國產材料儀器裝備所占市場份額,中研普華研究員李奔向記者提供了這樣一組數據:當前,我國高端、大型儀器設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中端產品以及許多關鍵零部件,國外公司占有國內市場60%以上的份額。國產儀器儀表產品大多屬中低端水平,分析儀器占全球市場份額不到千分之三。

      中國新材料研發機構、企業大都采用國外儀器設備已成為普遍現象。對此,李奔表示,我國關鍵新材料自給率僅為14%,主要原因在于國內研發設備的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無法滿足新材料研發需求,研發機構、企業不得不通過進口儀器設備滿足研發需求。

      以掃描電子顯微鏡為例,其知名生產廠商均為國外企業,如,FEI、蔡司、日本電子、日立、泰思肯。這些廠家產品自動化程度高、應用性功能較完善,相比國內產品具有較大優勢,國產儀器設備能夠滿足基本應用功能,但技術有待提升。

      “由于研發新材料的儀器設備的核心技術大多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科研機構肯定優先考慮進口產品,只有性能滿足要求的情況下才會考慮國產設備。”范斌對記者說的一席話,似乎道出了目前中國材料儀器設備的市場發展現狀。

      近日,上海東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受復旦大學的委托,就掃描電子顯微鏡項目組織采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供應商為TESCAN公司。據記者了解,TESCAN公司從1951年就開始制造電子顯微鏡,掌握著先進電子顯微技術。

      記者就相關事宜致電國內某儀器設備招標代理機構馬姓負責人,對方表示,國內科研院校是根據本單位需求對材料儀器進行采購。通常會依照高、中、低端不同情況需求招標,中標與否由投標企業設備產品性能決定。不過他提到,國內廠商未必能滿足相關單位對高端材料儀器設備級別產品需求。

      長春微紀元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邢宇對記者表示,目前,國外儀器設備穩定性等綜合指標均高于國產材料儀器設備,國產設備只在某幾項核心指標上可以達標。

      缺乏核心競爭力 企業需政策支持

      由于起步較晚,國內廠商沒有相關技術積累。在前期研發高端材料的儀器設備時,國內廠商往往需要大量時間及人力物力,投入與產出明顯不成正比。范斌表示,“從目前來看,以我們現在承擔的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項目為例,6年前就開始做技術儲備,期間做了很多驗證性工作,這種投入與產出比已經難以用具體的數據衡量。”因此,更多廠商以代理國外產品或天價引進技術進行產品生產,形成對國外技術產品的依賴。

      邢宇介紹說,儀器設備這類高科技產品不像普通商品,即便真高價引進一部材料儀器也未必能掌握核心技術部分,由于對方有ZL保護,就算將技藝熟記于心也不能照搬。

      可見,中國材料儀器設備廠商普遍缺乏核心競爭力,在偌大的中國材料儀器設備市場卻難尋立足之地。

      “在高端儀器設備領域,國內企業缺乏對產品關鍵技術的研究,因此國內企業產品質量總體落后于進口產品。但是,造成國內市場上進口產品風光獨好、市場份額差距懸殊這種局面的深層次原因是企業缺乏政策保護。”李奔表示。

      國內很多儀器設備企業舍不得投入巨資進行技術研發,采取沿用他人的技術方式,導致國內專業技術落后,產品質量低劣。而國外在高端儀器設備在研發上往往投入大量的資金,其產品技術含量高,質量可靠,相比國產儀器設備更具優勢。

      范斌認為,要改變這種局面,一方面,企業要加大研發力度的投入;另一方面,國家要出臺相關政策,比如減免稅等政策,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相關研究機構采購國產儀器設備。

      李奔表示,要扭轉這種被動局面,一是要利用特色資源,發展專用領域分析儀器及其系統;二是發展有一定研發基礎的高檔科學儀器產品;三是加強通用分析儀器關鍵技術和關鍵部件的研發,增強產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四是研發高檔科學儀器的關鍵零部件;五是加強專用科學儀器應用標準的研究。

    相關文章

    科技部發布2025年新材料研發及應用重大專項申報通知

    關于組織申報重點新材料研發及應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2025年度項目(公開競爭類)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

    7.48億!廣東11所高校超500臺儀器更新項目獲批復

    近日,廣東省發改委就華南農業大學、廣東醫科大學、惠州學院等11所院校2025年重大儀器設備更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批復,對各高校項目建設規劃中的544臺(套)儀器設備予以批復,項目估算總投資為7.4......

    工信部公開首批次新材料保險補償項目資格評審結果

    根據《關于進一步完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保險補償政策的意見》(工信部聯重裝〔2024〕89號),按照《關于組織開展2024年首批次新材料保險補償資格審定工作的通知》(工信廳原函〔2024......

    粵港澳大灣區:“超級顯微鏡”盡顯“微”力

    在廣東東莞,中國散裂中子源像一個神秘的巨人,靜靜地佇立于青山綠水間,不斷釋放著強大的中子束,為我們打開了探索微觀世界的大門,也在諸多領域悄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散裂中子源借助高性能質子加速器,產生高能質......

    懷進鵬:穩妥扎實推進“雙一流”高校本科擴容

    今天(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接受記者采訪。懷進鵬表示,教育部今年將會推出國家戰略行動,在服務國家戰略和科技發展中更好地加快加強人才培養。一......

    全球最大鎂合金生產基地擬發布《鎂基新材料發展專項規劃》

    安徽合肥發布關于征求《合肥市鎂基新材料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意見建議的公告。其中提到,到2027年,鎂基新材料產業總產值達200億元;到2030年,集聚鎂基新材料企業150戶以上,產業整體規......

    斥資1億元這家IVD上市大企成立新材料公司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南通納微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江必旺,注冊資本1億元。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納微科技全資持股。在經營業務方面,南通納微新材料有限公司展現出了多元化的布局。其經營......

    成都市2024年新材料首批次市場化應用補助項目公示

    根據《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關于開展2024年新材料首批次市場化應用補助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成經信財〔2024〕16號)要求,經企業自愿申報、區(市)縣初審推薦、專家評審、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專項審計等......

    總規模300億元誠通科創投資基金簽約

    12月21日,中國誠通、中國石化、中國航油、北京市海淀區政府在京共同簽署合作框架協議,組建誠通科創投資基金,基金總規模300億元,首期規模不低于100億元。據了解,此次籌設的誠通科創投資基金,著重關注......

    政策來了!推動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

    發揮標準“指揮棒”作用,持續鞏固鋼鐵行業去產能成果,推動石化化工行業轉型升級,加快壯大新材料產業……工業和信息化部1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原材料工業高質量發展系列舉措。從工藝技術裝備水平提升,到......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